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濤,華 萍
(1.鄭州西亞斯學院 河南 鄭州 451100;2.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 河南 鄭州 451100)
2019年教育部部署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同年12月底確立了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開啟了我國一流本科專業的建設之路。以此為契機,鄭州西亞斯學院(以下簡稱“我?!保┛茖W謀劃、統籌布局,著力開展一流專業建設。工商管理作為我校最早開辦的專業之一,主動探索,積極實踐,并于2021年入選河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
所謂一流專業,除專業本身在師資建設、課程建設、資源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一流的質量外,還必須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鑒于此,我校工商管理專業以課程思政為抓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時代發展,主動對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一帶一路”、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強化質量意識,結合學校辦學定位,著力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教師是一流專業建設的設計者、實踐者,因此師資隊伍水平直接決定著一流專業建設的質量。為此,我校工商管理專業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與培養并舉,努力打造優秀專業團隊。①引進優秀人才。協同相關部門大力引進高層次的學科帶頭人、專業領軍人物、具有博士學位的高級人才和具有海外背景的青年教師。②培養青年骨干教師。鼓勵骨干教師外出讀博、進修和訪學,依托學術研究中心建立“學術帶頭人+青年骨干”的科研創新團隊。③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支持教師參與“雙師型”教師培訓活動,選派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聘請行業資深專家、職業經理進課堂,建設實踐教學團隊。④健全新進青年教師培養機制,實施傳幫帶制度,打造以老帶新共進團隊。
學科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并與專業建設相輔相成。2018年3月學校企業管理學科入選第九批河南省重點學科建設名單,近年來,工商管理專業建設秉持“學科引領專業建設”的理念,遵循學科專業一體化的建設路徑[1],重視學科研究成果的梳理、整合和提煉,及其對一流專業建設和一流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切實做好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為專業建設筑牢基礎。
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專業建設的強力支撐,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通過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實現的。因此,為打造一流專業,必須強化課程建設。一是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淘汰陳舊課程,增開符合新文科要求的新課程,創建模塊合理,知識、能力和素質三位一體、有機結合的課程體系;二是將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融入課程,不斷更新、完善課程內容,注重實踐能力培養;三是強化課程質量建設,加強課程思政,形成課程特色優勢,努力打造一流課程。
專業建設只有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才會有生命力。高校依托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先進技術、理念和手段,深化合作、產教深度融合是持續推動傳統專業改造升級的必要手段[2]。因此,在工商管理一流專業建設中,我校在完善校內實驗、實訓室建設,搭建新文科實踐教學平臺,搭建學科技能競賽平臺,強化技能訓練的同時,著力推進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合作辦學,拓寬學生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提升平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實現與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協同發展。
一流專業建設最終是由專業教研室承擔的,因此基層教學組織在一流專業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①建立了教研室活動日例會制度。貫徹落實學校和學院的重大決定,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圍繞學科建設、專業建設、隊伍建設、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產教融合、學術研究、學科競賽、質量保障等主題開展研討、觀摩、交流等活動,鞏固成績,解決問題,彌補不足。②構建“工作+生活”聯動機制,促進教師在各類工作中通力協作,在生活中互幫互助,調動和充分發揮全體老師的積極性、主動性。
2.6.1 貫徹OBE理念,構建“學-思-創”一體化教學模式
積極貫徹OBE理念和PBL教學法,構建了“學-思-創”一體化教學模式。依托網絡課程平臺開展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有效引導學生采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組織過程,課堂講授以問題為導向,鼓勵教師廣泛開展案例式、任務驅動式、探究式、參與式、個性化的多元化教法改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辨能力,通過“師導生講、生講生評”等方式實現線上翻轉式教學互動。
2.6.2 加強課程思政,充分挖掘專業課思政元素
培養人才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立德樹人是首要環節,必須加強課程思政探索,充分挖掘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并有機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課程思政全域貫通;組織教師申報課程思政類課題,總結課程思政成效;組建課程團隊,開展集體備課等,形成課程思政特色并取得良好成效。
2.6.3 推進課堂革命,探索“互聯網+教育”新模式
首先,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推廣線上課程教學改革。結合原有的校內泛雅和SPOC平臺,充分利用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其次,加強學生的學習過程管理,構建“形成性、過程性、終結性”多維評價體系:以單元練習或平時測驗進行形成性評價,驗證知識目標的達成;以融入思政元素的PBL項目進行過程性評價,驗證綜合能力和育人目標的達成;以期末綜合考核進行終結性評價,驗證總體學習成效的達成。
2.6.4 加強教改研究,不斷推進教育教學創新
教改研究是推進教育教學創新,產出優秀教學成果,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為此,本專業在學院領導下,采取了多項措施,引導廣大教師圍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課程內容建設、課程思政建設、教材建設、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產教融合等開展教改研究,形成關注教改的長效管理機制。
學科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舉措,競賽成績是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建設質量的重要標志。為此,本專業對此高度重視,并強抓不懈:①積極組建學生團隊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以及本專業有影響力的學科競賽,如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全國大學生沙盤模擬經營大賽等國家級大賽以及省級各項競賽。②所有參賽項目必須精心準備,層層選拔。③對突出成績予以獎勵,張榜公示。
通過上述舉措,我校近3年引進教授6人,具有海外背景的青年教師50余人,凸顯國際化特色;晉升教授職稱6人,副教授職稱28人,講師職稱30人,師資結構得到優化;有10位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其中4位教師到境外進修提高,有15位教師讀博,1人獲得河南省教學標兵稱號,有4位教師被評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有6人次獲得省級教學大賽獎,教師教學能力明顯提升;已形成管理學、企業戰略管理、運籌學、運營管理等多個穩定的課程團隊和管理科學研究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形成了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之間良性互動和共促機制。工商管理教研室獲批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單位。
近3年來,學院共建設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門;校級在線開放課程3門;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門;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3門(見表1)。這些課程有力地支撐了一流專業建設。

表1 鄭州西亞斯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精品課程一覽表
經教育廳審批,我校于2020、2021年先后與豫滿全球跨境電商發展有限公司、順豐英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2個河南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獲批立項8項教育部主導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與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依托大學生孵化中心,搭建學生創新創業平臺。
通過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持續深化專業內涵式建設,積極推進“新文科”經管專業建設改革,最終形成了校內實訓平臺、校外實習平臺、學科技能大賽、職業資格認證平臺、專業素質拓展層層推進的遞進式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上述措施的實施有效調動了教師進行教學教法改革的積極性。近3年來,共獲得省級教改項目立項3項,校級教改項目23項,發表教改論文25篇,主編參編教材12部,其中入選河南省十四五規劃教材1部;參加省級以上教學技能比賽獲獎5人次,省信息化優質課比賽獲獎6人次。
近3年,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業率和就業水平明顯提高。2019年至今,本專業學生學科競賽共獲得國家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22項;學生參與競賽的熱情高漲,參加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互聯網+專業建設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