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磊 石俊龍 張欣亮 鄭鷹


摘 要:標準助推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數字中國時代進步。山東省按照《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部署,研究制定了《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并構建了數字強省標準體系。本文通過梳理山東省開展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的實踐舉措,系統分析了山東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支撐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進一步完善山東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工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數字強省,標準體系,數字化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5698.2023.11.004
0 引 言
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我國數字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而我國標準化工作為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中共中央、國務院2021年10月10日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提出了“加快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標準化建設,完善市場要素交易標準,促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1]。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進一步提出了構建技術標準體系,編制數字化標準工作指南等要求,該《規劃》為優化和完善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提供了指引,為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指明了方向。標準體系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起著加速數字經濟產業振興、助推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引領數字經濟國際競爭的重要作用[2]。在開展數字強省的標準化工作方面,山東走在了全國前列。“十三五”期間,山東全面推動了“數字山東”建設。“數字山東”是以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體系、網絡安全保障為支撐,聚焦建設數字政府、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數字社會三大任務[3]。2018年10月,山東省大數據局成立后,與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協同,從整體上強化了標準化對數字山東建設的支撐,有序推進了數字山東標準體系建設及應用實踐等工作。
1 山東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實踐舉措
山東把數字強省建設作為落實數字中國戰略的生動實踐和關鍵舉措,堅持規劃引領,標準先行,不斷強化體系頂層設計,提升數字化領域標準話語權,并開展了以下實踐舉措。
1.1 開展省內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
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領域內標準化工作交流溝通的平臺,也是組織領域內標準制修訂工作的主要機構,是開展數字強省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基礎組織。為有效推進山東省域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工作的協同一致[4],2019年1月,經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成立了山東省大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省大數據局。“十四五”以來,為適應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需求,科學研判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聚焦山東省數字經濟優勢重點領域,促進數字經濟與傳統領域更好融合,2022年11月,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又批準成立了山東省數字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要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價值化、治理服務數字化、數字基礎設施、數據安全、數字技術科技創新等數字經濟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在數字強省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上述委員會間分工協作,有效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規劃引領作用,統籌數字強省標準制修訂工作。
1.2 強化標準化事項歸口管理
山東省大數據局經與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溝通銜接,梳理了標準制修訂流程,明確了大數據及相關領域標準由山東省大數據局歸口管理。由省直有關部門和16市大數據局負責組織編寫標準草案,并向省大數據局提出立項申請。其中,省級和市級大數據類工程標準由省大數據局負責組織立項、日常管理和審核發布;省級地方標準由省大數據局組織初審,擇優向省市場監管局申報立項。
1.3 構建數字化標準體系框架
2019年山東省大數據局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全面梳理數字強省標準體系范圍和邊界,按照GB/T 13016《標準體系構建原則和要求》構建了涵蓋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基礎設施、數據資源、行業應用和安全保障的數字山東標準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在此基礎上進行二級細分,開枝散葉,形成全國首個省級層面數字化建設標準體系,對全面支撐山東數字強省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4 打造標準化管理領域生態
