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繁,袁 夢,勞科源
(1. 廣州大學 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510006;2.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招生與就業指導中心,廣東 佛山,528041)
眾創空間作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在為創業團隊和企業提供交互空間、創業資源以及專業服務的同時,有效激發了全國人民的創新創業熱情,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的強力引擎[1]。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對于作為“雙創”支撐平臺的眾創空間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眾創空間在創業團隊和企業的入駐孵化、在孵企業的資金投入和創新培育等方面的資源配置和服務內容不盡合理,眾創空間總體運營績效仍然偏低[2]。因此,如何提升眾創空間運營績效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關鍵問題。
資源依賴理論指出,一個組織只有獲得生存所需的資源,并將其轉化為產品或服務提供給客戶以換取回報,才能實現發展目標[3]。根據該理論,眾創空間為實現孵化創業團隊和企業的初衷,人、財、物等資源的獲取和投入就成為運營發展的關鍵,并依賴人、財、物等資源為創業團隊和企業提供相關的創新創業服務[4]。那么,針對當前眾創空間運營績效低下的問題,增加資源投入一定會提升眾創空間運營績效嗎?服務支持在眾創空間的資源投入和運營績效的關系中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探討這些問題,不僅可以揭示眾創空間的資源配置、服務支持和運營績效之間相互作用的內在機制,還可以為改善眾創空間的運營績效、提高眾創空間的質量和效率提供指導性意見,為眾創空間的提質增效指明方向和路徑。
作為一種新型的創新創業媒介,眾創空間已經成為了公共政策和學術研究的焦點。但已有研究大多從定性角度探索眾創空間的發展機制[5]及其對社會創新創業產生的影響[6],而資源投入、服務支持與眾創空間運營績效的相關研究則比較少。宋宏和張璐[7]研究表明增加財務費用投入正向影響眾創空間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和孵化效率。李子彪等[8]指出眾創空間的商業服務能有效提升在孵企業價值,田穎等[9]研究表明眾創空間服務建設可對創客創新績效產生間接影響。綜上,雖有個別研究探討過眾創空間資源投入與運營績效的關系,但其關注點在于部分資源投入與某種特定績效之間的關系,尚未考慮到人、財、物的整體資源投入與綜合績效之間的關系。另外,盡管有少量研究探討了服務支持與績效之間的關系,但主要關注的是入駐團體和企業的績效,而并非眾創空間的整體績效。最為重要的是,現有研究暫未對眾創空間的資源投入和服務支持展開探討,更沒有考慮服務支持在績效提升中發揮的作用,眾創空間“資源投入—服務支持—運營績效”的內在關系有待更深入探討。
因此,本文研究眾創空間資源投入對運營績效的影響,引入服務支持作為中介變量,采用官方統計數據,探討“資源投入—服務支持—運營績效”之間的關系,以期為提升眾創空間運營績效提供理論和決策參考,進一步豐富眾創空間在創新創業領域的研究成果。
結合王海花等[10]的研究可以得出,眾創空間人力、財務和物質的資源投入分別指眾創空間為創業團隊和企業提供的管理與服務人員、運營與投資資金、建筑場地及辦公設施等。根據范麗繁等[11]的研究,將眾創空間的服務支持定義為孵化創業團隊和企業開展的創新創業輔導培訓、政策與市場資源對接、技術與投融資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創業活動。
眾創空間的運營績效衡量了其投入資源與服務之后的產出。Peter & Hood[12]、Cooke[13]從眾創空間的孵化效率、科技成果轉化率、協助投融資成果等角度對眾創空間績效展開研究。在實際運作中,首先,眾創空間為創業團隊和新創企業提供服務,只有服務的對象突破了一定的數量,眾創空間才能將投入變成產出。因此,孵化績效應當是衡量眾創空間產出成效的重要一環。其次,創業團隊和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創新相當依賴眾創空間的培養和投入,孵化培育的創新成果數量能客觀地反映眾創空間的科技創新培育能力,創新績效也是衡量眾創空間運營績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資金是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發展迫切需求的關鍵資源,為孵化對象提供資金支持是眾創空間的重要職能,故籌資績效也應是評價眾創空間的核心要素之一[11]。綜上所述,本文從孵化績效、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3個維度對眾創空間運營績效展開論述。
