文/葉竹輝
現代產業學院是一種產業與教育相融合的遠程人才教學平臺?,F代產業學院建設是根據職業院校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當代社會對于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要求,提出來的職業教育的建設要求;是在“雙高”計劃的指引下,滿足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發展起來的。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和經濟結構不斷完善,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高校來說,加強現代化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優秀人才,是當前教育的主要任務。高職院校作為社會人才輸出的重要渠道,在人才培養方面有重要的使命和責任。打造高職院校現代產業學院,是職業院校整合資源的重要手段,是高職院校創建“雙高”院校的突破口,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探索。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在職業院校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和職業技能。同時,是高職院校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高職院校構建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平臺的需要,能夠進一步促進職業院校教育與社會產業之間的融合,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結合國家發展戰略?,F代產業學院應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專業、高素質的人才,提供技術創新支持。要以“雙一流”建設為目標,注重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等領域的研究。
跨學科融合?,F代產業學院應倡導跨學科融合,打破傳統學科界限,搭建多學科交叉融合平臺。通過整合各專業優勢資源,推動不同領域知識和技能的交流與共享,培養綜合素質高、具備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強化實踐教育。現代產業學院應加強實踐教育環節,鼓勵學生參與項目、企業實習和創新創業活動。通過校企合作、實驗室建設等方式提供實際工作場景,加強對問題解決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讀書期間能夠培養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
產學研結合?,F代產業學院應積極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強與企業、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通過開展聯合研究項目、技術轉移與推廣等活動,將學院的教育與科研成果應用于實際生產和社會服務,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國際化視野?,F代產業學院應注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通過開設雙語課程、推動師生參加國際交流、引進外籍教師等方式,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并使他們具備在全球范圍內參與競爭和合作的能力。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現代產業學院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適應社會需求變化,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和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優質人才支撐,作出積極貢獻。
當前,高職院校現代產業學院建設主要包括校政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政企協同合作模式、校行企協同合作模式、校政研企合作模式、校企行研合作模式。其中,校指的是職業院校,企指的是企業,政指的是政府部門,行指的是各種行業發展協會,研指的是各類社會科學研究所。在高職院校現代產業學院的組建中,不同的組成成分提供的資源、執行的職能是不同的,對于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權力和責任分配也是不同的,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和社會需要的優秀復合型人才。通過社會各方和學校的合作,共同組建起優質的人才培養平臺。
在高職院?,F代產業學院的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產業學院的機制方面,缺乏健全的機制,校企合作模式落后且單一,責權不明確。在學校人才培養過程方面,人才培養模式不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缺乏專業教師教學,缺少優秀的企業技術人才指導。在產業學院的整體定位方面,定位不太明確,合作機制單一且不完善。
建立科學合理的組織模式和執行機制。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離不開企業和政府的雙重支持,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必須加強與政府、企業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并且需要與各個產業協會簽訂相應的人才培養協議。高職院校要強化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和溝通,按照職業教育院校現代產業學院相關建設要求,構建完善的政府、企業、學?!叭灰惑w”的現代產業院校,提升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在現代產業學院的執行機構建設上,要打造靈活、具有高效執行力的架構。在基層部門的組建上,要包括市場部、產業部、研發部、教學部、人事部和財務部六個基礎部門,六個基礎部門的管理人員要進行分散,如市場部和產業部規劃為事業運營部分,由一名副院長進行管理;研發部和教學部規劃為教學部分,由另外一名副院長管理;同時再派出一名副院長管理人事部和財務部,并且規劃為行政部分。最終,三位副院長由院長進行統一管理,這樣還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引進優秀教師和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現代產業院校要想進一步發展,必須大力引進優秀的教師和專業技術人才?,F代產業院校屬于產教融合的產物,主要落實職業教育領域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重要任務。因此,需要優秀的教師為學生傳授具體的理論知識。作為教師,教授理論知識是主要任務,但是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實踐經驗,這是當前職業教育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引進優秀教師人才,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除了大力引進優秀教師,職業院校還應該與企業溝通,引進企業優秀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對學生進行指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優秀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的雙重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在保證學生構建完善理論知識架構的同時,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的融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生的專業技巧,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
打造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平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高職院校要基于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需求,建立與產業界龍頭企業的長效合作機制,做好學校與產業之間的資源配置,利用學校的教學優勢,結合企業的技術優勢,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要與企業協作,構建產學研融合的創新實踐教育平臺和科技成果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進一步營造優良的創業就業氛圍,加強學生對于職場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規劃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創業就業思路,找到學生的長處,根據學生的意愿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培養計劃,規劃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要通過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給學生的發展提供明確的指向。院校要加強實踐教育環節的設計和安排,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引入真實案例、模擬演練、技能培訓等形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通過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組織創業實踐活動、提供創業孵化支持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業精神和實際操作技能。營造積極向上、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建立多樣化的學術交流平臺,組織學術報告、講座和研討會,激發師生的學習熱情和思考。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建設高職院校現代產業學院是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劃制定的。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通過建設現代產業學院,加強與政府、企業之間的溝通,有助于進一步引進優質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效率,對于促進高職院??沙掷m發展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