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雙,魏 霞
(1.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長城鎮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28;2.甘肅省武威市第二十五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初中人教版美術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美術教師要圍繞人教版美術教材內容開展手工制作活動,引導學生內化美術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聯想創新的過程中運用美術知識,從中感知美術手工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人文內涵,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自主學習意識,從中獲得理想的操作體驗、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全面拓展學生的美術知識視野,通過美術手工制作課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實現美術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促進優化、創新美術教學形式,取得最佳教育成效。
開展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程活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新問題、新現象,善于發現事物的本質,產生更多新穎的學習想法、觀點,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在參與美術手工制作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準確、深入、全面分析事物的變化過程,獲得良好的視覺學習感受,有計劃性、目的性地參與美術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提升能力、認知世界。同時,通過參與美術手工制作活動,學生可以觀察、分析、比較各種類型的制作材料,掌握材料的藝術結構、藝術形態,了解工藝品、材料的制作程序,最終創作出創新性的手工作品,無形中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在制作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啟發學生細致觀察、深入探究,培育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初中美術手工制作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在想象、操作、探究的過程中深化記憶美術理論知識,構建完整的藝術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實現個性化成長。想象能力主要是學生在腦海中改造與加工表象事物,最終構建一個全新的形象,同樣在開展初中美術手工制作活動之前,學生需要在腦海中進行聯想、思考、想象,無形中能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為他們后續的實踐活動提供依據、導向,提高手工制作活動課的質量。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學生在參與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活動時會在想象的過程中進行創新、實踐,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終用語言描述、動手操作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實踐能力。美術手工制作活動相較于美術理論講解教學模式具有多個方面的優勢,能夠給予學生更多想象、探索、實踐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想象差異,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想象、愛好制作手工品,激發表現意識、學習意識。
初中美術手工制作活動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讓學生以最佳狀態學習知識、參與實踐活動。弗洛伊德認為心理健康對于人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同樣教師要展示初中美術課程教育活動的德育功能,利用美術手工制作活動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美術手工制作課活動能夠完善學生的心智,讓他們擁有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教師通過為學生提供各種類型的手工材料、工具,讓他們手腦并用制作美術作品,給予學生自由創作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舒緩自身的學習壓力、課業壓力,專心致志地投入創作美術作品。在參與初中美術手工制作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擁有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能增強學生參與社會交往的自信心、成就感,有效預防、治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手工制作課活動能夠改變以往美術課程灌輸理論的教育形式,而是用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掌握美術技能、學習美術知識,增強美術課程教育的實踐性、趣味性、生活性等特征,提高美術教育活動的有效性。首先,手工制作屬于一種創新型實踐活動,學生需要結合手工技能參與手工制作,無論是編扎、布藝,還是泥土、紙工,都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踐,結合自己的構想、策劃、創作完成選材料、剪裁材料、拼貼與粘貼材料、加工、整理等任務,為美術課程活動提供更多創新元素,讓學生更專注、用心地參與美術實踐活動;其次,手工制作課是美術課程中的實踐性課程內容,也是一項需要手、腦結合的實踐活動,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動態化地感知客觀世界,把外部活動轉化為內部語言形式,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借鑒、交流,營造溫馨的美術教育氛圍,改變以往美術教育形式、教育內容單一的情況,提高美術課程活動質量、效率;最后,美術手工制作課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手工材料、教育內容,讓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學生、教師共同努力制作出優秀的美術手工品,真正實現深度整合教和學,圍繞美術學科素養落實美術教育活動,實現優化、創新初中美術課程教育。由此可見,開展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程活動非常有必要,教師要把手工制作課作為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實現美術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結合,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美術教育環境。
