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溫樹禮(1970—),男,漢族,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數學。
在“雙減”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不僅要立足教材,教會學生數學知識,使學生掌握高效的數學技巧,還要創新數學課堂,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為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夯實基礎。如何落實“雙減”政策?如何打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如何創新傳統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穩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當前教師所要考慮的重點內容。以“隨機抽樣”為例,展開系統分析,在多種教學手段的合理應用下,滿足“雙減”政策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
一、豐富課堂內容,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一)創新教學手段
在數學課程中,為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正式課程開展之前,我選擇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
師:同學們,我國地域遼闊,但是很多地區嚴重缺水,特別是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區域,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地區的空氣質量低,請大家看圖一思考一下,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可以獲得這些數據呢?這些數據有什么樣的作用和意義?如果缺乏這些數據的支持,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生:抽樣調查,根據數據能綜合評估不同區域的用水分布情況,直觀掌握區域的環境污染問題。在數據的支持下可以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方案。
師:現在請大家討論交互式電子白板上的問題,根據我所標記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如何統計全班學生的數學期末成績?
普查:為達到某一目的全面調查所選對象。
總體:所選對象的全體。
個體:形成總體的每個所選對象。
問題2:如果現在我想了解全班同學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我應該怎么辦?
教師以設置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抽樣調查和樣本的概念。
(設計意圖:以問題鏈的方式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掌握本節課中的基本概念,為后期的學習奠定基石。同時,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下,引導學生建立清晰的學習框架,保障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
圖1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水資源概況
(二)例題解析
師:今天有兩位老師遇到了一些難題,請大家幫助這兩位老師解決一下。
例題一:玲玲老師準備在班里重新任命班干部,為了保證公平性,展開了一次民意調查,想要競選的同學分別有亮亮、糖糖,為了了解大家心目中的理想班干部,玲玲老師給大家發了一張調查表,通過分析收回的調查表,調查結果顯示亮亮非常受歡迎,于是玲玲老師初步判斷亮亮將在最終的競選中獲勝,實際競選結果正好相反,最后糖糖獲勝,其數據如表1。
表1
■
問題3:為什么預測結果會出錯?
例題二:英語老師想了解學生對第一單元單詞的記憶程度,采用哪種抽查方式比較合理,陳述理由。
A.根據班級內實名班干部名單,逐個抽查四名學生進行單詞聽寫。
B.在班級內50名學生中逐一抽查15位學生進行詞匯聽寫。
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在選B答案后,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分析,讓學生掌握選項B中抽樣的科學性。
教師總結簡單隨機抽樣的特征:
(1)抽樣總體的個數有限;(2)樣本的抽取是逐個進行,每次只能抽取一個個體;(3)抽取的樣本不能放回樣本中,沒有重復的個體;(4)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都是一樣的,抽樣具有公平性。
師:在班級50名學生中,逐一抽查25位學生進行單詞聽寫的抽簽,步驟是什么?
學生自主思考,然后劃分學習小組,讓每名小組成員表達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歸納抽簽法的實際步驟:
(1)先將總體的個體進行編號。
(2)連續抽簽并獲取樣本號碼。
師:大家剛剛對兩位老師的問題分析得很到位,請大家思考:為檢查某一企業生產的1千克袋裝牛奶的質量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現從1200袋牛奶中隨機抽取60袋進行檢驗,這種方式能用抽簽法嗎?
各小組根據這一問題展開討論,了解抽簽法的優點以及缺點。
生:抽簽法操作簡單方便,但也存在缺點,如果總體的容量較大,不僅耗費時間、耗費精力,同時會產生諸多不便,一旦標號的簽攪拌不均勻,最終的抽樣結果就會不公平。
(設計意圖:例題的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根據課堂所學與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再根據課堂所學的知識解答實際問題。小組討論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課堂中的重難點內容,融洽同學關系。)
(三)小組討論
師:前期通過分析數據,大家已初步掌握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等內容,接下來,請大家回答問題4:如果現在準備調查以下幾個問題,你認為是選擇全面調查還是抽樣調查?理由是什么?
