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摘要: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也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以SERVQUAL質量評價模型為基礎,從有形、可靠、敏感、可信、移情等維度出發,對廣東部分高職學院學生黨員培養成效展開調研分析,并從宣傳載體改進、黨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規范學生黨員培養管理機制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學生黨員;高職院校;期望;感知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4-0033-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黨建研究專項)“學生黨員教育培養質量提升路徑探索”(課題編號:2022JKDJ076)、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華南師范大學)2021年度開放課題“心理契約視域下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績效提升路徑探索”(項目編號:SCNUKFYB079)、2021年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人文社科類)“創業團隊異質性對創業能力與創業績效的影響探索———基于廣州創業團隊的分析”(項目編號:2021WTSCX176)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從有形、可靠、敏感、可信、移情等五個維度出發,以廣東區域部分高職院校1438位培養對象(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正式黨員)為研究對象展開調研。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本次調研對象在專業分布上集中于財經商貿類(26.4%)、公共管理與服務類(15.9%)和文化藝術類(13.3%),在生源地分布上以廣東省鄉村生源為主(62.6%),在錄取方式分布上以高考生為主(51.7%),其次為學考生(31.9%),在所處黨員發展階段上以入黨積極分子為主(74.9%),其次為發展對象(10.2%)、預備黨員(7.7%)、正式黨員(7.2%),在年級分布上,以大一(38.6%)和大二(44.8%)為主,年齡集中分布在18歲~25歲。
1.信效度檢驗
(1)信度分析
由表1可知,本研究各維度的Cronbachsα系數均大于0.9,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
(2)效度分析
第一,期望量表。由表2可知,潛在的因子載荷系數當前模型中的變量及相應指標均在0.001水平顯著,表明模型具有較高的收斂效度。
第二,感知量表。由表3可知,潛在的因子載荷系數當前模型中的變量及相應指標均在0.001水平顯著,表明模型具有較高的收斂效度。在進一步分析感知量表的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的擬合情況后,發現模型的均方根殘差(RMR)小于0.05,擬合優度指數(GFI)為0.872,增量擬合指數(IFI)、相對擬合指數(RFI)、比較擬合指數(CFI)、塔克-劉易斯指數(TLI)、規范擬合指數(NFI)均大于0.9,說明感知量表的模型擬合情況較好且結構效度較高。
2.項目均值差異性分析
(1)總體項目的“期望—感知”差距分析
結合“期望—感知”模型原理,本研究使用受訪者對黨員培訓的感知和期望情況的差距表示黨員培訓質量(黨員培訓質量=黨員培訓感知值-黨員培訓期望值),使用配對樣本T值檢驗期望量表和感知量表對應項目的差異性。根據調研分析,發現本次受訪的廣東高職院校的學生黨員培訓質量,所有項目的期望均值均大于6,感知均值也都大于6,從綜合期望均值和感知均值的差距可知,除了YX5、YX3、YX1外,其他問項的受訪者對黨員培訓質量的感知低于其對黨員培訓的期待程度,說明這部分所評估的黨員培訓質量有待提高。基于配對樣本T值檢驗結果可知,KK3、MG1、KX3、KX4、KX6、YQ4、YQ5、YQ6的期望—感知差距絕對值大于0.05,說明這幾個項目的感知與期望的差距較大。在黨員培訓質量的提升中應重視這幾方面的改進。結合配對樣本T值檢驗可知,其中MG3、MG4、KX5的期望—感知平均值差值在0.05水平上存在顯著的差異性,KX2、KK2、MG1、KX1、YQ1、YQ3、YQ4、YQ5的期望—感知平均值差值在0.01水平上存在顯著的差異性,KK3、KX4、YQ6的期望—感知平均值差值在0.001水平上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因此黨員培訓質量改進中應當重視這些項目的改進。
(2)不同人口統計學變量的項目“期望—感知”差距分析
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專業、生源地、入學身份、在校期間所處的入黨發展階段、所占班級的項目“期望—感知”差距的差異性分析,此外由于樣本群體集中分布在18歲~25歲,故不對不同年齡段進行差異性分析。其中不同專業、不同生源地、不同入學身份、不同的入黨發展階段的項目“期望—感知”差距不存在顯著差異,可見專業、生源地、入學身份、入黨發展階段不會對受訪者對黨校培訓質量的“感知—期望”差距造成影響。而不同班級的YX2、KX3、KX4,不同年級的YQ2存在顯著的差異。可見班級、年級可能會對受訪者對黨校培訓質量的具體指標項目的“感知—期望”差距存在顯著影響。
3.規范學生黨員培養路徑與管理機制
學生黨員的發展和培養工作是一項艱巨、重要且細致的工作,不僅要投入大量的專職黨務師資,還要在時間和精力上予以保證,要對培養的方向與路徑進行細致分析和深入研究,進而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學生黨員發展和培養管理機制,提升黨的思想感召力與引領力。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學制短、時間緊、工作重的特點,因此更應加強學生黨員培訓規劃,對學生黨員培養工作安排要做到早謀劃、早安排、早實施,對學生黨員培養工作實施要做到有條理,對學生黨員培養整體工作要實現早教育、早培養、早發展,減少學制短、時間緊、工作重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結合本次調研的反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學生黨員培養路徑與管理機制。第一,根據班級構成、年級階段,設計不同的學生黨員培養方案。高職生源情況多樣化程度較高,存在中高職銜接、自主招生、學業考核、高考、社會擴招等不同類型,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因此黨員教育不應一概而論,要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特點設計不同方案。第二,要豐富高職學生黨員培養的模式。“大學生黨員群體文化是在大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等活動中共同創造的先進文化,大學生黨員群體文化對大學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能夠凝聚大學生黨員力量,促使大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嚴格組織生活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培養應該積極探索創新,構建符合新時代高職學生黨員特征的組織生活,可以增加學生黨員培養中的學習、討論、交流、匯報、參觀等實踐活動,增強組織生活對學生黨員的吸引力、感召力,引導大學生黨員在實踐中充分了解黨情、國情、社情、民情,加強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樹立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做好模范帶頭作用,提升學生黨員培養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栗冉.淺議新媒體視閾下職業本科學生黨員培養質量提升策略[J].成才,2022(10).
[2]曹笑宇.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思考———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21(13).
[3]金湖庭,張宇.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員培養機制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07).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Wang Yuan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basis of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SERVQUAL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the research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som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dong from the dimensions of tangibility,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credibility and empathy, and put forwar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publicity carrier,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arty teachers, and standardiz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tudent party member training.
Key words: studentpartymember;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expect;per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