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薏 | 濟南高新區(qū)金谷德藝小學
幼小銜接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幼兒園和小學共同的責任。近年來,濟南高新區(qū)金谷德藝小學秉持“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的教育哲學,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專業(yè)做好銜接課程資源建設,科學實施學段銜接驅動策略,持續(xù)做好家校有效銜接協(xié)作,變“兒童適應學校”為“學校服務兒童”,幫助兒童實現(xiàn)幼小銜接順利過渡。
為有序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學校與幼兒園聯(lián)合開展教研活動,共同研究課程教學改革、學段銜接課程完善等問題。同時,學校定期組織開展校園開放日等參觀活動,讓幼兒提前走進小學校園,感受小學環(huán)境設施、學習內(nèi)容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從心理上做好成為一名小學生的準備。
此外,學校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教師培訓活動,邀請專家為教師答疑解惑,以學習共同體的形式,轉變教師觀念,提升教師育人水平。近一年來,學校先后組織教師培訓累計達59人次,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幼小銜接需要家校攜手同行。近年來,學校通過“家長篇”“學生篇”等系列入學指導課程,為學生和家長提供針對性的入學指導。一方面,對學校和小學學習生活進行整體介紹,解答家長關心的熱點問題,提出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各項建議。另一方面,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校積極創(chuàng)編兒歌、口訣并配以插圖講解,引導學生學習了解文明禮儀、安全知識等常識。
從兒童立場出發(fā),學校積極舉辦新生集體家長會、班級家長會,讓家長全面了解小學學習生活的變化,引導家長為孩子提供有效幫助。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還開設了一年級家長學校,并通過育人理念、團體溝通、習慣培養(yǎng)、個體溝通、責任培養(yǎng)等五大課程,指導家長從幼兒園家長順利過渡到小學生家長。
學校將一年級第一學期作為學生適應小學生活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學校聚焦學習習慣、交往習慣、禮儀習慣、衛(wèi)生習慣等內(nèi)容,以班級為單位,積極開展“習慣養(yǎng)成風采展示”等活動,幫助孩子們快速建立小學生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不同學段的學生心理狀態(tài)有所不同,因此,學校在開學前對一年級學生進行了“新生適應性訓練”,通過開設“我是小學生啦”“小腳丫走校園”等課程,讓學生了解新的學習環(huán)境,從心理上適應小學生活。
同時,班主任從愛護書本、整理學具、高效早讀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在為期一個月的好習慣養(yǎng)成課程訓練中,為小學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在教育一體化發(fā)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基礎教育必須做好銜接工作,才能切實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金谷德藝小學將持續(xù)帶動社會、學校、教師、家庭、學生等多元主體,達成教育共識,讓德藝學子形成健康、友善、樂學的學習樣態(tài),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