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連查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小學數學教學逐漸跳出呆板的教學模式,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的融入、傳承與弘揚。小學數學教師應將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相結合,針對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教師要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和好奇心的傳統文化內容,突出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這不僅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對學生未來的成長也有促進作用,可以提升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師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能夠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突破傳統教學思維的局限,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優秀傳統文化 滲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2.020
數學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在課堂中創建良好的文化氛圍。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出與知識點相關聯的中國傳統文化,結合數學歷史、數學思想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學是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渠道,教師需要建立全新的教學目標,滿足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教學需求,在進行基礎數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將民族精神發揚光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助力學生健康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1.有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小學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比較吃力,因此,教師應善于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巧妙設置同學們所熟知的教學情境來降低難度。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善于創造數學情境氣氛,好的數學教學氛圍環境可以使每個學生在學習時都能夠集中注意力,跟著數學教師的教學思路一起去學習感受傳統文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傳統文化內涵,在數學教學中開展一系列傳統文化活動,這不僅能增強教學效果,還有助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聯系起來,可以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程,理解不同數學文化的精神內涵。
小學數學教師是教學活動和數學文化弘揚活動的組織者,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不同形式的數學教學中,能開創數學教學新局面,有助于學生弘揚傳統文化。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小學數學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順應時代潮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水平。數學教學是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教師鼓勵學生了解數學的文化背景,結合實際學習情況設計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傳統文化與數學教育的均衡發展。
3.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數學素養
小學階段是學生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都非常強。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關鍵時期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開拓學生的視野。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有不同時代的精華,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認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學生理解傳統文化中的各種思想、美德和精神,就能夠學習優秀的數學文化。此外,新《課標》強調核心素養,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增強民族自信心。
4.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穩定的發展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對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學,能夠提高其文化素養。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夠將自身對于班集體的責任感逐漸擴散到校園、社會之中,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方法不合理
為了保證傳統文化的滲透符合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教師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根據傳統文化的相關表現形式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突出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效果。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并沒有遵循傳統文化和相關因素的要求。數學教學模式相對落后,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動力,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2.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枯燥無趣,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也使傳統文化無法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此外,由于傳統文化滲透率低,教師面臨數學文化知識傳播困難的問題,導致教學水平明顯下降。最后,師生在課堂上互動的減少也會影響師生之間的交流,導致傳統文化的滲透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小學數學教育的要求。
3.教學方式極端化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有兩種傾向,在教學內容上,只要涉及文化元素,教師就必須對相關內容進行呈現和闡述。例如,有的教師花大量的時間普及課外知識,看似豐富了課程的文化內容,卻使教學只停留在知識層面,沒有上升到精神層面和思想層面,導致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被忽視。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1.利用數學內容,感受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與傳統文化教學的融合是培養學生文化認同感、價值觀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學內容的融合、教學方法的融合和教學環境的營造,教師可以使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深入了解和體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既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不僅需要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創新思維,也需要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配合。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小學數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目標,為學生的成長和國家的繁榮貢獻力量。
為了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將數學教學目標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利用傳統文化元素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育,引導小學生了解數學文化和傳統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傳統文化具有發展性,內涵十分豐富。教師在融合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的同時,要立足時政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關注數學的時代意義,對數學文化形成深刻理解。
小學數學教師應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引用不同的時政素材,讓學生關注數學文化的時代意義,增強教學效果,讓學生對數學文化形成更深刻的認識。例如,在《認識鐘表》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12小時計時法融入學生的學習中,使學生理解所學的內容,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在內心深處贊美中華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
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切實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合適的生活元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深入剖析教材內容,準確選擇教學方向與素材,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教學結構。部分教師認為傳統文化這一概念過于抽象,理解難度較大,掌握困難。但這種理解較為片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涉及范圍較廣,涵蓋諸多內容。因此,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創新教學途徑,轉變傳統教學理念,以一種創新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優秀傳統文化。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將生活中的三角形事物進行真實呈現。如“流動紅旗、自行車、斜拉橋”等,引導學生觀察這些事物的共同特征。接下來,教師可以繼續借助多媒體課件,將三角形的由來、特征進行直觀分享,挖掘其中的傳統文化,然后展開數學教學。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掌握相應的技巧和方法,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
3.注重文化引導,激發傳統文化熱情
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滲透情況并不理想。原因是一些教師沒有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觀念結合起來。這種脫離學生實際生活的傳統文化教育是沒有意義的,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和文化意識的培養產生嚴重影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推動民族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學生日常生活和成長過程的重要教育資源。部分小學生認為傳統文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參與傳統文化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不足,導致傳統文化與數學學科的融合不理想。基于這一問題,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工作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生活化的理念,基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消除學生對傳統文化內容的錯誤理解,使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感知傳統文化價值,同時更能調動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進而強化學生的自學意識,有效增強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效果,幫助學生直觀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最終實現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有效融合。
4.利用數學教學活動滲透傳統文化元素
數學教學活動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師、學生和具體的活動內容。在現代教育過程中,廣泛的教學活動主要包括不同形式的勞動、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家庭活動等,這些都能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中學數學教師應該知道,興趣是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始。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相關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愿望,能夠使學生沉浸其中。
例如,在學習《大數的知識》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傳統文化中打算盤的形式來設計教學活動,將中華民族的算盤文化引入課堂,然后在打算盤的實踐和探索中,讓學生對大數形成認識。教師在教學《四則運算》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從古代《九章算術》中的數學觀念入手,開展相應的數學教學活動。在傳統文化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的實踐探索中,學生不僅對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產生更全面的認識,也能夠對數學文化的魅力產生更深刻的感受。同時,教師可以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喚醒學生對小學數學的探索意識。
5.利用數學發展進程,深化傳統文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啟發,以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教師對學生進行數學發展史的講述,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教材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
例如,在學習《認識分數》這一課的知識時,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分數”這一數學概念,為了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將數學發展與分數知識點相結合,幫助學生加深對分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將其他知識點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自己喜歡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和學習課本中的分數知識點。這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6.多元途徑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小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啟蒙階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教學活動設計中各個環節的作用和目標是不相同的,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前介紹階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知識解讀階段加深學生的認知,在課后實踐階段拓展學生的視野。在小學數學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實踐探索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在數學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對傳統文化進行多維度滲透,使數學的整個學習過程都能流露出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課前介紹部分,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化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后實踐環節,教師可以從所學的內容出發,讓學生在已知知識的基礎上對相關的傳統文化進行收集和整理,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對數學文化的內涵產生全面了解。
例如,在學習《簡易方程》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古人遇到類似問題時的反應和解決方法,向學生展示古人的智慧,以此實現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目標。
簡要而言,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棟梁,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積極將傳統文化融入數學課堂。這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增強了學生的人文情懷,達到了學科教育的效果,體現了傳統文化在修身方面的價值,為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嚴坤《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于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內蒙古教育》2022年第36期。
[2] 陳亞萍、付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民族地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內涵,價值與途徑》,《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
[3] 代偉《農村小學數學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學實踐與研究》,《山海經:教育前沿》2022年第12期。
[4] 鮑海姣《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山海經:教育前沿》2022年第7期。
[5] 王秋梅《芻議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科教導刊(電子版)》2022年第9期。
[6] 司發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年第4期。
[7] 魏建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年第10期。
[8] 高文豪《中國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策略探究》,《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