(1)掌握本班學生每個月的戶外鍛煉頻次。
(2)調查本班學生本學期數學成績的波動情況。
師:現在我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隨后大家選一名小組長上臺講解簡單隨機抽樣的定義、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簽法以及隨機數表法、分層抽樣的定義、分層抽樣的應用范圍、兩種抽樣方法之間的共同點和聯系。
教師出示簡單隨機抽樣與分層隨機抽樣的對比表,深化知識。
表2
■
師:前面大家的表現都很不錯,接下來請大家跟我一起進入下面的活動,看看誰是今天的闖關達人。
第1關——判斷對錯
(1)簡單隨機抽樣屬于一種放回抽樣。錯誤。
(2)簡單隨機抽樣中,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均等,與抽取的先后順序有關。錯誤。
(3)在簡單隨機抽樣抽簽法中,最后一個抽的人抽中的可能性最小。錯誤。
(4)在分層抽樣中,每個個體被抽到的可能性與分層無關。正確。
第2關——案例解析
亮亮媽媽在網上針對聽眾對節目的喜愛程度做了網絡調查,其中實際參與調查的人一共有20000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其具體數據如表3。
表3
■
亮亮媽媽的單位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聽眾的真實想法,準備從獲得的數據中隨機抽取100人展開深入調查,為此,在分層抽樣中,每一類人應該抽取的人數分別是( D )
A.20、20、30、30 B.42、78、66、40
C.20、10、40、30 D.24、36、32、8
解題步驟:
因抽樣的比例■,每類人中應抽取的人數為4800×■=24,7200×■=36,6400×■=32,
1600×■=8
師:通過對前面知識的系統學習,大家知道如何獲取數據了嗎?請簡單說一說。
生:調查、實驗、觀察、查詢。
(設計意圖:師生互答環節與闖關環節設置,可為學生創造一種良性的競爭環境,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融洽師生關系,以此打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有效落實“雙減”政策。)
二、優化課后作業的布置形式
師:今天的課程到這里就結束了,接下來請大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任選一種題型完成作業。
作業一:依據自己所在住宅區域的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展開實地調查,調查地點為小區公園,調查時間放學以后,抽查30位老年人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也可與同桌共同協作完成。
作業二:調查本班50名學生的體重情況,亮亮選擇調查自己座位后面的6名同學,并將這6名同學的體重平均值作為本班全體學生平均體重的估計值,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亮亮的調查屬于抽樣調查嗎?
問題二:在此次調查中,如果是抽樣調查,那么調查的總體、個體、樣本以及樣本容量分別是什么?
問題三:這種抽樣調查的結果能直觀反映整體的體重情況嗎?如果不能,請陳述理由。
作業三:請以“小老師”的身份,將本節課所講解的重難點知識講給同桌聽,以兩人或多人共同完成,其他人可以提問、回答、補充。
作業四:將本節課講解的知識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畫一畫,可放置在班級展示臺供大家參考、學習。
(設計意圖:在多樣化的作業設計下,任何一種題型都能給學生更多的選擇,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作業及時完成,這能優化學生體驗,提高數學成績。)
三、教學反思
(一)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在此次教學設計中,通過開展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如深入解讀教材內容、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設置教學計劃和方案,這些都能為開展后期的數學活動做好鋪墊。但是后期在開展此類教學活動中,針對課前準備工作可以選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學生根據課堂所學靈活解答實際問題。
(二)在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理念
在此次教學活動設計中,通過應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逐步梳理并總結簡單隨機抽樣的相關學科知識,以此為接下來的知識學習夯實基礎,在無形之中培育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此次教學設計依托抽簽法、網絡媒體等多種手段的深入分析,可以深化學生對這節課程內容的掌握。在后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滲透整個教學過程中,切實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水平,實現學生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
(三)依托課堂活動,有效落實德育理念
此次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小組之間的協作、師生互動交流等多個環節的設置,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靈活應用,在觀察、思考、分析、判斷等多種形式下促進深度學習。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仍需他人的協助,通過明確的分工合作才能切實發揮小組合作模式的價值。而在后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具體的課程內容滲透德育元素,以此穩步推進小組活動進程,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強化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第三中學)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