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曉煒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把握歷史大勢,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提出了“黨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的重要政治論斷,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規律的再認識。新時代視域下黨的自我革命,可以從理論、文明、黨建和時代四個視角進一步加深系統性地考察和認識。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新時代∣視角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1]作為“第二個答案”,自我革命同樣也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世界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攬戰略全局,牢牢把握歷史大勢,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的新鮮經驗,提出了自我革命的重要政治論斷,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規律的再認識。新時代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可以從理論、文明、黨建和時代四個視角進一步窺探其體系蘊意。
一、理論視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有關闡述為中國共產黨進行自我革命提供了理論參考
從理論層面溯源,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理論是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自我革命的相關理論闡述為重要思想基礎,并結合黨的建設實際吸收孕育而成的。
(一)馬克思、恩格斯有關“自我革命”的觀點論述
翻閱馬恩經典著作不難發現,系列文獻中雖未明確指出“自我革命”這一概念,但在關于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社會主義革命等相關理論中卻內涵著“自我革命”的深刻蘊意。如《共產黨宣言》中有言:“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2]。這就意味著在對客觀世界實施改造的過程中,無產階級政黨需要站在工人和人民的立場上,不斷審視自我的目的和行為是否符合大多數人民的意愿,需要時刻保障人民利益、增進服務人民的能力,不斷革新自我,加強自我革命。其次,馬克思、恩格斯堅持自我批判觀點是自我革命理論的重要組成,充分體現出自我革命思想。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革命是經常自己批判自己。恩格斯詳細闡述了關于黨的自我批評的觀點,明確指出對自我的無情批評中能展現出黨的強大內在力量。這種自我批評、自覺性批判精神深刻體現出黨進行自我革命的思想內涵。最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思想也蘊含著自我革命思想。辯證否定規律、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觀點、量變與質變等哲學原理啟示著一個政黨要在自我揚棄的肯定與批判中,刀刃向內、剔除病垢,增強自身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唯物辯證法中關于自我革命的哲學思想啟示黨要在順應時代要求的先進性建設、凈化黨組織的純潔性建設中,不斷改造自身、完善自身,加強自我革命。
(二)列寧有關“自我革命”的觀點論述
列寧依據俄國社會的發展狀況,建立了布爾什維克政黨,并提出了很多關于執政黨建設的理論,是在充分吸收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政黨建設思想基礎上的,其中不乏一些與黨自我革命相關的思想。他認為黨要勇于進行自我揭露與批評,“公開承認錯誤,揭露犯錯誤的原因”[3],強調要結合具體實際,在錯誤中分析自身所存在的問題,認真探究如何解決問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同時,列寧主張要保證黨的肌體純潔,清除黨內腐敗、消極的不良因素,實現執政地位的鞏固。客觀來講,這種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地凈化黨內肌體的方式,體現出黨對自我凈化的要求。此外,列寧還提出要重視黨內監督、注重黨員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堅持黨內團結統一等觀點,這些論述都為我黨進行自我革命提供理論參考。
二、文明視角——中華傳統修身意識和中國古代治政經驗為中國共產黨進行自我革命提供了文明積淀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理論受中華民族文明的啟發,其中具體概括要點大致有兩種:一是中華傳統修身規范中的“慎獨自省、居安思危”意識;二是古代治政經驗中的“以民為本、吏治清明”思維。
(一)中華傳統修身意識中關于“自我革命”的思想
古代先賢注重修養自身品性,反省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審視分辨自我觀念是否合乎道德法律要求。儒學經典著作《論語》中指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強調要反省自我與優秀人才之間的差距,彌補自身的不足,注重自身的德行品性。朱熹在《四書集注》中闡述,要“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倡導每天都要自我反省,不斷改進不足、勉勵自身。同時,傳統思想中居安思危的意識也啟發黨要堅持自我革命。《左傳·襄公十一年》中指出“居安思危,思則有備,備而無患”。中國共產黨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慎獨自省、居安思危等思想的啟發,始終堅持警醒自身、審視自我、教育自我,基于對長遠未來的思慮而不斷嚴格要求自我,不被安逸的現狀蒙蔽,堅持自我革新和自我提升,勇于自我革命。
(二)中國古代治政經驗中關于“自我革命”的思想
古代政治智慧中蘊含著以民為本、吏治清明、注重法治等治政之路徑經驗。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主張實行“仁政”思想,強調百姓民眾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此外,諸家也有強調吏治清明者,提倡以法治思想治理官吏貪腐。法家代表韓非子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的思想,認為國家在時代變化發展形勢下,如若不變革治理方式、不革新治理思維就會產生紛亂。歷代歷屆的賢明君主制定嚴苛的法典懲處貪污腐敗的官員、警醒官吏要保持清廉,如《呂刑》《唐律》《大明律》等,其目的主要是維護政治統治,但在客觀上有利于保障吏政廉潔、凈化官員隊伍、懲治腐敗官員,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我凈化。受傳統文化土壤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自我凈化,始終堅持自我革命,保證黨組織自身肌體的健康。
三、黨建視角——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以及歷屆領導集體的黨建理論為中國共產黨進行自我革命提供了直接的理論來源
作為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政治組織,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便尤為注重其自身建設,注重在聚力實現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過程中進行黨的自身凈化、自我批評、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
(一)改革開放前黨的領導集體關于“自我革命”的思想論述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領導集體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的基礎上,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給養,形成了一系列黨的建設豐富理論成果,其中蘊含著諸多自我革命的思想主張。毛澤東主張糾正黨內不符合無產階級觀點的錯誤思想,要清除阻礙黨在執行政策中的桎梏,并明確提出要以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整頓黨內作風的重要方法,而這種方法的實質要義就是黨組織和黨員的自我革命。劉少奇深入論述共產黨員的黨性鍛煉和修養的重要性,強調初心伴隨事業的發展而不能出現絲毫動搖,提升對黨員本質的改造。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認為在與反革命作斗爭的過程中,黨員是不斷去“改造社會,改造世界,同時改造自己的”[4]。黨員注重自我的黨性修養、改造自我,從本質而言,就是進行自我革命。這些關于黨員修養、黨性鍛煉、黨員初心等理論為新時代黨自我革命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借鑒和方法參考。