依據資源依賴理論,眾創空間要想獲得經濟回報和公眾認可,只能聚集資源為創業團隊和企業創造良好的孵化環境,滿足其在資金、人力、空間等多方面的需求,助力其快速創新和成長。總而言之,資源投入是眾創空間運營績效產生的先決條件和影響因素。包括人力資源、財政資源和辦公場所在內的初始資源,是眾創空間基礎職能的一部分,為眾創空間在內部文化和規定制度框架內的創新發展創造條件[14]。更高水平的人力管理和服務團隊可以更有效地識別和滿足創客需求,有效促進技術開發和產品創新[9];增加對運營資金的投入可有效促進眾創空間的孵化效果,并為創業團隊和企業進一步提升創新績效提供直接的財務激勵[7];充足的眾創空間場地面積和工位數作為良好孵化環境的組成部分,對孵化企業的資金籌集和科技創新也形成一種更具優勢的物質條件[10]。因此,隨著眾創空間不斷增加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投入,更好的孵化條件和培育環境可以促進更多創業團隊和企業的出現,從而進一步提升眾創空間孵化、創新和籌資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眾創空間的資源投入對運營績效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H1a:眾創空間的人力資源投入對孵化績效、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均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H1b:眾創空間的財務資源投入對孵化績效、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均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H1c:眾創空間的物質資源投入對孵化績效、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均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依據資源依賴理論,眾創空間為創業團隊和企業提供服務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只有當初始資源投入轉變為增值服務時,眾創空間的運營績效才能得到提升,其資源投入的價值才能最大化。眾創空間為創業團隊和企業提供創新創業孵化特色服務,要以足夠的創新創業資源投入為前提。從眾創空間生態系統來看,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資源生態系統提供的基本資源,通過有效聚集創業資源來降低服務成本,主要目標是為眾創空間的孵化進程提供有針對性和綜合性的服務[15]。在創業現狀和創新經濟日新月異的新時代,資源的流動對創新服務的運作有著極其關鍵的影響,有效的資源投入和分配甚至可以優化創業服務的質量[16],這對眾創空間的運營發展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眾創空間作為創新資源聚集地,以更充足的資源投入和利用為基礎,才能真正提供更優質的創業服務。因此,資源是眾創空間為創業主體提供服務的基礎。當資源條件更有利時,眾創空間才能更好地配置資源,并提供更高水平的創業服務。換言之,資源投入越充足,越有利于服務開展,也越有利于眾創空間提供更加全方位、多樣化和高水平的服務。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眾創空間的資源投入對服務支持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H2a:眾創空間的人力資源投入對服務支持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H2b:眾創空間的財務資源投入對服務支持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H2c:眾創空間的物質資源投入對服務支持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除資源投入外,服務支持對運營績效的影響也不可忽略。作為新型綜合服務平臺,支持和幫助創業團隊和新創企業的運營發展是眾創空間的重要任務,通過有效途徑助力其實現商業項目的成功是眾創空間的主要目的[17]。眾創空間通過提供創業培訓、技術支撐、組織管理、共享交流等創業服務,增強創客的知識儲備和創新能力,緩解內部資金和技術難題,推動創新產品及服務的全面開發,從而促進在孵團隊和企業價值提升,最終提升眾創空間運營績效[8]。
以眾創空間服務支持作為中介變量進行探討的研究鮮有開展。Mian[18]在對高校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研究中發現,增加創新資源投入所提供的孵化器服務,能有效促進孵化器的價值提升,對孵化新技術型租戶公司的發展具有顯著影響。Rice[19]指出,在孵化器基礎設施和創業網絡的資源基礎上,通過強化創業培訓等服務的提供能有效影響孵化器的孵化效果。
綜上可知,眾創空間以資源投入作為孵化服務的基礎,眾創空間的運營效率也與服務支持息息相關。眾創空間通過加大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可以為創業團隊和企業解決管理、財務、辦公等問題提供更高效的幫助,并在此過程中提高孵化團隊和企業的多維度價值,進而提升眾創空間的運營績效。由此可見,服務支持在資源投入和運營績效的關系中起到了自上而下的聯結作用。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3:服務支持在眾創空間的資源投入與運營績效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H3a:服務支持在眾創空間的人力資源投入與孵化績效、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H3b:服務支持在眾創空間的財務資源投入與孵化績效、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H3c:服務支持在眾創空間的物質資源投入與孵化績效、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基于以上假設,構建出本文的研究理論模型,見圖1。
