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江 張永進 王迎婧
摘?要:對國內外的研究調研的結果說明,關于節水行為的研究較多,大多是通過實證方法,重點關注的是節水行為的影響因素。本文針對城鎮居民采用節水器具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城鎮居民主體特征、節水器具質量、政府推廣政策是其關鍵的影響因素,政府對企業的技術專項支持、對購買節水器具居民的經濟補償、宣傳教育等對節水器具的推廣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城鎮居民;節水器具;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97
0?引言
近些年,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資源緊缺問題,節能減排工作迫在眉睫。2019年,我國頒布了《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水資源緊缺問題已經嚴重影響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亟需從國家層面統籌推進節水工作”。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水資源管理制度以及水安全使用的戰略來保障水資源的高效和合理的利用。近年來我國一直在致力于構建節水型社會。
節水型社會是指,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資源,協調有序的運行農業節水、工業節水、生產節水和生活節水;鼓勵全民參與節水、合理高效用水;培養公眾的節水意識,將節水行為貫穿于生活中,將節水思想融入每個人的行為意識中。
據水利部發布的2010-2020年《水資源公報》顯示,我國自2010年起,生活用水所占比例整體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工農業用水量呈現負增長趨勢,年均增長率為-0.36%,而生活用水年均增長率為0.21%。城鎮人均生活用水量增長趨勢自2013年起穩定且明顯,特別是2014年以后,城鎮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總體增長趨勢是上升的。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是造成城市生活用水總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城市用水量的快速增長對城市水安全和水資源可持續管理構成了巨大威脅。
安裝節水器具是引導城鎮居民節水的有效方式,將城鎮居民作為節水管理的微觀著力點,是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首先,在發達國家,通過室內用水設備(如淋浴、馬桶、洗衣機)消耗的水占家庭日常用水的很大一部分。例如,根據最近的調查發現,在法國,平均每日用水量中超過三分之二的水用于衛生目的(39%)、馬桶(20%)和洗碗(10%);在加拿大埃德蒙頓進行的一項調查得出了類似的數據:馬桶(29%),沐浴(34%),洗衣(19%),廚房(13%)和戶外(5%)。在我國,城市居民家庭用水的類別比例為淋?。?8.8%),洗衣(6.8%),沖廁(291%)和廚用(21.5%)。
其次,節水器具的節水潛力現已得到廣泛認可:節水洗衣機可以通過只使用普通洗衣機三分之一的水和一個低效率的模型達到節水目的;一個舊式單沖水馬桶需要使用12公升的水沖洗,而新型的標準雙沖式馬桶僅需舊式馬桶用水量的1/4;一個標準的淋浴頭每分鐘會消耗25升的水,而使用節水型淋浴頭每分鐘可能僅用7升水。
再次,在政策層面,促進節水器具安裝的政策可能比提高價格或限制用水的政策更容易被接受。
最后,采用節水設備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與其他形式的非價格政策(如公共宣傳活動)相比,推廣有用的工具可對人類行為產生更大的影響。
1?節水器具相關概念
根據城建行業標準2014年08月01日起實施的《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定義:節水器具是指滿足相同的飲用、廚用、潔廁、洗浴、洗衣等用水功能的,較同類常規產品耗水量要低的器件、用具。
本文研究的節水器具是指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主要包括節水型水嘴、節水型便器、節水型淋浴器和節水型洗衣機等。節水型水嘴是指一種能實現節水效果的閥類產品,可以手動或自動啟閉和控制出水口水流量。節水型馬桶是在衛生、使用功能和排水管道輸送能力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一次性沖洗水量不超過6L水的便器。節水型淋浴器是指采用接觸式或非接觸式啟閉噴頭,能夠調節溫度和流量的淋浴器產品。節水型洗衣機是利用水作為媒介,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手動或自動調節用水量并以此來達到節水目的。
2?采用節水器具的影響因素相關研究
2.1?社會人口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社會人口因素對城鎮居民節水行為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個人因素以及家庭因素。