(二)改革開放以來黨的領導集體關于“自我革命”的思想論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偉大改革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自我調適與變革,黨自我革命的思想得到豐富,為新時代黨推動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循。改革開放初期出現的官僚主義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鄧小平告誡全黨“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5],并從健全和完善黨的集體領導制度、嚴格懲治黨內腐敗,加強自我凈化、以“四化”標準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以新的視角推進黨自我革命。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從加強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建設、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定期在黨內開展黨性教育等多個方面出發,為黨自我革命提供重要思想指導。[6]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理論治黨視角出發,提出了一系列關于黨自我革命、自我凈化的重要理論觀點,包括“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7],新路徑、新方法的提出極大地豐富了黨關于自我凈化、懲治腐敗的思想。這些自我革命的思想論述作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直接理論來源,對指導黨在新時代勇于推進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具有重要作用。
四、時代視角——新時代的世情、國情、黨情的形勢是中國共產黨進行自我革命的重要現實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對世界大勢的敏銳洞察和深刻分析,作出了一個重大判斷: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的歷史方位下,黨和國家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就必然要求黨不斷增強自我革命的本領、提升執政能力,化被動為主動、轉挑戰為機遇。需要看到的是,黨在新時代下的自我革命思想依托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實際,將管黨治黨與治國理政實現了有機統一。
(一)確保我國正確發展方向是新時代黨進行自我革命的核心要義
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發展方向不能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關乎國家旗幟的重要原則。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當前,要堅定正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就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黨所肩負使命和任務的艱巨性世所罕見,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世所罕見,面臨的風險挑戰世所罕見,對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提出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堅定政治立場和戰略定力,決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幟的邪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前行,不斷加強自我革命、不斷深化對自身革新,避免出現顛覆性的重大錯誤,時刻確保國家發展的正確方向。
(二)應對和化解重大風險挑戰是新時代黨進行自我革命的應解之題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嚴峻風險和挑戰,仍顯現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況,諸如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中如何實現改革突破,在高質量發展階段下如何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如何確保農業建設基礎牢固、彌補社會治理短板、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等問題。這些挑戰和風險要求著黨不斷提升執政能力,勇于自我革命,完善自身以不斷保證在經濟社會中的全面堅強領導。回望過去三年,黨成功化解了新冠疫情防控“大考”,就是堅持自我革命、提升執政能力、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一次最生動顯現。作為一起突發性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國家治理能力和黨的領導能力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驗。“大考”面前,黨堅持領導統領作用,嚴峻形勢下倒逼政府職能優化轉換,組織全國上下形成高效部署、有力防控,成功打贏了疫情之戰,在自我革命中進一步塑造了政府權威和公信力。
(三)凝聚推進國家發展的智慧和力量是新時代黨進行自我革命的內在要求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要堅持凝聚集智慧和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以推進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就充分顯現出了黨凝聚集中智慧和力量以推動國家戰略發展的優勢。今后一個時期,在實現黨的二十大所確立的各項任務上,需要充分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智慧,充分發揮黨和人民群眾的推動力量。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基礎上,黨要不斷完善自身制度、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凝聚集體智慧和力量推動我國形成超大規模市場,提高國內循環的消費主動力。同時,黨要堅持自我提高、增強自身本領創新,必須要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階段中核心領域和關鍵行業,集聚積極力量于核心領域,實現更快突破。新時代黨在領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中,需要通過自我革命的方式,依據新時代新變化的要求調整自身建設以保證自身的先進性,擴大自身的政治、組織、群眾等優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4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頁.
[3]《列寧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1頁。
[4]《延安時期黨的重要領導人著作選編》(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43頁.
[5]《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0頁.
[6]《江澤民文選》第一卷、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7]《胡錦濤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57頁.
(作者單位:海軍航空大學航空基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