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婷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對傳統文化教育的不斷重視,如何將傳統文化循序漸進地融入學科教學中,成為我國教育落實育人理念的重要措施。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融入不僅能夠起到有效的文化育人作用,同時能通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還對學生樹立良好的民族和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幫助。為促進高中英語和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合,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語中融入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重視的問題,并且提出了融入的原則以及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 傳統文化 育人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2.032
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流傳下來的重要遺產,對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英語教學也具備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作用。不過目前很多高中英語教師缺乏足夠的傳統文化教學水平,無法深度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并且將其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當中。為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除了要加強傳統文化和英語課程的關聯外,還需要突出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以便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一、高中英語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1.滿足傳統文化傳播和發展的需求
傳統文化和高中英語的融合對于滿足當前傳統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需求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雖然當前很多學生更傾向于追求時尚和流行文化,而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卻相對較少,但在傳統文化和高中英語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二者的差異性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比較中西方文化異同來組織教學活動,比如東西方禮儀差異、飲食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讓學生通過參加活動,體驗不同文化,加深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進一步凸顯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當中的價值,同時還能讓學生深刻意識到傳統文化傳播和發展的重要性,并且能夠主動去研究和探索傳統文化的精髓,為提升學生思想水平、文化包容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以傳統文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利用傳統文化也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豐富性,例如在當前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力推的跨學科教學,傳統文化的融入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跨學科教學水平,鼓勵教師主動學習和挖掘傳統文化與英語的關聯,同時也能做到語文教學和英語教學的銜接,這樣不僅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能讓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發揮英語和傳統文化融合的育人功能。近幾年我國在教育改革中也非常注重通過育人功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利用傳統文化和英語知識對比,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讓學生意識到外來優秀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區別,進而滿足高中英語教學的育人需求,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
3.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變革,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成為現代英語教育中的重要目標,而高中英語作為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礎,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具備基本的語言技能外,還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異,并且讓學生意識到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以便于培養學生的文化包容意識。
二、高中英語中融入傳統文化需要重視的問題
1.漢語和英語表達差異問題
由于英語和漢語的發展歷史、所處環境和構建體系存在巨大差別,因此在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的過程中也很容易因為英語和漢語表達的差異而導致教學問題。比如,在詞匯和語法的教學過程中,英語的大量詞匯、句式、語法等內容與西方文化環境、西方人的用語習慣息息相關,這些單詞不僅在漢語中沒有完全匹配的對照物,同時還會產生詞義的分歧。除此之外,在表達方式上,漢語表達會存在大量修辭手法,而英語則相對直觀,兩者的表達方式會在教學中干擾學生的思維。因此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教師必須要通過對比、詳細解釋等方式讓學生逐步習慣二者表達的差異,進而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這些知識點。
2.東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問題
在高中英語課程融入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也會帶來一定的困難,尤其是東西方價值觀的差異。教師一定要注意處理方式,畢竟我國傳統文化中更加強調集體主義,而西方文化則更強調獨立和個人主義。同時東西方文化各種禮節方面也存在一系列差異。為此,教師一定要采取引導措施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東西方文化的精髓,并能意識到二者存在的差異,確保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學生在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文化包容意識。
3.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足
教師對傳統文化缺乏足夠的認知,也影響了高中英語和傳統文化的融合。大多數高中英語教師所學的專業以英語教育為主,不管是所處的環境、研究的問題和教學方法基本以英語教學為主,因此當前大多數高中英語教師缺乏足夠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在傳統文化滲透高中英語教學時面臨著諸多問題。為了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高中英語教師應當不斷分析并且探討傳統文化的內涵和育人價值,同時也可以與語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當前語文教學的進度,進而發掘與英語教學相關聯的內容,以確保英語教師能夠具有足夠的傳統文化知識將其融入英語教學當中。
三、高中英語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原則
1.堅持以文化平等交流為原則
在高中英語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遵守文化平等交流原則,畢竟這是引導學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差異的基礎,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時,應該強調不同文化之間的平等性,引導并且鼓勵學生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和接納不同文化,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避免產生偏見和歧視。教師還可以通過文化平等交流,讓學生學習其他文化中的優秀價值觀,讓學生能夠理解和欣賞不同文化的獨特之處,確保學生的視野能夠得到有效拓展。
2.堅持以培育學生文化自信為原則
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時,需要堅持以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力為原則,讓學生通過學習傳統文化,認識到自己所處文化環境的獨特性和豐富性,并且意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和特點,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心,避免學生出現崇洋媚外的思想。
3.堅持以循序漸進為原則
在高中英語滲透傳統文化時,教師一定要避免突兀地將傳統文化和英語教育進行融合,畢竟傳統文化和英語教學存在一定的差異,突兀地加入很容易影響學生的思維。為此,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通過對比等方式意識到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異同,進而幫助學生逐漸養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4.堅持以學生的發展和成長為原則
