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芊
趣味課堂是通過有趣的方式與手段將教學內容巧妙整合,為學生帶來歡快體驗與輕松氛圍,使他們全身心參與課堂學習,讓其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收獲更多知識和技能。英語作為高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要科目,教師應擺脫理論“灌輸”教學模式的束縛,以寓教于樂為基本導向,全力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知識學習與技能練習中,與教師的教學思路保持同步,從而讓他們體會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實現趣味課堂的構建。
在高中英語課堂上采用趣味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多地進行自發性學習,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促進高效課堂的生成。趣味課堂可以充分激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表現欲與求知欲,使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得以增強,學習興趣變得濃厚,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和熱情,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提升教學質量大有益處。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與興趣,自然關系他們的最終學習成果。構建高中英語趣味課堂,能夠增強師生雙方的交流和互動,在潛移默化中改善雙方之間的關系。長此以往,教師與學生之間將會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促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越來越積極,愿意花費更多精力與時間鉆研英語,最終提高學習效率。
如果課堂氛圍死氣沉沉、毫無生機,自然無法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渴望,表達欲望也會受到抑制,反之,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探索知識的奧秘,有效提升個人學識與知識水平。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構建趣味課堂,可以明顯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營造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于開口講英語,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范春平2021)。
進入高中后,不僅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與升學壓力增大,而且教師的工作任務變得繁重,既要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又要不斷探索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為盡快完成高中英語教學任務,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將課堂大部分時間用來講解知識,少部分時間進行練習,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與交流,疏遠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
高中生的思維較為靈活與敏捷,思想也較為開放,僅僅講解教材內容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實際學習需求。但是,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以講授教材內容為主,缺乏對資源的創新與改進,不僅限制學生的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還影響他們的長遠發展。另外,部分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時沒有充分運用新的教學手段,也沒有創新性地把知識點串聯起來,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英語學科教學方式與其他科目相比有明顯不同,因為英語是學生學習的一門外語,所以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擔心他們存在理解偏差,于是要求他們機械記憶和練習。在這樣的課堂教學環境下,學生的接受能力容易受到限制,再加上教學環節安排趨于固定模式,長此以往,他們很難在課堂上體會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導致學習效率難以提高(王小明2021)。
一直以來,高中英語教學的投入和收獲往往是不對等的,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總是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用在知識講授與技能訓練上,忽視了導入環節,導致學生很難快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從而影響了其學習效率的提高。要打造寓教于樂的高中英語趣味課堂,教師首先要從新課導入環節切入,利用一些有趣的現象引出新課主題,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奠定趣味課堂的基調(吳海燕2021)。
例如,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3 The world online 的中心話題是“互聯網”,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網絡技術越來越普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接觸網絡,因此對這一話題比較感興趣。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先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一些現實世界中人們利用互聯網進行工作、學習和休閑娛樂的畫面,并結合這些場景設計導語:“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people’s lives.Do you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Internet? What does the Internet mean to you?”引導學生結合真實情況討論自己是否喜歡上網,在網上經常做的事情,如search for information、watch the news、study on the Internet、shopping online、chat on the Internet 等,使其簡單交流對互聯網的看法,意識到新課內容與互聯網有關。之后,教師設計過渡語:“You know that the Interne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life.Do you know what the Internet is? How did it come about?”引發學生的求知渴望,調動其好奇心理,利用精彩、有趣的導入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為本堂課奠定趣味基調,使其自然而然地進入新課學習。
現行的高中英語教材比較注重與現實社會的接軌,編排的內容均圍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這三大主題語境展開,越來越注重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這也是構建趣味課堂的著手點之一。高中英語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內容,把握所授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銜接點,巧妙引入一系列與單元主題有關的素材,為學生帶來一定的熟悉感與親近感,促使他們自覺踴躍地參與各項學習活動,有效構建趣味課堂。
