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平
翻轉課堂,也叫“顛倒課堂”,是指教師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安排,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以問題或學生的疑點、困難為導向,應用翻轉課堂,帶領學生深入理解課堂內容,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教學目標。基于此,筆者探討了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助力學生成長。
一、翻轉課堂的特點
(一)教學視頻短小精練
翻轉課堂是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手段。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所運用的教學視頻時長短,內容更有針對性,只涉及一個知識點,且具有趣味性,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Dont eat in class.”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句型“Dont eat in class.”,筆者為學生播放了關于這個知識點的教學視頻,為學生講解“Dont+動詞原形”“No+名詞/動詞-ing”的用法。接著,筆者用視頻呈現“Dont eat in class.”“No running in the hallway.”“Dont use your phone during class.”三個例句,讓學生朗讀并翻譯。有學生回答道:“第一句的意思是上課時不要吃東西,第二句的意思是走廊內不準奔跑,第三句的意思是上課時不要使用手機。”在學生回答正確后,筆者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出示了以下三個題目,讓學生試著解決。
1._________talk loudly in the library. Its not allowed.
2._________throw rubbish on the floor. Please use the trash bin.
3._________bring pets to school. Its against the rules.
在短暫思考后,有學生回答道:“三個空都應填Dont。”
教師在翻轉課堂中所使用的視頻短小、精練,所含的知識點更具針對性、聚焦性和目標性,能夠讓學生用更短的時間掌握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二)教學信息更加清晰
信息技術具有集成性和存儲性的特征,它能把更多零碎知識用特殊的總結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獲得的信息更加清晰,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Dont eat in class.”為例,這一單元包含不同的情態動詞,教師可以應用翻轉課堂,向學生出示一張思維導圖(圖1),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情態動詞的意思,掌握情態動詞的正確用法。

教師應用翻轉課堂,不僅能夠將這一課中的情態動詞清楚地呈現給學生,還能夠為學生節省大量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這種簡潔明了的思維導圖具有聚焦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一目了然,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還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復習檢驗更加便捷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翻轉課堂中應用的視頻短小精練,方便學生根據自身的需求學習。而且,每個視頻附有適量的小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地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準確、及時、科學的判斷。在發現自己回答錯誤時,學生不但能結合系統的提示分析錯誤原因,還會得到相關的練習題進行再練習,直到完全掌握這個知識點。此外,教師應用翻轉課堂還能夠滿足學生的階段性復習。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翻轉課堂小視頻,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總復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二、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前提
(一)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
學生的生活、學習都離不開電子產品,加之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他們能科學運用電子產品進行自主學習。要想充分發揮翻轉課堂的作用,教師就要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線下、線上的培訓,熟練地掌握信息技術的運用,如上網查資料、制作PPT、編寫教學視頻的文案、制作相應的表格、處理圖片、剪輯視頻等。教師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夠“玩轉”翻轉課堂,充分發揮翻轉課堂的作用,更好地服務學生,促進自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與發展,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二)做好角色轉換
新時代的翻轉課堂讓教師成了學生學習的伙伴。因此,要想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價值,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做好角色的轉換。具體而言,教師要改變對學生的認識,把學生當成伙伴,及時引導學生結合課前的學習情況共同探討知識,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學習的決定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翻轉課堂中靈活、積極地學習,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教師只有做好角色的轉換,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應用翻轉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和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做好課堂反思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部分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反思,對反思的價值認識不足。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反饋和學習效率,對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發現問題,及時改進,盡量為學生制作出從形式到內容都吸引人的短視頻。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從學生的反饋中發現內容選擇或者設計上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反思,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此外,教師要參考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發現他們的優點,并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以提高教學效率。
三、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與優勢
(一)設計翻轉課堂,讓學生進行跨時空學習
在傳統的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傳授知識,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喪失了學習主動性,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要設計翻轉課堂,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觀看視頻回放,進行跨時空學習。
例如,在教師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前,學生要先學習這一單元的重要詞匯,如how often、exercise、skateboard、hardly等,學習這一單元的重要短語,如once a day、twice a week等,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釘釘等平臺,進入在線課堂回放視頻進行學習,從而掌握這些詞匯的意思與用法,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翻轉課堂,促進學生在線互動
在傳統的教學中,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學生無論是向教師請教,還是與其他同學交流、互動,只局限在課堂上,導致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較少。信息時代的翻轉課堂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在線課堂或其他社交媒體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開展多元、高效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拓展學生的思維,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Im watching TV.”為例,學生可以打破傳統學習方式的限制,在熟讀課文后,通過微信、QQ、釘釘等交流平臺,與教師、同學進行互動。比如,針對doing homework、eating dinner、watching TV等進行時態與具體動作的詞語搭配使用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用法與其他同學交流,發現問題,從而拓展思維,實現共同進步,為線上、線下課堂的學習打好基礎。由此可見,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不但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還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借助翻轉課堂,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
翻轉課堂調整了課堂內外的時間,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要借助翻轉課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學習。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Dont eat in class.”時,部分學生沒有掌握have to的用法。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使用在線課堂進行提問,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學習問題。以下是教學片段。
教師:“have to的意思是必須,表示根據要求、規則或有責任必須做某事。它的句型結構是‘主語+have to(必須)+動詞原形+其他成分。現在我給一個例句:‘I have to preview my English before I can watch TV.你能根據示例自己造一個句子嗎?”
學生1:“We have to wear uniforms at school.”
此外,部分學生對某些詞語的發音不了解,如practice、outside、uniform、hallway等。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在線課堂上搜尋教師講解詞匯的部分視頻,練習詞匯的發音,提高自己的英語發音水平。部分學生沒有掌握重點句型,如“Can we wear hats? No, we cant.”“Dont eat in class!”“We dont have to wear a school uniform.”等。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在線課堂或者網絡搜尋與重點句型相關的視頻進行觀看,以準確掌握句型知識。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記筆記時存在一定的錯漏,他們可以在線搜尋教師的課件(圖2)進行更正。

翻轉課堂的學習更加靈活、更具個性化,不僅能夠讓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學習,還能夠為課堂教學節省更多的時間,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翻轉課堂不僅能夠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充分應用翻轉課堂,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專注于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探索知識,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清水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