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高校的發展定位和方向更為明確和清晰,高校在服務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職能方面的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增加,其中基本建設支出在高校整體預算中占較大比例。高校基本建設投入高、耗時長、系統性強,往往涉及較長的管理流程和多個職能部門,項目從在建工程到轉交固定資產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和管理對于正確核定資產價值,準確反映高校資產狀況,規范高校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在建工程;轉固
基金項目:中國教育會計學會面上研究課題“高校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與管理的研究”項目成果(項目編號:JYKJ2022-059MS)。
一、研究意義
(一)加強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與管理,是高校規范基本建設工作的重要環節
近年來,從國家、教育部及建筑行業領域都陸續出臺規章制度,規范高校基本建設工作,基本建設程序日趨完善,基本建設項目往往按照整體進行核算和管理,對其中涉及的各類資產,如建筑物及構筑物、設備、工具、器具、家具等固定資產僅在竣工財務決算時分類確定資產價值,資產分類、確定方式、分攤形式因各高校基建項目管理、基建財務管理及咨詢公司不同而相異,從而造成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價值失真。
(二)加強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與管理,是高校提升財務與資產管理水平的需要
自2019年基本建設財務并入事業財務后,多數財務人員并不能真正熟悉并參與基本建設管理之中,造成業財脫節,基建財務的職能不能充分發揮,造成基建項目轉固的各類資產價值失真,高校資產管理部門接收的資產價值及后續各類資產的折舊也會出現失真情況。
(三)加強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與管理,是高校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防范廉政風險的重要抓手
加強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與管理,需要高校在基本建設管理中,基建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及審計部門多部門參與,形成系統管理模式,不僅做到業務融合,推進建設項目進展,也要實現不相容業務崗位牽制,加強內部控制監督,從而保證高校基建項目投資管理規范性,防范廉政風險。
(四)加強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與管理,對高校實現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擔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等的眾多社會職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規范高效的基建管理、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將極大促進高校基本建設管理工作,為高校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的基本職能,實現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目標,提供完善的硬件條件和適應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保障。
二、國內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關于高校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和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在建工程會計處理,在建工程長期掛賬不能及時轉固以及轉固過程中的風險防范等方面,且以高校為建設主體進行的研究更少。目前,對高校在建工程基于基本建設管理全流程,結合基建管理、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對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和管理研究在國內尚屬空白。
三、高校在建工程管理現狀
(一)在建工程基本建設管理
1.高校基建項目分類
高校基本建設項目,主要包括:新建、改建、擴建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近年來,隨著大部分高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大規模新校區建設完成和投入使用,高校新建項目數量有所下降,而對校區既有建筑物的維修改造工作日趨增加。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及建筑行業對大型維修改造項目的管理制度日趨完善,隨之,高校從管理職能、管理模式等方面對大型維修改造項目進行規范,使之逐步趨同于基建項目。
2.高校基建項目管理模式
隨著新技術、新模式在工程領域的應用,高校基建項目管理模式也日趨多元化。目前,高校采用的基建項目管理模式,包括:自管模式、共管模式、代建制模式、總承包模式、工程總承包模式(EPC)等。不同管理模式,對在建工程各類資產成本歸集方式也有所不同,從而影響在建工程涉及的各類資產的核算和管理。
3.高校基本建設管理職能部門
基建項目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般由高校基建管理職能部門負責,同時由項目相關的財務管理部門、招標采購管理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后勤保障部門、審計部門以及建項目使用部門等共同參與。
(二)在建工程財務管理
1.財務管理模式
高校一般會設置專門的基建財務科室或在審核制單科室中設置專人負責基建財務管理工作。由于高校財務部門分工較為細化,基建財務工作人員僅負責基建項目收支原始憑證審核、記賬憑證編制、基建各類報表編制等工作,而基建項目年度預算、投資計劃及資產管理則由財務部門其他科室及高校其他職能部門負責。
2.在建工程核算
在新政府會計準則下,建設項目實際發生的投資額,分項目在“在建工程”科目下進行明細核算,高校可根據自身情況設置明細科目,對“在建工程”進行明細核算,如設置“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待攤投資”等明細科目,用以歸集建設項目明細支出和分析項目建設成本,以滿足項目竣工財務決算需要。
3.竣工財務決算
當前,在教育部直屬高校中,普遍采用的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管理模式為委托第三方咨詢公司進行竣工財務決算審核工作。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負責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報表和報告,基建管理部門配合完成對建設項目履行建設管理程序的審核,審計部門負責委托第三方咨詢公司對高校編制的竣工財務決算資料進行審核,并出具竣工決算審核報告。
四、高校在建工程轉固過程中各類資產核算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建設項目資本化缺乏統一標準和規范,在建工程各類資產成本歸集和明細核算存在難度
1.不同類別建設項目的在建工程核算
