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瀟瀟 山東英才學院
供應鏈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分別包括了工作、實物、資金以及信息等方面的主要流程。供應鏈的管理作用,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對物流、信息等方面的業務內容進行規劃設計,從而使供應鏈實現高效運轉。
隨著新時期經濟區域化發展以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生存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對于企業而言,在開展供應鏈管理工作過程中,要堅持從客戶的需求來進行,實施合理、高效率的項目開發與管理流程,建立和健全管理網絡結構,促進企業中各部門工作的穩定、有效開展。
供應鏈管理,主要指的是企業堅持以生產和經營為核心,通過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對企業的物流、信息流和現金流等業務活動進行有效管理和規劃,促進企業生產與經營的順利發展。企業供應鏈管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供應鏈管理有著鏈式連接特點,并存在著較大的優勢。企業供應鏈上存在著多個主體,一般包括原材料供應方、產品制造方、產品零售方、顧客運營方等。由此可見,將體系化的供應鏈管理模式運用于其中,促使以上多個主體實現有序的鏈式連接,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二,供應鏈管理有利于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維持社會穩定。例如,企業管理人員積極采納產品銷售方和顧客運營方的意見與建議,更好地了解市場和顧客對產品的需求,歸納總結傳遞給生產方,積極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這些轉變都是供應鏈管理能夠發揮的積極作用。
第三,供應鏈管理要充分結合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大力發揮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強各種信息之間的連接,實現人員的合理分配。
企業的供應鏈中主體呈多元化的特點,所涵蓋的業務范圍較廣。例如,部分企業供貨商遍布于多個地區,其中大型跨國企業的供貨方、制造方和銷售方來自全球各個地方。基于這樣的特點,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的管理過程中,就必須建立起一個自成體系且有序運轉的網絡信息系統。通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促進供應鏈中多個主體的有效連接、實現信息共享。另外,對多個主體的情況進行整體上的統籌和把握,也是供應鏈管理在企業中能夠發揮的積極作用。由此可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對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依賴性較強。
在企業運轉中涉及的信息流、資金和物流非常多,是一個巨大的管理體系,從生產源頭到產品的流通整個過程都要進行嚴格監督,這就需要完善的生產以及經營環節,聯合相關部門為企業運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其中,項目管理在企業整個供應鏈管理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項目管理是指企業以其中的某個項目為核心,并圍繞此項目進行系列化的管理,主要包括資金流、物流、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管理。在項目供應鏈管理過程中,企業需要考慮并協調多方的利益關系,做好統籌與執行工作。
項目管理工作的開展,始終圍繞企業發展的核心目標。反過來,項目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及實效性,也能對企業發展造成深遠的影響。要加強項目管理的重要性認知,以及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以項目管理為切入點,注重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建設,完整的管理模式需具備以下幾個特征:第一,能夠直觀地看到項目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企業在對某個項目進行管理時,通常會將多個跟此項目有關的主體連接起來,這些主體堅持以此項目為中心展開活動,并能充分展現出項目發展的趨勢,以促進項目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二,在進行項目供應鏈管理時,企業要與各大供應方加強合作,其間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否則會嚴重影響項目的正常推進。第三,建立較為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將負責項目管理的企業作為主體,對應的項目作為管理對象,通過項目需求選擇專業的人才,并制定階段性目標,設置交流溝通的方式與渠道等,保證整個項目能夠順利開展和運行。
突出并始終堅持顧客的主體地位。顧客在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中處于最重要的地位,在企業的生產與經營過程中,必須堅持以顧客的需求為核心,最大限度滿足顧客的合理需求,這也是保證項目管理在企業供應鏈管理工作的中心環節的需要。由于企業供應鏈管理體系比較復雜,經常發生偏離工作的現象,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融入項目管理的思想,有利于凸顯顧客的核心主體地位,幫助企業建立以顧客為導向的思想意識,減少偏離工作的概率。
一般來說,可以根據顧客的特征分成三種類別:忠實顧客、一般顧客和潛在顧客。在企業供應鏈管理工作中,堅持項目管理的思想意識,建議根據不同類別的顧客特征以及其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再由企業的項目部成立小組,對顧客供應鏈實行專門的、合理的管理工作流程,為其提供更加符合需要的產品及服務,如此可以讓顧客更容易獲得滿足感。
對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進行有效整合。傳統企業組織結構多以垂直、職能的方式呈現,優缺點都較為明顯。比如突出優點是資源的合理應用,可為各部門間相互支持提供保障。主要缺點就是資源優先使用權上,很容易出現矛盾甚至是沖突。企業的組織結構,能夠對供應鏈的管理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企業中有兩種組織結構,分別為科層制組織結構和扁平化組織結構。科層制組織結構具有集權式的特點,在該組織結構中的等級區分非常明顯,通知會逐層傳達。
從某個角度上來講,其對于企業的管理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容易出現溝通不到位的現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供應鏈管理工作的進行與開展。在扁平化組織結構中員工之間的關系平等、自由,受限制因素較少,有利于凸顯出企業的靈活性。其不足之則體現在可能對員工缺乏制約和管束,也會影響供應鏈管理工作的推進。由此可見,企業供應鏈管理中開展項目管理,應堅持以提高效率為指導思想,對組織結構進行有效的整合,全面提高企業組織管理和運作的工作效率。
充分利用企業項目結構中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也是制約甚至決定其未來長遠發展的主要因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智慧及力量,可強化企業的生命活力,促使各項工作高質量進行。通過對企業供應鏈進行項目化的管理,項目負責人通常會發掘更多的專業人才,將這些專業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以促進供應鏈效益的不斷增加。一些企業中的項目經理是通過基層選拔、招聘等形式進行選擇的,他們具備比較強的自主性,在企業組織結構中擁有較大的權力,能夠將企業內部以及外部可用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選擇出工作能力較強、潛在能力較大的專業人才,促進企業的進步與發展。
為企業供應鏈管理提供新思路、新方向。項目管理在企業的管理中不僅僅是一種管理模式,還彰顯著企業發展的核心思想與精神。通過項目管理的激發與引導,會促使項目管理人員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而不斷實現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項目管理為企業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指引了發展新方向。項目管理始終堅持以顧客為核心,引導供應鏈管理人員樹立顧客至上的理念。與此同時,企業的組織結構也在項目管理中逐漸發生積極變化,使其以后的發展更具靈活性和多元化特征,從而促進企業的高效發展。
企業管理工作是比較繁雜的,供應鏈管理更是其中一大難點,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由于供應鏈上的多個主體處于互相合作的關系,因此管理模式跟單獨的企業管理是不同的。項目管理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夠有效協調各主體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各個主體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以及健康可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