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禮
(甘肅省古浪縣第五中學,甘肅古浪 733100)
現階段,我國步入了發展新時期,經濟、科技和文化教育等實力不斷加強,隨著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在學校教育中,除了課程教學的成果和學生的成績之外,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也得到了關注,尤其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將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重點目標。為契合上述訴求,高中學校和體育教師要以陽光體育為重點教育理念,創建以學生為本的體育教育模式,讓學生在體育課堂、日常活動等過程中,增強自身的體育運動能力和體質健康水平,從而賦予體育教育多元化的功能和作用。
為吸引學生群體走向操場、走向大自然,國家以“健康、運動、陽光、未來”為口號,開啟了陽光體育的體育鍛煉活動,旨在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智力發育。在高中階段創建陽光體育模式,將其融入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其重要性尤其明顯。一方面,陽光體育改變了一貫以學生的運動成績為主的考核標準,形成了一套以學生體質健康、身心素質等為主要因素的考核目標,這一變化不但能夠提升高中階段體育教學的質量,還能不斷增強學生的健康體質、身心素質,使得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體育課堂中的活動,并在課余時間自主展開體育鍛煉。久而久之,學生即可養成熱愛運動、健康生活的良好習慣。從整體上來說,高中生群體的整體運動水平即可不斷提升[1]。另一方面,陽光體育也突破了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優化了體育課程的模式,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他們自覺地走向操場、走向大自然,這便擴大了體育教學的范圍,也促進了國家體育事業的變革,有助于形成全面體育的局面。
對于高中體育教師和學生而言,陽光體育的概念和模式相對較為陌生,他們還未建立起完整的概念框架,如果未能對其展開系統的培訓,讓他們認識到陽光體育的真實意圖,貿然地實施陽光體育計劃,也難以達成既定的目的。對此,以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為主要目的,學校要制訂統領性的規劃,初步搭建陽光體育框架,讓教師、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并在認識陽光體育的概念和作用的基礎上,主動開展相關體育活動,扭轉學生的觀念,驅使他們踴躍地加入體育運動共同體之中[2]。
1.制訂師資培訓計劃。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和參與者,教師的作用不容忽視,他們是否具備專業技能、是否擁有強大的信念支撐、是否能夠正確理解陽光體育的概念等,都是影響體育課程教學效果甚至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而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才能真正推動高中體育事業的發展,進而提升高中生群體的體質健康素養。為此,高中學校要制訂師資培訓計劃,從走出去和引進來兩個角度出發,每學期、每一年派駐專門的教師前往體育高校、高校的體育專業等,展開短期培訓和學習活動,了解體育健康方面的前沿知識,明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情況,學習體育教學、體育運動等多方面的知識,并專門研讀陽光體育的概念和作用。同時,也要積極引進高校體育專業的畢業生,為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增添新的力量、帶來新的理念,共同研讀陽光體育的概念和內涵,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分析陽光體育的設施對策等。當教師隊伍內部形成一定的競爭力后,教師會自覺地展開學習和培訓活動,他們能夠更為全面地做好職業規劃,并轉變教育理念,將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
2.制訂體育課程規劃。在具備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后,為了真正實現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目標,學校也要牽頭制訂體育課程規劃,將陽光體育的理念融合到體育課程教學之中,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為增強體育課程規劃的嚴密性和完整性,學校要邀請全校的體育教師、教育部門的體育專家、一線體育運動員等參與座談會,談論高中體育課程與陽光體育理念的結合方式、實踐途徑等,從體育課程的內容、目標、具體的教學方法等多個角度,將陽光體育的理念融入其中。此外,針對學生的體質健康,也要制訂健康標準,按照高中體育教學的不同階段,從心肺功能、跳躍能力、柔韌度等多個層面,設定層次化的健康標準,為考查教師的教育成果、學生的運動情況提供依據。
相比于普通體育教學模式而言,陽光體育要求學校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滿足他們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需求,在這其中,硬件設施的作用十分顯著,對此,學校要完善硬件設施,以此奠定陽光體育模式的基礎,為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助力。
1.采購體育器材。傳統體育教育模式中,只有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時,學生才能借助體育器材展開運動,其余時間學生使用器材和道具的機會相對較少,這種情況下,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外界的助力,也難以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對此,體育教師要承擔自身的責任,與學校管理人員共同商議,大力采購高中階段學生所需的體育運動器材,如拉力帶、足球、籃球、沙袋等,將其投放在操場、體育教室、班級運動角等多個地方,讓學生隨時都能利用多種多樣的器材展開體育運動,這樣既有助于在校園內營造一種良好的運動氛圍,也能促使學生養成隨時運動的習慣,符合陽光體育理念的要求。除了學校集中采購之外,根據學生的不同運動習慣,教師也可以為家長列出家庭體育運動的器材采購清單,輔助家長帶領學生展開親子運動活動,讓學生既能在校園內學習體育知識,還能在課后的時間與家長一同參與體育運動,這對于培養高中生的運動習慣、良好的作息習慣而言是十分有利的[3]。
2.建設體育場館。高中學校現有的體育場館很難滿足全體學生的運動需求,基于此,學校可以利用廢舊材料、環保材料等,從環保的角度搭建臨時場館、建設特殊體育場館,真正契合學生的運動需求。具體而言,學校可以聯合校內外的體育教師、體育運動專家等,結合高中生的體質情況、整體運動水平、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等多項要素,制訂體育運動或體育課程的教學計劃,打造陽光教育的品牌,如500 人武術表演團隊、千人花樣體操等,并根據這些全民運動項目,為學生建設特定的體育場館,滿足他們基本的熱身訓練、技術訓練和體能訓練的需求,讓他們可以在空間寬闊、設施齊全的場館內,全程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如此,高中體育課程的品牌化效應逐漸增強,也會有更多的學生主動加入運動陣營中,最終達成提升體質健康水平的目的。