高校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為新增建設成本,在建工程核算較為簡單,但大型維修改造項目的會計處理,需要先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轉為在建工程,再按照維修改造的新增成本進行賬務核算。目前,高校維修改造項目是否需要資本化以及資本化標準仍沒有統一的要求和規范,存在大量需要資本化的建設成本費用化現象。
2.不同建設管理模式的在建工程核算
高校出于對工期和建設管理的考慮,不論采用何種建設管理模式,通常在工程招標上采用施工總承包方式,即將一項工程打包委托一家具有多項資質的企業進行建設,從而簡化招投標手續,提高建設管理效率。該種方式下,按照工程進度進行價款結算,在建工程成本核算不夠細化,臺賬不夠清晰,無法對同一資產不同單元進行賬務拆分和成本歸集。
(二)基本建設財務人員對建設項目管理程序了解較少,對在建工程涉及的各類資產的核算管理財務指導和監督作用發揮不充分
1.基建財務人員的專業限制
財務管理和建設項目管理均專業性較強,且二者之間相同之處較少,因此基建財務人員對建設項目概算、工程量清單、工程結算等缺乏了解,對一個建設項目中涉及的資產以及資產的成本構成沒有整體認識和清晰判斷,致使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不能對各類資產及其成本及時、準確地進行核算處理和財務監督。
2.財務人員的交流輪崗
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作為關鍵部門和風險崗位,按照內部控制制度要求,需要定期進行交流輪崗。基建項目周期較長,從項目立項起至完成轉交固定資產,往往會長達幾年,其間基建財務人員發生崗位變動的情況較多,人員交接、新接手人員熟悉工作等都會對在建工程核算管理造成一定影響。
(三)在建工程轉固時間滯后于固定資產交付使用時間,造成各類資產核算和管理數據的不確定
建設項目一般周期較長,項目竣工驗收完后會及時移交用戶部門,但由于建設項目分包單位多,項目總包單位匯總編制工程結算耗時較長,為保證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合規、合理且準確,高校需要委托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工程結算進行審核后,最終確定工程結算價。因此,工程結算的時點要晚于項目交付使用的時點,竣工財務決算需要在建設項目各項收支都結算完成后才能進行。按照相關制度文件要求,建設項目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后,在建工程需要按照暫估價值進行轉固處理,而此時工程結算往往沒有完成,各類資產的成本歸集并不完整。
(四)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編制流程倒置,導致第三方咨詢公司不能充分發揮對竣工財務決算的審核作用
高校財務部門在編制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過程中,存在依托第三方咨詢公司竣工財務決算審核報表編制竣工決算報表的現象,導致第三方咨詢公司的審核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五)資產管理部門缺乏完善的在建工程轉固制度體系,轉固后各類資產日常管理不夠規范
在建設項目啟動之初,高校資產管理部門對需要轉固的資產類別,價值確定等沒有明確要求,導致在建工程轉固無法有效滿足資產日常管理需要。
建設項目轉固后,往往會有多個使用部門,各類資產,如中央空調、電梯等,在用戶部門間如何界定使用成本和日常管理權限存在加大難度,從而影響資產的日常管理。
五、完善高校對在建工程轉固涉及的各類資產核算與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校級層面的運行保障機制
結合當前的高校管理模式,涉及多個職能部門的工作,往往會設置歸口管理部門。高校在建工程轉固工作中,主要涉及的部門為財務管理部門、基建管理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分別歸口管理財務核算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三部門間有效協同配合,需要設置校級層面管理機制,如基建領導小組會、資產管理委員等,由校級領導牽頭,各職能部門領導參與,從而保障多部門間的順暢溝通和工作推動。
(二)資產日常管理需求前置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在建工程轉固后各類資產的日常管理,財務部門、基建部門對在建工程中各類資產的核算及管理,都服務于在建工程轉固后的資產日常管理,因此將資產日常管理需求前置,內置于項目建設過程中尤為重要。
資產管理部門需要根據日常管理需要,明確建設項目轉固資產清單,如空調、電梯、變電器、電箱等,制定并完善在建工程轉固流程。
(三)財務管理部門
1.完善在建工程核算管理體系
在建設項目工程施工啟動前,依據建設內容、工程量清單,明確各類轉固資產及成本歸集要求,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細化各類資產成本核算,實施財務監督。
2.保持基建財務人員相對穩定,加強業財融合
高校財務部門應結合基建財務的業務特點,制定適合基建財務管理需要的交流輪崗制度,保證從業人員有足夠時間熟悉基本建設程序和建設項目管理全貌,保障基建財務管理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高校財務部門應加強基建財務從業人員在建設項目管理、資產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同時基建財務從業人員應深入建設項目管理全程,從學習專業知識和參與工程實際管理兩方面強化業財融合。
3.規范竣工財務決算編制流程
建設項目達到竣工財務決算編制條件后,基建財務人員應按照在建工程科目下成本歸集,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報表和竣工財務決算報告,提交第三方咨詢單位審核。
(四)基建管理部門
1.規范工程價款申報和審核管理
基建管理部門應將在建工程涉及的各類資產核算管理要求,內置于工程進度申報和審核過程中。施工單位工程進度應按資產明細申報完成進度及投資額,經造價或審計部門審核后,確認最終付款金額。工程結算報告應按照資產管理部門要求,明確建設項目各類資產明細及相應成本構成。
2.推進工程結算進度
基建管理部門應加強建設項目設計、施工管理,減少工程變更,逐步推進過程結算申報及審核,從而縮短或消除建設項目交付使用和工程結算完成的時間差,實現建設項目按照竣工決算金額辦理轉固。
(五)審計部門
建設項目投資金額大、風險高,審計部門對其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是建設項目有效控制投資,規范項目管理和防范廉政風險的有效措施。審計部門應加強對在建工程價款結算合理性和規范性的審核,規范第三方咨詢或審計公司的管理流程,有效發揮對在建工程財務核算和項目管理的審計監督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鑒于高校建設項目現狀及未來建設工程發展要求,在上層運行機制設計及建設管理各相關部門間的統籌協作基礎上,構建適合高校在建工程各類資產的核算和管理體系,是高校實現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完善建設項目資產管理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基本建設財務規則[Z].財政部令第81號,2016.
[2]財政部.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管理暫行辦法[Z].財建〔2016〕503號,2016.
[3]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教育部直屬高校基本建設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教發[R].〔2017〕7號.
[4]黃榆.高校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2(09):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