圖1 理論模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廣州市眾創空間,為了排除新冠疫情對眾創空間運營績效的影響,選取了2016-2019年科技部火炬統計調查數據庫中廣州市眾創空間的統計數據。在刪除了數據不完整的問題樣本后,共收集到來自179家眾創空間的427組樣本觀測值。
本文的變量選擇是在以往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參考《國家眾創空間備案暫行規定》及省市眾創空間管理條例,同時考慮到現有數據的可得性和指標的量化要求,具體如下。
(1)運營績效。本文將眾創空間運營績效細分為孵化績效、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其中,孵化績效借鑒徐莉等[20]的研究,以眾創空間“當年服務的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數量”為衡量指標。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分別參考宋清等[21]、宋宏和張璐[7]的研究,分別選取了“常駐企業和團隊擁有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和“團隊及企業當年獲得投融資總額”為衡量指標。
(2)資源投入。本文從人力、財力和物力3個不同的方面測度眾創空間的具體資源投入,參考吳文清等[22]的研究,分別選取眾創空間的從業人員數量、運營費用總成本、孵化場地總面積為衡量指標。
(3)服務支持。參考范麗繁等[11]的研究,選取了眾創空間當年“舉辦創新創業活動場次”“開展創業教育培訓場次”“開展技術支撐服務情況”等6項指標,在對其進行主成分分析后選取其綜合因子作為測量服務支持的指標。
此外,眾創空間的成立年限長短、運營主體性質差異、是否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可能會對運營績效產生差異性影響。因此,本文將這3個變量設置為控制變量。運營主體性質分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分別設置虛擬變量“1”和“0”。眾創空間若為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則設置虛擬變量為“1”,否則為“0”。
表1列出了樣本數據的均值、標準差和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由于不同變量間的量級有較大差異,本文將所有變量進行了標準化處理,以減少由單位量級差異產生的線性影響。由變量間的相關系數得出,在眾創空間的資源投入中,除了物質資源與籌資績效的相關性不顯著之外,其余資源投入都與服務支持和運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服務支持與運營績效的正相關關系也通過了顯著性測試,這為下文的進一步檢驗提供了基礎。指標變量的相關系數都小于0.7,多重共線性的概率很低。此外,變量指標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7,即較小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情況。
表1 變量的均值、標準差和Pearson相關性分析
分別建立眾創空間資源投入、服務支持與運營績效的回歸模型,結果見表2。模型1、模型4、模型7和模型10分別顯示了控制變量與孵化績效、創新績效、籌資績效和服務支持的回歸結果。從模型2可以發現,對于孵化績效,人力資源產生顯著正向影響(b=0.348,p<0.001),物質資源產生顯著負向影響(b=-0.129,p<0.05),財務資源的影響不顯著。對于創新績效,模型5顯示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均產生顯著正向影響(b=0.114,p<0.05;b=0.215,p<0.001),而物質資源未產生顯著影響。對于籌資績效,模型8顯示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的正向影響顯著(b=0.148,p<0.05;b =0.146,p<0.01),而物質資源產生顯著負向影響(b=-0.123,p<0.05)。綜上所述,H1a成立,H1b基本成立,H1c不成立。模型11顯示,對于服務支持,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產生顯著正向影響(b=0.414,p<0.001;b=0.141,p<0.001),物質資源的影響不顯著。即H2a和H2b得到驗證,H2c未通過檢驗。