例如,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1 Back to school 的主題語境是“人與自我”之“校園生活”,其中Reading 部分安排的閱讀語篇Realizing your potential 是一篇演講稿,由一位高中校長在高一學生入學典禮上發表,主要講述了對待全新、充滿挑戰的高中生活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養成良好習慣,掌握有效方法,把遇到的挑戰轉變成機遇,開發個人潛能,最終收獲成長與成就自我。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先播放一段有關本班學生步入高中后的校園生活視頻,包含新生入學、開學典禮、宿舍安排、課堂學習、課外活動、用餐等,把真實的生活情景引入課堂,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并搭配教學語言:“You have been in high school for some time.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new school life?”鼓勵學生根據實際生活交流各自對高中校園生活的真實感受,如happy、nervous、excited、sad、angry 等,然后追問:“What made you feel so?”讓他們簡單闡述理由,產生閱讀課文的欲望。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對照視頻自主閱讀文本并討論問題:“According to the title,what do you think the principal will talk about in his speech?”使他們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情境教學是近年來極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一種運用生動、具體的場景以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效率的教學方法。就高中英語教學來說,要構建趣味課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情境,并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運用語言藝術、信息技術、角色扮演、實物道具等多樣化的手段渲染趣味課堂氛圍,帶領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改善他們的學習效果(韓冰2020)。
例如,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 主要圍繞“節日和習俗”展開,在上課前,教師事先通過實地拍攝與網絡渠道相結合的方式搜集與整理一些有關中外傳統節日的材料,精心制作多個微課視頻。在課堂上,教師先播放關于中外傳統節日盛況的視頻,涉及Welcome to the unit 部分的三個節日,即Yi Peng Lantern Festival、Midsummer’s Day、The Day of the Dead,并據此創設情境,渲染課堂氛圍,讓學生觀看后討論課本第29 頁的兩個問題:“What Chinese festivals are similar to each of the three festivals in the video?”“What other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do you know about?”引導他們回顧已有知識并活躍思維,為接下來的閱讀作準備。接著,教師播放有關印度婚禮與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的視頻,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將Reading 板塊的課文Alex around the world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指導學生在情境中對照視頻速讀全文,理清travel journal 中重要事件的時間軸,把握文章重點,理清文章脈絡和邏輯順序。最后,教師結合視頻及課文提出一系列問題,帶領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探討印度婚禮的習俗與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的盛況,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從而培養和提升其文化意識。
在新時期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學資源已經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教材內容,大力倡導一些課外資源的引入和運用,不僅能夠彌補教材的不足,還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其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課內知識,有效提升他們對英語語言的內化與吸收程度。對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圍繞具體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引入一些趣味性資源,打造趣味性課堂環境,帶領學生在有趣的環境下學習英語,收獲更多樂趣(陳慧2020)。
例如,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1 Lights,camera,action!的核心話題是“電影”。在講授過程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主題曲,利用有趣的資源營造氛圍,引出話題:“Could you list some film types?”引導學生說出一些自己看過的電影的類型,如war、fantasy、documentary、romance、comedy、musical、cartoon、action等,然后讓他們觀察課本第1 頁的電影封面插圖,并提問:“What type of film is shown on each poster?What elements of a film can you think of?”使其嘗試說出這幾部電影的名稱,談論電影的元素,從而迅速過渡到閱讀環節。接著,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尋找主題句的方式快速獲取段落大意,了解課文的宏觀結構,鍛煉其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然后要求他們認真閱讀第二至四段,完成課本第4 頁A2 部分的表格,使其理解細節信息,以及段落主旨和信息支架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完課文后,教師準備一些經典的英文電影,如Forrest Gump、Life is Beautiful、The Shawshank Redemption、High School Musical等,從中挑選經典片段或者精彩對話,組織學生模仿表演或者為影片配音,使其進一步了解歐美電影文化,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培養英語語感。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始終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那就是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導致學生很難全身心地參與英語語言學習,只能被動地聽講,更難以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有鑒于此,教師應善于發現所授內容的趣味元素,靈活設置一些趣味性話題,盡量采用趣味性教學手段,吸引學生主動交流和互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促使他們在互動中通過師生協力共同構建趣味課堂(陽毅2019)。
例如,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 主要涉及對“美”的深刻認識,而Reading 部分的課文是一篇新聞報道,敘述了15 歲的女學生珍妮弗·瓊斯(Jennifer Jones)因為減肥而不吃飯,最后暈倒被救護車拉到醫院搶救的事件。在課堂上,教師先在課件中展示一張報紙圖片,并提問:“What should I pay attention to when reading newspapers?”引導學生討論閱讀報紙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之后,教師呈現胖瘦對比的人物圖片,并提問:“What kind of body do you like?Why?What do you think about loss weight?”通過直觀、生動的圖片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自然進入本課話題。最后,教師提出問題:“What kind of writing is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first paragraph?What is the lead of this article? From the lead(導語),what can we know?”要求學生速讀全文,初步了解這篇報道的大概內容。在學習完課文后,教師給出話題:“What scientific methods will you use to keep fit?”組織學生討論健康的減肥方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教師要堅持寓教于樂的基本教育原則,善于發現與制造趣味教學的契機,為英語課堂注入更多趣味元素,引導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高效學習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及時改變陳舊、落后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建立以趣味教學為主導的基本思路,善于發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補充一些有趣的學習素材和資源,盡可能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與吸引力,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切實體會英語語言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其英語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