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珊藝 陳建霞 駱靜瑤 康曉莉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10醫院,泉州,362000)
燒傷屬于臨床最為常見的病癥類型,結合臨床接診可以發現,化學物質、熱力、放射線以及電流等均可能導致燒傷,可對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燒傷會導致患者有生理層面的疼痛感,同時還會導致患者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在治療期間,患者的負面情緒較為嚴重,睡眠質量一般較低[1-2]。在對該部分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為促使患者可以盡快恢復,在治療期間更應當做好對應護理工作[3-4]。出于提升燒傷患者治療效果的目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開展心理疏導聯合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手術室護理,患者恢復較為理想。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燒傷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心理疏導聯合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對燒傷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10醫院收治的燒傷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3)和對照組(n=43)。觀察組中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齡(46.85±1.96)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齡(47.14±1.86)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1)≥18歲;2)無意識障礙或者交流功能障礙;3)無皮膚疾病;4)無凝血功能障礙;5)無腫瘤類病癥。
1.3 排除標準 1)不愿參與本研究;2)入院時存在有生命危險;3)呼吸道嚴重受損患者;4)肝腎等器官功能衰竭。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燒傷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在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各方面護理操作都按照常規護理規定開展,在手術前積極和患者進行溝通,告知患者大致手術方案以及臨床對于燒傷患者的治療效果等,對于情緒激動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安撫,盡量促使患者在手術期間保持較為平穩的心態。
1.4.2 觀察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聯合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手術室護理干預 1)心理層面干預:燒傷具備突發性且多數患者損傷較為嚴重,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多存在較大的負面心理,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在開展手術治療前,對應護理人員需要提前和患者進行溝通,穩定患者情緒。指導患者傾訴內心壓力,告知患者當前各方面手術治療措施的有效性等,避免患者存在錯誤認知。可以為患者分享部分恢復較好的病例信息,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自信心。2)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手術室護理。a.安全需求層面護理:護理人員需了解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結合患者燒傷嚴重程度以及其他方面特點,做好手術前的各方面準備工作。可以指導患者術前適當飲用少量葡萄糖溶液,達到補充體力的目的。詳細為患者講解手術流程,做好手術室內溫度、濕度等調節工作,增加患者的舒適感。b.生理層面需求護理:在正式開展手術前,護理人員需要準確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時指導患者轉移自身注意力,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對于疼痛較為嚴重的患者則需要及時進行藥物鎮痛。結合患者手術方案做好患者術中體位指導工作。c.歸屬層面護理:在手術期需要做好與患者的溝通工作,給予患者充足的關心和尊重,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語氣溫柔,促使患者可以體會到護理人員對其的關愛。4)尊重層面護理:手術室護理人員在和患者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對患者人格進行維護,并對患者的決策權以及知情權進行維護。做好非手術部位遮蓋,保護好患者隱私。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成功性,避免患者對治療結果過于擔憂。
1.5 觀察指標 1)采用中文版燒傷特異性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Chinese,BSHS-C)對2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分析,從心理功能(評分0~120分)、社會關系(評分0~60分)、健康狀況(0~60分)以及軀體功能(0~80分)3個層面進行分析。2)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較2組患者睡眠質量的差異。3)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比較2組患者焦慮、抑郁癥狀改善情況。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社會適應能力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BSHS-C量表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社會適應能力比較分)
2.3 2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燒傷屬于突發性損傷,對患者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多數燒傷患者損傷較為嚴重,會導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并促使患者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對預后生活產生不同程度顧慮[5-6]。部分患者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畏懼、焦慮等情緒較為嚴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各方面手術治療的順利開展,同時會降低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的睡眠質量,不利于患者恢復。
在對燒傷患者進行術期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對患者開展心理疏導以及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手術室護理,可以達到對患者術期心理狀態以及睡眠質量進行改善的目的[7]。在心理疏導的作用下,引導患者傾訴內心壓力,可以幫助患者以樂觀的心態面對自身病癥[8]。李莎莎等[9]研究指出,在有效心理干預的作用下,能夠降低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的應激反應發生率,增加患者和各方面治療操作的配合性。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以患者需求為出發點開展各方面針對性護理支持,可以充分滿足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對于各方面護理工作的需求[10]。結合張秋陽[11]的研究可知,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護理模式,能夠最大限度滿足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的各個層面的需求,增加患者治療依從性,間接達到幫助患者恢復的目的。
綜合本研究,燒傷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可以及時開展心理疏導以及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手術室護理,提升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的睡眠質量,緩解患者心理壓力。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