2.1.1?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主要包括年齡、性別、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
(1)年齡。現有研究認為,居民年齡對其是否采用節水器具行為具有顯著影響作用。Dean?A?J等人研究證實年齡較大的居民更有可能維持節水行為。Olcina?A?G等人認為在較年輕的年齡段,更容易采取產生較少水消耗的做法,而另一方面,年齡較大的人,環境意識較高,從而減少家中的用水量。
(2)性別。部分學者認為性別對城鎮居民節水行為有顯著影響,但也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性別對居民節水行為的影響是非常微弱的。此外,通常研究認為男性可能會更傾向采用新技術。但事實上,目前針對節水器具技術采用的研究表明,性別因素的影響作用并不顯著。
(3)收入水平。通常研究認為一定水平的收入是居民采用節水器具的保障因素之一。Fernando等人認為收入水平、城市規模和教育水平是影響人們積極節水態度的因素。對于Larsen?L和Harlan?S?L來說,由于收入與教育的關系,收入可以對節約用水產生積極的間接影響,Gilg?A和Barr?S證實了教育對節水行為的積極影響。
2.1.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住宅特征和家庭規模。在購買節水器具方面通常需要考慮住宅特征。住宅特征主要包括居民是否擁有住宅所有權以及家庭規模。Haith?A?M和Krakauer?J?W認為家庭環境為行為提供重要的物理環境,擁有住宅所有權為采用行為提供了穩定的環境。Dupont?D?P和Renzetti?S研究發現家庭規模對家庭用水行為的影響顯著。穆泉等指出,家庭規模對節水器具的采用有積極的影響,但也有研究顯示,家庭人口規模與節水器具的采用概率之間呈非線性關系,初期人口數量的增加會促使居民購買節水器具,但當人口數量在達到最佳規模后如果繼續增長,就會阻礙家庭購買節水器具。
2.2?社會心理認知因素
心理認知因素會直接影響采用節水器具的意識,通常是居民的心理以及認知水平影響居民的決策,因此這是影響居民節水器具采用行為的重要因素。
2.2.1?知識與技能
Clark?W?A?和Finley?J?C通過對居民用水行為的研究,發現居民了解水資源短缺的相關的節水知識和掌握節水方法會對他們的用水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Kaiser?F?G和Fuhrer?U的一項研究表明,與節約用水有關的意識相比,特定且有效的知識或技能可能對節水行為的作用更大。Cordente-Rodriguez等人的研究表明,生態意識程度對個體消費水的方式有一定的影響。徐冉基于質性研究和實證分析,探明了節水知識與技能影響城鎮居民采用節水器具的作用路徑,即通過顯著影響節水意愿,繼而影響節水器具采用行為。并且提出節水技能可從城鎮居民掌握生活節水技巧和掌握選擇節水產品的方法兩方面衡量。
2.2.2?態度和行為因素
在居民對節約用水的意識和獲得的信息已超過一般民眾的認知時,個人的節水態度對節水行為的影響將更為重要,積極的節水態度會促進居民的節水行為。Kilic?D?I等的研究結果表明居民節水行為意向分別受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和節水態度的影響。Straus?J等利用路徑分析方法,證實了節水態度是影響波特蘭居民在夏季削減用水量的關鍵因素。Martinsson?J等通過實證分析證實了節水態度在預測和解釋居民節水行為作用顯著。姜海珊和趙衛華通過對北京市居民的一次抽樣調查得出結論:節水態度會極大地影響人們的用水行為。
2.2.3?節水價值觀
節水行為更多的是一種重視他人利益的利他行為和環保行為,這其中城鎮居民的價值觀扮演著關鍵角色,主要包括環境價值觀和傳統價值觀。Corral-Verdugo?V等通過調查問卷所得數據分析環境價值觀對節水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環境價值觀對城鎮居民節水行為有明顯促進促進作用。趙漢通過對成都市居民節水行為的研究得出,環境價值觀是影響居民選擇性節水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王建明等提出傳統文化價值觀中道家價值觀是否能促進居民節水行為,并通過對杭州市居民節水行為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傳統的道教價值觀能夠有效地激發人們的節水意識,繼而影響節水行為。勞可夫等認為,中國消費者在某種程度上都因受儒家思想影響而出現綠色購買行為,證實居民購買節水器具等環保行為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影響。
2.2.4?主觀規范
。主觀規范是個人對與某一行為有關的社會壓力的感知,個人的行動意向就越強,就越有可能執行該行為。Melnyk?V等認為社會規范對節水器具采用行為有支持作用。Ehret?P?J和Fielding?K?S研究表明,溝通社會規范可以導致減少生活用水(例如安裝節水裝置)。Yuan?N和Wang?X等通過EFA、CFA和層次回歸分析方法研究證實社會主觀規范認知在節水態度和節水行為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應。Fielding?K?S等運用逐步回歸的方法研究心理認知因素對居民節水行為的影響,結果證實了主觀規范對居民節水行為的影響效應。楊君茹通過研究發現,節能行為產生的最直接的心理動因是節能意愿,而主觀規范通過影響節能意愿繼而影響節能行為。李麗麗等設計問卷調查了張掖市居民的節水行為,結果顯示,主觀規范對節水行為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
