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艷 | 中共遼寧省丹東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丹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鄉村教師隊伍是推進我國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既有助于提高鄉村教育的教學質量,又能夠調動鄉村學子學習的積極性,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夠深深地影響一代又一代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只有鄉村教育有了希望,鄉村的未來才有希望,鄉村振興才能加快步伐。丹東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充分認識到鄉村振興和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教育,要保持教師隊伍穩定,鄉村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丹東市努力打造一支“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鄉村教師隊伍,使其成為撐起鄉村教育的堅強支點。
近年來,市政府不斷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采取多種措施,促進鄉村教育發展,實現丹東市義務教育全面均衡發展目標。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丹東通過“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不斷擇優引進高校畢業生投身農村一線教學崗位。自2007年以來,丹東市共招聘2151名農村中小學特崗教師。這些新招聘的教師已逐漸成為農村中小學隊伍建設的主力,改善了原有的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學科緊缺的狀況,實現了教師隊伍的優化組合。

馬文艷
多元化開展城鄉教師校長交流。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科學探索崗位設置向鄉村傾斜政策,按照“因地制宜、政策引導、城鄉互動”的原則,采取多種辦法,推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深入開展,推進城鄉及區域師資均衡配置。同時,丹東市規定在晉升高級教師職務和評選特級教師、縣級及以上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工作中,將在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工作經歷作為重要的評選標準之一。積極組織實施掛職學習與交流、輪崗與頂崗等多種途徑的干部教師交流,促進優質教育向農村教育輻射,全面提升農村教師從教水平。近三年全地區符合交流條件校級領導累計219人,實際完成交流118人,交流比例53.88%。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累計10024人,實際完成交流教師1119人,交流比例11.16%,其中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教師交流輪崗的教師1117人,占符合條件交流教師的11.14%;交流輪崗的骨干教師325人,占交流教師數的29.04%。
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向鄉村教師傾斜。近三年,丹東市鄉村教師隊伍中涌現出了眾多優秀典型,其中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鄉村大先生1人、遼寧省教書育人模范1人、遼寧省教育世家1人、華育十佳中小學校長1人、華育十佳中小學教師1人、中小學正高級教師7人,遼寧省特級教師2人、遼寧省優秀教師5人、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2人、遼寧省最美教師3人。
積極開展送教下鄉活動。丹東以名師工作室為載體,積極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每年丹東市26個市級名師工作室送教到校,培訓鄉村教師800余人。
丹東市以落實《丹東市2016—2020年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為根本,切實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建設,著力構建擁有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的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促進了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提升。
以校本培訓為核心,開展農村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丹東市不斷加大農村中小學校本培訓力度,建立了立足校本、開放聯合、課題牽動、區域整合的新模式,以各進修學校為主體,以農村中小學校為基地,加強地域間、校際的協調互助。目前,已組建了51個學科培訓基地校。丹東市以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為重點,采取集中培訓、崗位自學、跟崗研修、遠程培訓、網絡交流等多種有效途徑進行農村中小學教師全員校本培訓。
以提升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新任教師崗位培訓。丹東市對新上崗農村教師著重進行常規教學和教學基本功等培訓,培訓結束后進行不低于5年的跟崗培訓,使農村新教師在學科知識、教學方法等方面盡快進入角色。各縣(市)區還組織農村新任教師深入區域內優質學校和各地的教師培訓基地進行觀摩,提升農村教師教學實踐能力。
以中青年教師為著力點,推進農村教師骨干隊伍培養。丹東市以50周歲及以下的農村教師為主要對象,以問題研討、反思交流、課題研究為主要方式進行科研探索,通過培訓使其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或基本方法,促使中青年教師向專業成熟型教師發展,從而培養一批農村教師學科教學骨干和學科帶頭人。
以強化班級管理水平為抓手,提高農村班主任隊伍素質能力。緊緊圍繞加強農村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專題進行培訓,舉辦班主任論壇、師德講座等,提高農村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各縣(市)結合實際,廣泛開展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訓及評選活動。2021年東港市舉辦了中小學班主任培訓,1200余名班主任參加了本次培訓。鳳城市開展了以“厚植家國情懷,涵育道德品格”為主題的優秀班會、班會設計評選活動,共計21節優秀班會、58節優秀班會設計參與評選。寬甸縣組織開展全縣教師專業知識技能考試,鄉村班主任535人參加。
以治理教師有償補課行為為切入點,大力加強師德建設。丹東始終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積極開展師德專題教育,引導教師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強化“四史”學習教育,將師德師風教育作為校本培訓的必修內容,開展“體驗性研題”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執教能力。開展師德優秀典型先進事跡宣傳學習,每年擇優選取30名教師作為報道對象。集中開展師德警示教育,治理中小學在職教師違規有償補課行為,出臺了《丹東市教育局治理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行為規定(2021年修訂)》,每年開展專項大檢查3次。
為弘揚鄉村校長和教師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示當代教師新形象新風采,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積極開展丹東市優秀班主任典型宣傳和丹東市農村優秀校長典型宣傳活動,在教師節前夕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征文活動,對長期從教且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開展宣傳表彰活動。
改善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丹東市持續改善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實施全面改善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和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提升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水平,縮小城鄉義務教育的發展差距。2019年以來,累計籌措資金3億多元,為200余所農村中小學改善辦學條件,改造農村中小學廁所272座。
保障鄉村教師待遇。丹東市依法保障鄉村教師合理待遇,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實行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加快實施偏遠艱苦地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做好鄉村教師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切實解決鄉村教師面臨的實際困難。近三年,發放農村教師差別化補助資金共計8165.43萬元,解決“已評未聘”鄉村教師1300余人。
丹東市將繼續努力,在省教育廳、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不斷改善鄉村教師資源配置,推進隊伍整體結構優化,積極落實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加強鄉村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的意見》,建立規范靈活、保障有力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全面打造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全面促進鄉村教育發展,實現我市義務教育全面均衡發展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