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永燦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市中醫院,晉江,362200)
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我國的剖宮產率高居世界第一,產婦行剖宮產術,其創傷較大,術后由于子宮收縮以及腹部切口應激的疼痛導致產婦怯于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并影響產婦術后的睡眠質量。術后有效鎮痛能夠避免對母體子宮血流的影響,減輕宮縮疼痛,并可提高產婦的舒適度及滿意度,縮短術后恢復時間和促進早期母乳喂養。目前單純依靠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多種靜脈藥物聯合應用于術后鎮痛逐漸成為主流,其中右美托咪定是高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能產生近似自然睡眠的鎮靜作用[2],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鎮痛、抗焦慮作用的功能。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剖宮產初產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右美托咪定聯合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對剖宮產術后的鎮痛效果及短期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市中醫院收治的進行剖宮產術的初產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產婦年齡20~36歲,身高155~165 cm,體質量60~80 kg,孕37~40周,ASAⅠ~Ⅱ級。觀察組產婦平均年齡(26.70±2.83)歲,平均身高(158.87±2.28)cm,平均體質量(70.65±3.12)kg,平均孕(38.35±0.97)周,ASAⅠ級25例、Ⅱ級15例。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27.37±3.28)歲,平均身高(159.05±2.35)cm,平均體質量(71.26±2.96)kg,平均孕(37.80±1.55)周,ASAⅠ級28例、Ⅱ級12例。2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1)正常足月產婦;2)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
1.3 排除標準 1)椎管內麻醉的禁忌證患者;2)產科并發癥患者;3)既往有腹部手術史、身體重要器官受損、語言障礙患者;4)對右美托咪定及芬太尼存在過敏反應、長期使用鎮靜及鎮痛藥物、術前患有睡眠障礙或嚴重失眠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于產科醫生準備縫皮時,采用芬太尼進行靜脈自控鎮痛 孕婦進入手術室后,常規監測其心電圖、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護士隨后建立上肢靜脈通路,所有產婦均由同一位麻醉醫生擇L2-3間隙行單次腰麻,腰麻藥物為0.5%布比卡因(安徽長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0931)1.9 mL,麻醉觸覺平面控制在T6,術式選擇:橫切口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中不使用鎮痛、鎮靜藥物,待產科醫生準備縫皮時,連接靜脈自控鎮痛泵。對照組藥物使用方法:芬太尼15 μg/kg、格雷司瓊6 mg,用生理鹽水稀釋到105 mL。產婦術后PCIA參數設置:鎮痛泵參數為負荷量3.0 mL,持續量2.0 mL/h,單次自控量0.5 mL,鎖定時間15 min,極量4 mL/h,持續鎮痛48 h。
1.4.2 觀察組于產科醫生準備縫皮時,采用右美托咪定聯合芬太尼進行靜脈自控鎮痛 鎮靜藥物使用方法: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國藥準字H20003688)15 μg/kg、右美托咪定(四川美大康華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533)1.5 μg/kg、格雷司瓊(北京一品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416)6 mg,用生理鹽水稀釋到105 mL[2]。產婦術后PCIA參數設置與對照組相同。
1.5 觀察指標 1)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的變化。2)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較2組患者干預后12、24、48 h疼痛評分的變化。3)記錄2組術后48 h內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2.1 2組產婦干預前后VAS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12、24、48 h的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產婦干預前后VAS評分比較分)
2.2 2組產婦術后48 h內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產婦術后48 h內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2.3 2組產婦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2組產婦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疼痛定義是指由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引起,同時也是機體對有害刺激的一種保護性防御反應,從倫理及人道主義的角度而言,“緩解疼痛是基本人權”。剖宮產術后疼痛程度可以達到中/重度,子宮收縮痛和切口疼痛是剖宮產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如果產后術后疼痛沒有得到控制,短期導致血流動力學劇烈波動,出現呼吸抑制、焦慮、恐懼、憂郁、產后睡眠剝奪等,也可能轉變為慢性疼痛,引起產后心理問題,會提高產后抑郁的發生概率[3]。因此,術后良好的鎮痛尤其重要,是圍手術期中重要的環節,靜脈自控鎮痛是剖宮產術后常用方式,芬太尼是一種強效的阿片受體激動藥,極少向乳汁轉移,是剖宮產術后首選的靜脈阿片類鎮痛藥,右美托咪定是屬于新型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不僅作用于中腦藍斑可發揮催眠鎮靜作用,同時還具有外周及中樞性的鎮痛作用[4]。產婦術后鎮痛具有特殊性,涉及母親及嬰兒的安全,目前右美托咪定用于產科的安全性已得到證實,用于產科不增加新生兒呼吸抑制的風險,可以安全用于剖宮產的術后鎮痛[5]。此次研究發現,術后12 h、24 h、48 h觀察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證實用右美托咪定聯合芬太尼行PCIA可以提供良好的鎮痛效果,觀察組術后的心動過緩發生病例較少,可能與右美托咪定使用的劑量較少有關。觀察組術后12 h、24 h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這很可能是由右美托咪定的作用,它可以抑制兒茶酚胺的釋放,從而使得術后的產婦更容易進入安穩的睡眠狀態[6],而且還可以起到增強術后止痛的作用,從而降低術后的疼痛感。
綜上所述,產婦術后鎮痛,對圍術期的康復、促進母嬰健康,都有重要的意義,經過系統評估,右美托咪定聯合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技術能夠有效地緩解術后疼痛,顯著改善產后產婦的睡眠質量。本研究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由于只考慮了選取擇期ASAⅠ~Ⅱ級行剖宮產的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以仍有必要對更廣泛的產后疼痛情況進行更細致的調查和分析。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