模型3、模型6和模型9可見服務支持的中介回歸分析結果。在控制其他變量后,服務支持與運營績效均呈顯著正向影響關系(b=0.238,p<0.001;b=0.299,p<0.001;b=0.277,p<0.001),且R2值顯著增加。本文結合Bootstrap分析法對服務支持的中介效應作進一步驗證,結果見表3。服務支持在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對運營績效的影響路徑中,間接效應置信區間中均不包含0,因此,服務支持在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投入與運營績效的關系中均起到中介作用,H3a和H3b成立。而在物質資源與運營績效的影響路徑中,間接效應置信區間包含0,服務支持未起到中介作用,H3c未能得到驗證。進一步分析,財務資源與孵化績效的直接影響置信區間包含0,直接效應不顯著,即服務支持完全中介財務資源對孵化績效的影響。而人力資源與孵化績效的直接效應仍然顯著,且直接效應值(0.250)與間接效應值(0.098)符號方向一致,表明服務支持在人力資源與孵化績效的關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樣,在人力資源與創新績效、籌資績效的關系中只存在中介效應,而服務支持在財務資源投入與創新績效、籌資績效的關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表2 資源投入與服務支持、運營績效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
為了檢驗上文結論的穩健性,本文進行以下測試:
(1)參考徐莉等[20]的研究,由于創業導師與眾創空間有合法的勞動關系,因此將眾創空間中的“創業導師數量”作為衡量人力資源投入的標準在眾創空間人力資源的投入范圍內,所得出的檢驗結果也與上文結論一致。
表3 服務支持中介效應Bootstrap檢驗結果
(2)借鑒宋宏和張璐[7]的研究,在暫不考慮眾創空間運營費用的情況下,從眾創空間其他資金投入視角進行探討,并以“眾創空間對創業團隊或企業的投資總額”作為眾創空間的財務資源投入,發現檢驗結果與本文結論不存在本質性差異。
(3)綜合徐莉等[20]和王海花等[10]的研究,將“眾創空間提供的工位數量”這一指標作為物質投入資源進行分析,對比發現本文結論與檢驗結果沒有明顯差異。
本文利用眾創空間火炬統計數據,探討了眾創空間資源投入與運營績效的關系,并引入服務支持為中介變量,研究發現:
(1)增加資源投入不一定會提升眾創空間運營績效(孵化績效、創新績效、籌資績效),也可能會不影響甚至降低運營績效。其中,人力資源投入與運營績效、財務資源投入與創新績效和籌資績效均為顯著正向影響關系,印證了田穎等[9]、宋宏和張璐[7]關于資源投入積極影響績效的觀點;而物質資源投入對孵化績效和籌資績效產生顯著負向影響,這與Rieken等[23]發現基礎設施是推動眾創空間發展的關鍵因素結論不同,可能在于眾創空間建筑辦公資源的不合理開發降低了眾創空間的運營功效;此外,財務資源投入與孵化績效之間、物質資源投入與創新績效之間的影響關系并不顯著。
(2)服務支持在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投入與運營績效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這在李子彪等[8]明確服務與績效的直接聯系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服務支持在眾創空間中的作用研究。服務支持的中介作用表明,服務支持與資源投入一樣,均需納入眾創空間建設的整體框架中,提升服務水平對眾創空間資源投入的產出反饋及運營績效的提升起到尤為重要的鏈接作用。至于服務支持未能對物質資源投入與運營績效的關系產生中介作用,說明眾創空間硬件資源與軟件服務需要進一步合理配置。
基于上述結論,為有效提升眾創空間運營績效提供參考,本文提出如下兩點建議:
(1)在資源投入方面,需要加大對眾創空間的人力資源和運營資金的投入,合理把控眾創空間孵化場地的建設和規劃。在人力資源的投入方面,亟需完善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改善從業人員的孵化和培訓制度,建立一支多層級、包容性強的創業導師隊伍。在運營資金的投入方面,要做到有針對性地分配,既不放棄“開源”,也不忽視“節流”。在有效整合政府、企業和個人等投資機構的資金機會、為眾創空間制定完善資金體系的同時,也要合理規劃運營資金的分配和使用,最大化資金的使用效率,緩解資金分配難題。在場所和辦公建設方面,提升眾創空間的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孵化發展基礎設施的增值效應。
(2)在服務支持方面,需要不斷提高眾創空間的服務水平,促進眾創空間服務能力的升級和轉型。為了更好地滿足我國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眾創空間需要著眼于更專業、更先進、更細致的創業服務發展方向,建立服務品牌特色,建立長效發展機制。在優化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配置的基礎上,適當吸納具備更高附加值的服務活動,強化資源的專業化服務。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等平臺,根據入駐企業的特點提供精準服務。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和大企業等合作,實現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強孵化器、加速器和創業園區的交互及協同創新,以形成更適用于市場和社會的特色孵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