課堂是融合和落實陽光體育思想的主陣地,在課堂上,學生既能學習到專業化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能接受教師的專業指導和精準點撥,這樣才能確保他們利用準確和規范的運動技能,展開高質量的體育鍛煉。如此才能真正凸顯出陽光體育的價值,也能為增強學生的體質健康素養奠定基礎。以課堂為主陣地,教師要創新課堂模式,帶動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運動,并實現身心協同發展的目標。
1.設計趣味游戲。于高中生而言,趣味化的體育游戲活動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假設教師能夠將體育課程的專業知識與游戲活動融合起來,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就會更加強烈,這便能極大地鼓舞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為此,創建體育課堂模式的第一步,教師應設計趣味化的體育游戲,圍繞著高中體育課程中的球類運動項目、田徑運動項目等,提前設定游戲教學的方案,讓學生在擲球游戲、障礙接力游戲等兼具專業性、趣味性特征的活動中,集中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并能主動地鉆研技術動作,以極高的熱情參與到訓練、競賽等多類型的體育活動之中,真正讓學生愛上體育、參與體育。此外,為了將陽光體育滲透在高中階段的每一方面,教師也要具備跨學科的意識,將趣味化的體育游戲與多學科知識融為一體。以美術課程為例,體育教師和美術教師可展開聯合教學活動,提前依據美術課程中的鑒賞教學、繪畫教學等方面的知識,制作卡片、圖紙等接力跑道具,結合體育課程中的跨欄、短跑等項目,展開趣味化的接力游戲活動。在這樣的課堂模式中,學生既能將多學科的知識融合起來,也能進一步提高體質健康的水平。
2.創建合作小組。陽光體育的理念也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結意識。為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目的,也不能忽視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創建合作小組,改變傳統的體育課堂組織形式,按照學生運動水平、身心素質、體育專項技能等多方面的差異,將學生合理地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確保每一個小組內部能夠容納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并能建立起“以優帶差”的小組結構。當科學劃分體育學習小組后,教師開啟課程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在小組中共同研磨體育技術動作、學習體育專項知識,并能有意識、有規劃地制訂小組訓練計劃,不斷提升小組各個成員的專項運動水平。此外,以增強學生健康體質和身心素質為目的,教師還可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臨時設置一些體育運動的任務,如小組合作顛球、小組接力等,讓學生通過溝通和協作,尋求最佳的體育鍛煉途徑,不斷強化自身的專項技能,并能夠將體育運動作為自身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此,體育課堂不單單是傳輸知識和技能的主體,還能為培養全方位人才、提高高中生群體的整體素質做出貢獻。
3.觀賞體育賽事。除了設計趣味游戲和創建合作小組之外,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還需要學生從精神層面上產生認同感,自覺地展開體育鍛煉,向著目標大膽前進,這樣才能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和體育課堂上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綜合考量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上觀賞體育賽事,選取每一個運動項目中的賽事集錦,集中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和動畫,讓學生在觀賞賽事的過程中鉆研運動員所用的技術動作,明確賽場上的規則和制度。以此為基礎,學生能夠鞏固課堂知識,也能樹立起規則意識。此外,教師也要為學生重點介紹知名運動員的體育運動經歷,以“名人堂”為主題,借助足球、籃球等各個運動項目中的名人事例,引導學生關注他們為體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明確他們艱苦訓練、不畏困難的品質,當學生在心里樹立起榜樣意識后,教師進一步指導學生反思自我,讓他們能夠學習知名運動員身上的美好品質,將體育運動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至此,學生既能在觀賞體育賽事的過程中習得和掌握知識,還能在了解名人經歷的基礎上強化體育精神品質,這對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而言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當他們將體育運動視為一種理想和愛好后,其體質健康水平自然會得以提升。
陽光體育旨在讓學生走出去,走向操場、走向大自然,使得他們能夠于自主鍛煉、集體運動中提升體育運動能力和體能素質。而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讓學生擁有走出去的信心、具備走出去的意識。為此,教師可以設計多元化的體育課外活動,以野外登山、公園慢跑、親子運動會、校園運動會等為載體,為學生開辟廣闊的體育運動平臺,讓他們從教室、家里走出來,參與到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中,努力融入集體生活中。經過這一轉變,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呈現出穩步提升的態勢,他們應對壓力和風險的心理素質也會逐步加強[4]。同時,除了教師指定的課外體育活動之外,教師和家長也要盡量為學生創造獨立的空間,讓他們與同齡人自主探索、合作制訂體育鍛煉的計劃,如每日快步走、花樣跳繩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當其能夠對自身的生活、體育鍛煉投以關注并制訂鍛煉計劃時,其健康意識便初步顯現出來,他們可以在自主和合作運動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對于生活的重要性,也能感受到運動前后身體素質的差異。久而久之,他們便會愛上運動,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這樣就推動了陽光體育理念的進行和落實。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情況下,高中學校要將學生的體質健康作為重點目標,于體育教學中融入陽光體育的理念和思想,通過制訂統領規劃、完善硬件設施、創新課堂模式和設計多元活動等不同的方式,發揮出陽光體育的育人價值,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豐富的資源和健全的體育教學模式中,掌握專項體育技能、增強核心力量,進而提高整體的體質健康水平,如此方可培養契合社會要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