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羽

語文大單元一體化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受到廣泛關注。這種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學科界限,將語文教學與文化、思維和審美教育相結合,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尤其是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和認知能力逐漸成熟,對知識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和深入,一體化學習在這一階段展現出其特有的優勢。本文以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間故事”教學為例,探討語文大單元一體化學習的實踐路徑和成效,旨在為語文教學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通過具體案例的分析,教師可以深入理解一體化學習如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如何增強學習內容的連貫性與深度,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這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和完善,也是對未來教育發展方向的一種探索和期待。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選取的是本人在職的學校,一所位于老城區且師資力量雄厚的小學,用于探索和實踐語文大單元一體化學習。本校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一支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對于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持開放態度,致力于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本次實踐中,關注的焦點是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間故事”。在這個單元中,學生將學習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文學常識,還為他們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傳統的機會。此外,民間故事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教育意義,使它們成為教師實施一體化學習的理想選擇。本校在實施這個單元時采用了一體化學習的模式。這不僅包括對故事的基本理解和學習,還涉及跨學科的知識融合,如歷史背景的探索、文化價值的分析以及藝術和創造性表達的融合。學校的目標是通過這種綜合性學習,不僅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還發展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和文化認同感。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本校的教師團隊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教學活動和課程內容,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參與度。
二、案例實踐
(一)教學設計
在本校針對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間故事”的語文大單元一體化學設計中,教師團隊進行了細致和深思熟慮的規劃。該設計旨在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且互動的學習體驗。
1.設計思路
教師團隊確定了學習目標,包括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及創造力。接著,團隊根據這些目標設計了具體的教學活動。
2.教材選擇與分析
教師團隊選擇的民間故事為《牛郎織女》,首先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取關鍵元素和主題,如愛情、忠誠、勇氣等。此外,考查了這個故事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反映和塑造了社會價值觀。
3.整合跨學科內容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團隊將語文學習與歷史、藝術等學科緊密結合。例如,在學習《牛郎織女》時,學生不僅學習故事內容,還需要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和天文知識(如牛郎星和織女星)。
4.互動式教學活動
團隊設計了一系列互動式教學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創意寫作等。這些活動旨在讓學生積極參與故事的探討,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學生需要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即興表演來展現對故事情節和角色心理的理解。
5.評估與反饋
教學設計還包括了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估方法。除了傳統的書面測試,教師團隊還采用了項目評估、同伴評價等方式,以全面了解學生在一體化學習中的表現。
6.使用多媒體資源
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廣泛使用多媒體資源,如圖片、視頻、互動電子白板等,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7.家庭作業與家長參與
家庭作業的設計鼓勵學生在家庭環境中繼續探索故事的主題,同時鼓勵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加強家校聯系。
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本校的教師團隊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實現知識、技能和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課堂實施
在本校的五年級上冊“民間故事”單元中,教師采用了一體化教學方法,將故事內容、文化背景、藝術表達和批判性思維融入課堂教學中。
教師首先通過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授《牛郎織女》時,教師播放了一段關于牛郎和織女的動畫,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討論。以《牛郎織女》為例,教師提出問題:“你們認為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為什么會被人們記住?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分享自己的想法。隨后,教師將話題拓展到故事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介紹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和社會風俗,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的社會意義。
課堂上,學生被鼓勵參與各種互動活動。例如,在學習《牛郎織女》時,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表演來促進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心理的理解。在《牛郎織女》的教學中,教師結合中國的傳統繪畫和音樂,讓學生通過藝術創作來表達對故事的感受和理解。學生畫畫、寫詩甚至創作小故事,展現他們的創造力。教師通過提問和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例如,在講解《牛郎織女》時,教師提問:“如果你是故事中的王母娘娘,你會怎么做?”這樣的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學生在小組內分享對故事的理解,互相討論和交流觀點。教師巡視課堂,指導和鼓勵學生的交流。
學生被鼓勵將課堂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教學《牛郎織女》時,教師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與故事主題相似的現實例子,從而加深他們對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在課程中,教師使用了表1來幫助學生系統地理解每個故事的主要元素。這個表格作為課堂討論的起點,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把握故事的結構和核心內容。
表1
■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貫穿始終。例如,在講授《牛郎織女》時,教師問學生:“牛郎和織女的愛情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通過這些詳盡的教學實施步驟,本校的教師成功地將語文大單元一體化學習應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民間故事”的教學中,創造了一個既豐富又互動的學習環境。
(三)學生反饋
在五年級上冊民間故事的一體化教學實踐中,學生反饋成為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以下是學生在不同階段和方式上給出的反饋細節。
1.課堂互動中的即時反饋
在課堂互動環節,如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時,學生的即時反饋尤為活躍。例如,在進行角色扮演時,一些學生通過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了他們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和情感投入。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則通過言語表達了對故事的理解,提出了自己對人物的看法。
2.課后反饋:問卷和訪談
為了深入了解學生對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看法,我們在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在問卷中,學生對課堂活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評價。在個別訪談中,學生則更加自由地表達了他們對教學活動的喜好、困難和建議。
3.家庭作業中的反映
學生在家庭作業中的表現也是一種重要的反饋。通過分析學生提交的家庭作業,如創意寫作、畫作或小組項目,我們能夠看到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們如何將課堂所學與家庭環境結合起來。
4.家長反饋
家長的反饋也是一個重要的維度。通過與家長的溝通,我們了解到家長對孩子在一體化學習中的變化和感受。
5.學生的自我反思
課程結束時,我們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學生通過寫日記、繪制心智圖或進行小組分享的方式,反思了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所遇到的挑戰和學到的知識。
這些多維度的學生反饋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學生在一體化學習模式下的學習情況,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依據。
(四)案例成效
在本校五年級上冊“民間故事”的語文大單元一體化學習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成效不僅體現在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上,還包括了其在文化理解、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方面的全面發展。
1.提升語文能力
學生在閱讀理解、寫作表達和口語交流方面表現出顯著進步。通過深入學習民間故事,學生的詞匯量、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鑒賞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在課堂討論和寫作練習中,學生能夠更流暢、更有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深化文化理解
通過探索民間故事背后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他們不僅學習了故事本身,還了解了故事中反映的歷史時代、社會風俗和文化價值。這種理解加深了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尊重。
3.增強思維能力
一體化學習模式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被鼓勵從多個角度分析故事,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這種思維訓練提升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
4.激發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通過參與角色扮演、藝術創作等活動,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表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不僅能夠理解故事,還能夠以不同的形式(如繪畫、劇本創作)來表達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提高綜合素養
學生在跨學科學習中展現出了良好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他們學會了結合不同學科的知識來深入探討和理解問題,這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啟示
從這次語文大單元一體化學習的實踐中,我們獲得了許多深刻的啟示。學生在一體化學習環境中展現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遠超預期。這表明,當學習活動跳出傳統框架,融合多元素養和跨學科內容時,學生能夠顯著提升學習動力。學生在參與故事解讀、角色扮演和創意表達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還提升了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此外,這種教學模式也展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在一體化學習中,教師更多地扮演著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角色,而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的成功也強調了教學資源的重要性。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經驗,使他們能夠從多個角度理解和體驗教學內容。
在探索本校五年級上冊“民間故事”單元的語文大單元一體化學習實踐的旅程中,我們見證了教育創新的力量和潛力。這一實踐案例不僅為我們揭示了跨學科整合教學的有效性,還展示了創新教育理念在實際應用中所帶來的積極變化。通過這一深入探索,我們得到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為未來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同時為培養具有全面發展潛力的學生鋪平了道路。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石家園街小學)
編輯: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