2.3?政策因素
在節水器具的普及推廣中,政府政策無疑具有較強的推動力作用,政府的政策法規、財政補貼、技術支持和宣傳教育等系列措施能有效的推動節水器具的采用率。
2.3.1?水價
Lu?S和Bao?H等認為水價顯著影響居民用水量。穆泉等學者對影響北京居民節約用水的主要因素進行了研究,得出結論,現行的水價制度可以有效地推動居民采取節水行為,例如購買節水器具。林麗梅等在關于水價改革的研究中提出,當水消費占據居民生活支出的3%-5%的支付比率時,將促進居民產生節水行為。鄧嘉輝和賈國寧提出,與單一水價相比,階梯水價對城鎮居民節水行為和節水效果影響更大。Nataraj?S等采用回歸不連續設計,發現邊際價格的增加可以減少水的消耗。
2.3.2?政府補貼政策
。節水器具補貼屬于政府為推進節水器具采用率而實行的經濟激勵措施?!豆澦蜕鐣ㄔO“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探索節水器具購置的財政補貼政策,制定節水器具購置補貼辦法”。一般認為,政府對居民的補貼力度越大,居民采用節水器具的可能性越高。滿明俊等通過研究發現,相對于提供免費的節水設備以供居民使用,政府對居民使用節水設備的經濟補貼更能激發居民采用節水器具的積極性。目前,我國針對節水器具采用的補貼方式主要有直接、間接和中間補貼。Baerenklau?K?A認為節水補貼是提高節水效率和促進節水的常見政策工具。Lu?S等提出,政府應鼓勵和補貼居民使用節水器具,并制定多層次的水價體系,以此推動節水型社會的建設。
2.3.3?建立節水器具名錄
建立節水器具名錄,為節水器具添加節水環保標簽,如果受訪者在決定購買時考慮到適當的環境標簽,就會增加采用室內節水設備的可能性。深圳市公開向社會征集節水器具名錄,對推動城鎮居民使用節水器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3.4?節水宣傳
Suarez-Varela?M等提出,通過加強政府對節水制度的宣傳教育力度和對節水技能的培訓力度,可以提高居民的節水意識,促進節水行為。趙洪濤等認為,節水宣傳是提高居民節水意識,推動全民參與節水行動的重要力量,是實現節水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王成江等探討了節水宣傳對城市節水的重要意義。
2.3.5?強制性措施
Renwick?M?E等人研究發現,對灌溉水的使用施加的限制對使用高效景觀灌溉技術的可能性有顯著和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對使用者使用的室內節水設備的數量有顯著和積極的影響。RenwickM?E使用了1989-1996年間八家加州供水機構的數據,研究發現,與自愿措施相比,更嚴格的強制性政策在減少用水方面更為有效:水配給和使用限制分別導致減少19%和29%,而公共宣傳活動和改造補貼則分別導致平均家庭用水減少8%和9%。Campbell等人研究了1990-1996年間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實施的監管和非價格保護計劃的影響。他們發現,通過強制安裝低流量固定裝置和制定相關法規,水資源減少了3.5%。
3?結語
綜上所述,影響城鎮居民使用節水器具的因素諸多,許多學者在研究城鎮居民等微觀個體的節水器具采用行為時,對城鎮居民采用節水器具的過程中各項因素的影響機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研究中既考慮了城鎮居民統計學特征、個體心理特征等前因變量對行為的影響機制,又兼顧了特定環境因素的調控作用,但城鎮居民采用節水器具的影響因素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表現在:
(1)城鎮居民群體數量大,作為節水器具的采用者及潛在采用者,不同個體間屬性值與行為規則都存在一定差異。
(2)城鎮居民作為獨立個體,具有自主選擇性。第一是做出采用過程中各個階段是否改變狀態的決策,第二是反饋決策。
(3)城鎮居民之間通過社交網絡相互影響。早期采用者形成的反饋信息會通過社交網絡影響后續居民對節水器具的采用期望,繼而影響其決策行為。
總之,城鎮居民采用節水器具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城鎮居民會受政府政策以及企業措施的影響,企業也會受政府政策的影響,同時,居民的反饋信息會影響到后續居民者的決策,也會影響節水器具市場。企業也會將整個節水器具市場的信息反饋給政府節水管理部門,政府又會做出相應的改變,這使整個系統處于不斷動態變化和更新之中。
參考文獻
[1]張志章,孫淑云,董四方,等.《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試行)》評價與完善建議[J].中國水利,2020,(23):18-20,23.
[2]孫宇飛,王延榮.城鎮居民節水行為的影響機制及引導政策研究[J].水利發展研究,2020,20(6):58,28.
[3]常用家庭節水器具有哪些[J].湖南水利水電,2021,(01):66.
[4]趙洪濤,蔣雨彤.新時代節水宣傳工作形勢與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20,202(22):165166.
[5]王成江,劉愷華,張曉霞.城市節水關鍵技術與措施研究[J].長江技術經濟,2020,4(S2):6465,34.
[6]王迎婧.城鎮居民采用節水器具的影響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