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 張淑婷 汪海峰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國自貿區醫藥制造業的醫藥產業分布和政策發布情況,為未來中國自貿區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建議。主要結論是海南、浙江、廣東在自貿區藥企數量位列前三的同時小微企業發展良好,上海、浙江、江蘇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勢頭較好,山東省的政策支持最佳,中國自貿區醫藥產業發展參差不齊,國內醫藥產業經濟環境良好、國家扶持力度大,可發展空間大,應抓緊機遇快速發展。
關鍵詞:中國;自貿區;醫藥制造業;醫藥企業;醫藥政策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06
0?前言
2013年8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自貿區,著力打造中國經濟的“閃光點”,正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推動了包括服務業在內的市場經濟的大發展,也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經濟活力。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指在關稅區內外設立的多功能經濟特區。它以制度創新為基石,以可同質性和普及性為基本要求,以稅收優惠以及海關特殊管制為主要媒介,以貿易自由化及便利化為根本目標的經濟性特區,在加快行政體制的轉變、探索體制機制行業創新、促進投資貿易放管結合等方面進行率先嘗試,為深化改革和擴大探索積極創新、積累新的經驗,也能夠有效推進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高速發展。本文對自貿區醫藥制造業進行了基礎性概況研究,包括對自由貿易試驗區概況、藥企數量等的統計分析,從實證角度分析思考存在的問題和對自貿區醫藥制造業進行改進并為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1?自貿區概況統計分析
目前,中國有21個自由貿易區,而各個自由貿易區劃分了相應的區域,自貿區規模各不相同,并且專注于各自的發展。通常每個自由貿易區分為三個片區,比較特別的則是上海、海南、河北。上海作為經濟發展迅速的直轄市,自貿試驗區在浦東新區分為七個區域,海南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拓展到海南全島,河北自貿試驗區則分為四個區域。自貿區片區的規模、片區數量等各不相同,具體如下表1所示。
2?自貿區醫藥制造業發展現狀統計分析
醫藥制造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我國市場發展的重要領域,其在改善人民身體健康、協調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1?自貿區醫藥制造業企業數量的統計分析
近幾年來,我國醫藥制造行業迅速發展,尤其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導下,醫藥領域將研發活動與自身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并積極參與研發與創新。我國自貿區醫藥企業的數量急劇增多,21個自貿區前后掛牌后醫藥制造業發展甚好,特別是海南處于領先地位,其次是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等地的發展勢頭較好,而廣西、河北等地相對落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得著名醫藥企業入駐,因此,我國藥企數量在迅速增加,并且產品市場增長率也較高,在這一階段也尤其要注意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自貿區醫藥制造業企業數量統計如表2。
2.2?自貿區發布醫藥制造業相關政策的統計分析
醫藥制造業在我國擁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而在國內老齡化和消費升級驅動醫藥行業需求市場持續旺盛背景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各自貿區也相繼出臺了許多醫藥類政策,以下將定量分析我國自貿區典型片區具體出臺的醫藥政策數量和分析政策內容,在對政策評價分析的同時,提出合理建議,為今后的醫藥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創新思路。各自貿區出臺的醫藥政策數量見表3所示。
由表3可見,山東等地政策相對較多,說明醫藥政策支持力度較大,而河北醫藥政策相對落后。各省自貿區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及協同創新發展為主題,發布各項有利于引進人才資源與高科技技術的政策,旨在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構建更安全可靠、更具創新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鏈,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2.3?自貿區醫藥制造業發展規模的統計分析
小微企業主要體現了藥企的規模,而高新技術企業是高新技術領域技術成果的持續研究開發和轉化,體現了創新及科技水平。小微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應我國醫藥制造業的發展水平,下表4則是對我國自貿區醫藥制造業發展水平進行了具體的統計分析,表現為對我國自貿區藥企中小微企業與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及占比進行對比分析。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國自貿區醫藥制造業總體來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明顯不及小微企業,其中海南自貿區作為領頭羊,在小微企業發展良好的同時高新技術企業也不差;其次浙江在小微企業位列前三的同時,藥企數量靠前且高新技術企業也較為突出;對于經濟發展良好的上海,藥企數量雖不多,但高新技術企業極具發展空間,占比位列第一,意味著未來很大程度上將提升全國的自主創新力。
3?主要結論及建議
我國醫藥產業增長迅速,被稱為“永遠的朝陽事業”,醫藥行業是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由本文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我國21個自貿區掛牌以來,我國自貿區醫藥制造業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中國自貿區醫藥產業發展參差不齊。截至2022年5月20日,我國21個自貿區的藥企總計7722家,但各自貿區醫藥產業發展參差不齊。其中自貿區藥企數量統計位居前三的為海南、浙江、廣東,自貿區藥企分別有1330家、984家、910家,未來極具發展前景。此外,上海市及海南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發展一直走在前列,上海作為第一個國家級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浦東新區為上海自貿區七個片區的集中區域,集聚效應很是明顯,地區之間的合作和發展也更密切。而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唯一實施全島的自由貿易區,有著其獨特的資源,所以它們各有其獨特性。
第二,國內自貿區醫藥產業經濟環境良好、國家扶持力度大。醫藥政策旨在促進產業創新發展,而政策創新是自貿區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本動力,提示未來應極力支持政策創新,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政策支持方面,山東省的政策支持最佳,共涉及醫藥政策101條,而河北省在各方面都相對落后,醫藥政策也僅涉及6條。
第三,我國自貿區醫藥制造業總體來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足,小微企業眾多。海南、浙江、廣東的小微企業占比最高,分別含891家、707家、701家,發展空間大;高新技術企業方面,上海、江蘇、浙江位居前三,其中上海自貿區藥企數量雖不多,但高新技術企業有51家,極具發展空間,占比位列第一,占比達到了18%,浙江自貿區在小微企業位列前三的同時,藥企數量靠前且高新技術企業也較為突出,高新技術企業達35家,占比位居前三,海南自貿區在小微企業發展良好的同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也不差。
總體上看,醫藥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研發周期長等特點,促使產業向經濟發達地區及專業技術強的地區集聚發展,自貿區醫藥制造業產業發展也呈現出這一特點。總體而言,國內經濟環境良好,自貿區藥企數量多,可發展空間大,有較大前景,應抓緊機遇,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莊倩,馬瑩,褚淑貞.我國西部地區在醫藥產業轉移中的發展定位思考[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03):171175.
[2]Shen?J?H,Han?M?X,Lu?F.Exploring?Flow?and?Supervision?of?Medical?Instruments?by?Standing?on?Frontier?of?the?Reform?of?Free?Trade?Zone[J].Chinese?journal?of?medical?instrumentation,?2017,?41(6):?436439.
[3]寧帆.國內自貿區發展現狀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6,?(28):4951.
[4]蔣碩亮.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上海自貿區的探索與創新[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2(6):3845.
[5]李宛亭,王素,楊莉,等.中國醫藥制造業經濟發展水平與研發資金投入的關系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21,30(15):13671373.
[6]王琛.中小型醫藥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研究[D].遼寧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