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此時學生的自我意識、價值觀和世界觀正在逐步形成,而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融入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幫助學生塑造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確保學生能夠對我國傳統文化更加自信。而且在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中,也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和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而提高文化融合意識。為此,教師在高中英語中滲透傳統文化時,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求為原則,確保能夠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優勢,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并且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為促進學生的成長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
1.在詞句解析中融入傳統文化
詞句解析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對于學生語言詞匯的理解和積累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而傳統文化的融入則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能促進東西方文化的有效融合。
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詞語拆分解釋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詞匯的印象。詞根加詞綴是英語常見的詞匯構成方式,教師可以通過講解詞根的來源以及其含義,并且加上詞綴的實際應用情況,再結合我國傳統文化的知識擴展詞匯內涵,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philosophy”一詞時,教師可以將單詞拆解為“philo-”和“sophy”,二者分別可以表示為“愛”和“智慧”,進而教師再融入一些東西方哲學理念讓學生意識到“愛”和“智慧”與“哲學”的關系,或者也可以讓學生尋找“toothbrush”等類似的可拆解詞匯,以便于學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詞匯的印象。
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通過詞匯衍生等方式融入傳統文化,并且讓學生了解更多相關詞匯,例如在教學與“tea”相關的詞匯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介紹茶的種類和制作方式等傳統文化知識,并且融入“black tea、tea digger”等詞匯,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對英語詞匯的影響,例如通過介紹Embroidery、Paper Cutting、Calligraphy等單詞,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文化在國外的傳播情況,進而激發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在句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我國的名言警句幫助學生練習翻譯能力,比如讓學生翻譯“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并且結合原文“有志者事竟成”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解釋句子時融入傳統文化,例如在解釋教材中“Noodles are a symbol of longevity in Chinese culture”一句時,教師便可以將有關中國的面條等飲食文化融入教學當中。
2.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也非常重要,在高中英語閱讀教材中,必然會有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聯的內容,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東西方文化差異結合文章內涵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意識到文化差異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
例如,在帶領學生開展課外閱讀《Romeo and Juliet》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利用我國傳統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展開文化差異對比,讓學生能夠通過對二者的分析發現東西方思想觀念、文化體系、家族觀念的異同,以及導致故事結局不同的原因,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內涵。同時教師也可以推薦一些優秀的漢譯英文章,例如英文版的四大名著、英文版的古籍等,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東西方文化交融的魅力,同時也能在對比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
3.在寫作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寫作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也需要將傳統文化和高中英語寫作相融合,讓學生能夠將傳統文化的內容實際應用到寫作的過程當中。為此,教師在落實寫作教育以及設計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將傳統文化內容有效滲透到寫作教學當中。例如,讓學生用英語寫傳統文化文章的讀后感,介紹我國的傳統文化特點,介紹家鄉的傳統文化元素等。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一些中國傳統諺語翻譯成英語融入寫作當中,例如不要以貌取人:Judge not according to the appearance;吾生有涯,而知無涯:Knowledge is long, life is short;一諾千金:Promise is debt;家家有本難念的經:There is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等,這些句子的應用既能夠豐富作文內容,也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傳統文化的應用方向,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
4.在實踐活動中融入傳統文化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實踐活動,是增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措施,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將英語和傳統文化進行融合,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促進二者的融合。教師可以結合傳統文化和傳統節日舉辦一系列活動,比如京劇知識科普、茶藝文化、武術文化、中秋紀念活動、端午紀念活動、七夕活動等,并且在活動中融入一些英語知識,例如利用多媒體展示這些節日和傳統活動對于西方文化的影響,與這些活動相關的詞匯等,以確保學生既能夠增強文化認同感,也能意識到文化交流和傳播的重要性。
而且教師還可以利用對話或者演講活動增強學生的英語交流和表達能力,例如在設計以“Friendship”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對話和演講中融入劉關張結義、管仲與鮑叔牙、俞伯牙和鐘子期等古代故事,以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將傳統文化融入英語實踐活動當中。
5.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應用傳統文化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當中也非常重要,信息技術可以通過視頻、圖片、音頻等多種渠道融合的方式,將英語知識和傳統文化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確保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的協助下,更深入地了解我國傳統文化與英語融合的作用和內涵。
例如,教師可以播放我國近幾年傳統文化的宣傳成果、我國傳統文化和元素對國外文化的影響、《功夫熊貓》等以我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國外動漫等,引導學生意識到文化融合和東西方交流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推薦一些傳統文化網站,或者引導學生通過翻譯軟件翻譯古文以及古代諺語等,讓學生的文化素養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總的來說,為了能夠保障傳統文化和高中英語教學得到深度且有效融合,教師應當意識到傳統文化對于高中英語的作用,并且從多個方面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內涵和精髓有效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當中,確保學生在能夠有效提高英語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素質和思想品質,為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思想水平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高考》2022年第19期。
[2] 楊標《新課標視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探索——以Module 4 An Interview with Liu Fang為例》,《英語教師》2021年第18期。
[3] 王婉禎《中華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踐探究》,《英語教師》2020年第6期。
[4] 繆佳《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高考》2022年第27期。
[5] 方芳、李倫軍《高中英語教學融入傳統文化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的探索》,《安徽教育科研》2021年第20期。
[6] 楊際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研究》,《校園英語》2021年第10期。
[7] 郭鳳芝《高中英語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價值與路徑探究》,《學周刊》2019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