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左陽
摘要:目前,全國各地的高中課程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新舊教材同時存在,地理內容也大幅度增加。國家新制定了高考標準,所以取得最佳復習效果已成為高三地理教師的主要話題。
關鍵詞:高三地理? 新課標? 復習教學
前言:
高考是評價高中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考對高中生的未來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然而,在判斷當前形勢時,一些地理教學模式都存在必須優化的情況,且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地理學習能力不高,這些都亟需解決。要改變這一狀況,當代教師應重視研究有效的復習教學策略,為高中生進行有效的復習做好準備。
一、根據課程標準打好基礎
高考命題是以新的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為依據的。復習時首先要了解課程的標準,并將課程要求轉化成具體的試題和知識,以便于學生學習和思考,從而轉化為自己的理解。高考題目也不能與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相背離,只要遵循課程標準,重視教材的基礎,學生就會在高考發揮出較好的水平。一輪復習是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的關鍵階段。雖然基礎很重要,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只講重點,如果只講重點部分學生們總是會出現在課堂上什么都聽懂了,但是遇到問題的時候,卻不知道怎么做的情況。我堅信知識是由學生學會的,學生在做題時才能悟出能力。所以,在復習時,要把知識點轉變成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和描述做題的過程,給他們更多的思考機會。要注意到學生做題過程中的疑惑和困難,做到精講。在復習教學中我們必須嚴格遵守教學課程標準。[1]
開學之初,老師們為每個班制訂了一份調查性學習計劃,并將討論內容設計為試題,通過試題觀察學生在思考和知識方面的障礙,詢問學生在做題中有哪些錯誤,教師再有針對性地講解試題,讓學生不斷進步。比如,當描述等高線地形圖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上課前預習和做適當的練習。分析表明,學生在這部分地形圖的學習中,在相對高的計算、鞍部判讀、壩址的選擇等方面比較容易出錯。在上課時教師就可以選擇相關問題,并畫出地形,以便學生能在課堂上討論,思想清楚的學生展示并解釋自己的想法。有問題的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之處,以此為基礎,鼓勵并引導學生對該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2]
二、運用靈活先進的教學方法
老師可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設備。舉例來說,對地面公轉、大氣環流和海水運動這幾節課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特別是 Flash動畫,可以提高學生的直觀感受,并向學生提供強有力的視覺、聽覺沖擊,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這些知識,用有限的時間克服困難,達到教學目標。老師還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程內容包括: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自然災害及其防御,城市化過程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法等都可以直接由學生來講解一定的內容,教師補充講解,這樣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和任務,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3]
三、詳述重點與難點,并作有效練習
精講是地理復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學生對主要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教師可以做個總結,并對問題的重點和難點、考試要點和學生復習中出現的問題再作詳細的說明。另外,也要注意的是,教學內容必須和高考新標準的課程內容要保持一致。但是,并非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詳細解釋,必須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找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部分,再基于這一點,進行精講,并實施有效的練習。在教學中,教師要確定正確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練習必須分不同的層次,對于無法完全理解、表達不準確或有理解差距的問題,就必須設計有目標的練習,提高復習效率。
四、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
當今社會競爭比較激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保持心理健康。在學習過程中,心理素質的狀況對學生的學習影響很大。所以在教學中注意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十分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信任關系。通過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通過“心靈寫詩,心靈對白”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利用這些活動,可以不斷地調節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簡單地說,在高中地理復習教學中,教師不能完全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必須以學生為根本,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在復習中查漏補缺,加深學生對地理的認識。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在新的課程標準和理念的指引下,我相信我們的教育和教學必將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王俊明:高三地理復習教學的思考[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8).
[2]段麗榮.多媒體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價值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徐丹.高三地理復習課中的微專題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