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淑英 (綏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黑龍江 綏化 152000)

書 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導論
作 者:項久雨
出版單位:武漢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9月
定 價:50.00元
ISBN:9787307224988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成效顯著,在基礎理論和實踐方法研究中取得了極大突破,并呈現出同時代發展同向同行的整體特征。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與不足。展望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未來,國家仍需從內容挖掘、實踐創新、體系構建等方面來推動育人方法的優化升級。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導論》一書,立足于時代發展的宏觀視角,深入分析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脈絡及發展現狀,并從認識、決策、事實、評估、研究等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進行深入研究,為我國思政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益參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導論》全書共由六個篇章組成。第一篇概論,主要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體系建構、歷史發展、改革創新等內容,初步構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論框架。第二篇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方法,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獲取方法、信息篩選方法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的詳細介紹,進一步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認識方法的價值內涵。第三篇詳細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決策方法的功能價值、特點類型和操作步驟,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價值與指導作用。第四篇至第六篇將視野聚焦于社會現實,探究了思政教育的實施路徑和評估方法,并指明未來前進的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涵蓋多種因素的宏觀育人體系,在不同維度有著不同的形式內容,對其進行多維度探究,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和目標的實現提供方法依據。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導論》的內容,可從以下維度展開教育方法的探究。
第一,兼容古今中外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是在吸收古今中外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和現實需求而構建,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優勢。要踐行這一模式,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點展開教學:一是要繼承傳統教育。我國的傳統教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德育為先”“知行合一”等教育理念皆是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鑒的寶貴資源,這就需要學校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思政教育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二是要借鑒外國教育的成功經驗。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現代公民教育的核心內容,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和大力支持,許多國家以培養國家發展所需的現代化人才為基本目標展開了多方面的實踐和探索,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如“人本主義”“平等教育”等思想理念的提出。我國的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吸收、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增強教學實效。
第二,宏觀規劃、微觀落實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主要是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和微觀視角構建的。從宏觀角度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展開的育人活動,因此,意識形態建設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但在多元文化激蕩的當今社會,西方文化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快了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滲透,大大影響了學生思想的發展。這就需要學校從宏觀層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向,借助教學課堂、新聞媒介等渠道增加對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思想觀念的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從微觀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個性特點和精神氣質,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就需要增強對學生個體的分析和研究,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發現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與不解,并予以針對性解答和心理疏導,推動學生思想的健康發展。
第三,師生雙元互動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主要是從教育主客體出發構建的。要踐行這一模式,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兩點展開教學:一是推進平等互動教學模式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始終堅持“師者為上”的育人理念,在教學中采用單向知識灌輸的形式來展開教學,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觀反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著人本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進一步確定,教育主客體關系也漸趨平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也由單向的知識灌輸形式向雙向交流形式轉變,平等互動的教學模式逐漸形成,這極大地滿足了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也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實效。二是推動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教學模式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思想認知和道德行為,因此在教學中既要強調理論的灌輸,又要深入實踐,將理論認知外化于日常行為,以便更好地推動學生思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