在初中美術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借助問題引導開展手工制作活動,以此增強手工制作活動的導向性、目的性,讓學生帶著問題操作、思考、實踐,提高美術手工制作活動質量。首先,教師要精心設定、靈活提出課堂問題,讓學生擁有足夠的空間聯想、思考,鼓勵學生圍繞人教版美術教材知識制作美術手工作品,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敢于創作新穎、獨特的美術手工作品,讓學生在開放性的問題教學情境中實踐,培育學生學科思維的創造性、廣闊性。教師可以直接選用人教版美術教材知識展開提問,讓學生在熟悉、了解美術教材知識的同時進行創作,讓美術知識結構更加完整。同時,教師還可以圍繞實際生活提出問題,讓學生基于生活情境思考問題、制作美術作品,積極開發生活中的美術資源,達到變廢為寶、拓展資源的教育效果。其次,教師要借助問題引導,促進升華學生的情感。教師要讓學生在制作美術作品時積極思考如何融入環保、美感、實用等元素,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社會責任感、環保意識,展示美術手工制作課的教育優勢、德育功能。最后,在初中美術手工制作活動中,教師要用問題引領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實踐,讓美術手工制作過程更加具備藝術感、獨特感,提高美術手工制作活動質量、效率。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制作美術手工作品時提出問題,讓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促使他們成為美術課堂的重要成員,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師生共同打造理想的美術課堂,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發展與提升。
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任何工作、學習活動都離不開運用信息技術,同樣,教師在初中美術課程活動中也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以此增強教育活動的趣味性、真實性,讓學生更加認真地學習、實踐。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美術手工制作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美術手工作品的制作流程,節省更多課堂時間,消除學生畏懼參與美術手工制作活動的心理,讓他們有準備、有目的地制作美術手工作品,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理解能力。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影片、圖像、文字、聲音等多媒體技術形式講解美術手工制作的規則與流程,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優化美術手工制作課過程,改變以往口頭傳授、圖畫解釋、動手示范的美術手工制作課形式,而是用學生能夠理解的形式呈現知識、任務,提高美術手工制作課活動的質量;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美術手工制作情境,教師要圍繞實際生活元素、人教版美術教材資源設定情境,引導學生把新的理念、方法、知識融入已知結構,保證美術手工制作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思維特征、認知規律,引導學生深入觀察、思考,培育學生良好的發散性思維、邏輯性思維,讓他們通過美術手工制作課真正獲得提升、成長。
在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討論、互動,營造趣味性的手工制作氛圍,讓學生更專注地操作、思考、想象,取得理想的美術手工制作課教育成果。首先,教師要借助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討論、互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美術手工制作任務,學生之間相互借鑒、討論、合作,促使學生共同參與、共同研討統一的美術作品制作流程、方法,激發學生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其次,在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活動中,教師要展示出指導者、合作者的教育角色,適當給予學生提示、暗示,讓學生理清制作美術手工作品的流程、思路,鼓勵學生共同完成美術手工作品,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成就感、自信心,取得最佳美術教育成效;最后,教師要采用獨特、趣味的形式引發學生討論與互動,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用美術的形式繪畫故事內容或者通過美術手工制作的形式呈現故事情境,師生共同營造趣味性教育氛圍,增強學生的實踐體驗、學習體驗,培育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另外,因為每一個學生的觀點、想法都存在差異,所以在制作美術手工作品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分歧,這時教師要尊重、理解每一個學生的想法,給予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美術手工作品,提高學生參與美術手工制作的自主性。
在初中美術課程教育工作中,教師要科學投放美術手工制作材料,確保能順利開展美術手工制作活動,展示材料投放的導向功能、作用。首先,教師要確定美術主題,以此改造美術手工制作課材料,改變以往用成品材料的情況,而是選擇一些廢舊材料、環保材料,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還能夠讓學生參與材料投放活動,以此增強材料投放的層次化、準確性,滿足不同學生的美術手工制作需求;其次,對于美術手工制作課材料投放工作來說,教師要把材料分類的主導權交給學生,對于不同的美術手工作品要選擇對應的材料,學生在材料分類的過程中,既能夠了解美術手工作品的制作流程,還能夠鍛煉歸類能力、思考能力,體現學習的主導權,形成良好的動手操作習慣、思考習慣、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實現綜合化提升、成長;最后,在初中美術手工制作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投放材料,以此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在合作、探究、思考的過程中把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半成品材料運用于美術手工制作活動,利用身邊的材料、元素美化教室與環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審美意識,展示手工制作課的德育功能。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我國也在逐漸創新、調整、優化教育機制、教育模式,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引導,目前更關注如何促進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學校、教師要強化重視美術教育,通過美術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素養,引導學生以積極的狀態投入現實生活、學習活動。初中美術教師要圍繞人教版教材內容科學設定手工制作課目標、方案、活動,讓學生通過手工制作實踐活動收獲更多美術理論知識、美術學科技能,鍛煉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全面展示美術課程教育的德育作用、功能,提高初中美術課程教育質量、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