(1)在2 0 21年5月,為全面服務數字強省建設,深化山東省標準化綜合改革成效,激發標準化大數據要素潛力,促進標準化大數據產業發展,山東省大數據局會同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國首發《關于促進標準化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魯市監發〔2021〕12號)。明確提出堅持全省標準化大數據“一盤棋”協同推進。目前已經協調省公安廳、交通廳等4 0余家部門和單位,以及全省16市參與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2)構建標準領域“政產學院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目前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等十余家專業機構,以及標準領域專家近百人共同參與數字強省標準工作建設,提供標準化智庫支撐。(3)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發布了“標準化支撐政府數字化轉型評價指數”(以下簡稱“數標指數”),對全國的數字政府標準化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2021年度和2022年度數標指數評估發布的情況看,山東已連續兩年在全國數標指數排名第二。
1.5 推進數字化標準制修訂分類管理
當前山東數字強省標準庫共包含512項標準。從標準類型管理,包括省級地方標準288項,省級工程標準96項,市級地方標準3項,市級工程標準125項;從發布主體管理,山東省大數據局及大數據中心共發布157項,其他省直部門共發布224項,各市大數據局共發布131項。
1.6 強化數字化標準實施效果評估
按照《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要求,山東省大數據局積極推動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工作,委托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探索建立了標準實施監督和評估機制,研究制定了《山東省大數據標準制修訂工作指南》《數字強省工程標準實施效果評價規范》,每年選定一批重點標準化項目進行標準實施績效評價,建立了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把相關結果作為改進標準化工作的重要依據,推薦了一批重要省級大數據領域工程標準上升為山東省級地方標準或國家標準。
1.7 推動數字化標準工作試點建設
2021年9月底,由山東省大數據中心申報的數字強省標準化建設試點項目經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批準正式立項,這是全省唯一的數字化領域省級專項類試點。試點重點任務是探索大數據關鍵領域標準制修訂的創新經驗,推動標準化理論體系和實踐應用創新,提升標準大數據共建共享效能,形成可供大數據領域各級各部門復制推廣的標準制修訂工作指南和評估評價模式,提升試點輻射帶動作用,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提升標準化在推進數字化變革中的戰略作用。目前試點正按照既定方案推進,2023年年底前完成評估驗收。
2 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短板
2.1 標準體系結構有待優化
從現行數字山東標準體系的標準類別角度看,經研究分析,數字山東標準體系中關鍵技術、基礎共性、安全保障等3類標準數量在我國現行大數據及相關領域國標和行標中的數量占比偏低,標準體系結構有待優化;同時,山東在參與大數據及相關領域國標和行標研制方面還存在較大短板,一些重點領域缺少相應配套標準,對數字化轉型實際工作的支撐作用偏弱(見表1)。
2.2 標準重點領域有待加強
從橫向兄弟省市比較看。在數字強省方面,山東省在大數據及相關領域地方研制發布標準數量上全國相對靠前,而在政務服務、政務信息資源標準化等方面則各具特色。如:廣東省主要面向交通、公共與信息安全;浙江省主要面向醫藥衛生與電子商務;福建省比較均勻地分布在政務、智能家居與電子商務等領域。但從山東數字強省部分重點工作推動程度看,標準支撐能力仍顯不足。目前,“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臺等重點項目尚未出臺發布相關標準;“無證明之省”由于涉及范圍較廣,標準配套也不完善;新型智慧城市在相應細分領域缺少相應基礎設備標準,對城市治理感知的支撐作用仍然偏弱。
2.3 標準宣貫和應用力度偏弱
數字強省標準化工作重制定輕應用,重立項輕管理,標準文本內容與具體工作實際相脫節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近年來雖然開展了相關標準宣貫活動,但實際成效并不好。在前期蹲點調研過程中發現,許多地方在具體項目建設過程中,貫徹落實標準的意識偏弱,標準落地應用方面還有許多不足,導致系統建成后在數據共享交換,或者與其他系統對接過程中出現問題,不可避免出現重復建設。
2.4 標準轉化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山東各地政府機構標準化意識不斷加強,其中,2023年申報立項標準305項,同比增加23.5%。其中省直部門共申報77項,13個市申報228項。但申報項目標準質量仍有待提高,調研時地方普遍反映缺乏標準化專業知識,不能很好地將地方經驗成果轉化為標準。此外,各地引入的標準制定團隊水平參差不齊,影響標準化工作開展進度和建設質量。
3 對策建議
3.1 完善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
明確山東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的范圍和邊界,摸清現有標準體系運行現狀和發展趨勢,系統梳理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建設的短板和需求,制定實施任務事項標準清單,完善山東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下一步規劃方案,有重點、分步驟地開展數字強省標準化工作[5],充分發揮標準化的互聯互通作用,通過標準化高質量推進政府、經濟、社會等領域在數字資源領域的深度融合,有效避免數字化轉型項目的重復建設。
3.2 推動體系標準研制有效協同
按照“急用先行,需求導向”的原則,山東省可對標兄弟省市標準制修訂的最新情況,按年度提出標準建設任務,做到省直部門、各市自主申報與省局點題壓任務相結合,推出一批社會急需的地方標準和工程標準。加強對市級大數據標準制修訂的管理和引導,鼓勵市級多頒布符合自身實際的市級地方標準和市級工程標準,為省級標準制定積累經驗,并擇優納入數字強省標準體系,提升標準管理成效。同時,完善標準研制協同工作機制,山東省大數據局加強與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的聯系溝通,形成標準體系建設合力。
3.3 強化數字化標準實施宣貫
定期開展針對性強、應用性高的數字化領域關鍵標準實施宣貫工作,建立標準宣貫培訓常態化機制,并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面向省直機關、市級和縣級部門開展數字化標準宣貫培訓,不斷提升政務人員在數字化建設領域標準化意識與應用能力。
3.4 創新標準實施評估手段
建立標準跟蹤評價機制,開展標準實施效果評價評估,納入重點工作調度,通過評估不斷推動各單位制定實用標準,實現以評促建目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精神,山東省大數據局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持續深入開展數標指數研究并頒布中國數標指數,進一步衡量山東省乃至全國數字化轉型工作中標準化的支撐作用。
3.5 提升關鍵標準研制質量
強化標準審查機制,提升在數字化領域關鍵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研制質量和水平,拓展山東數字強省標準化工作的話語權和綜合競爭力,打通數字政府服務群眾事項的線上線下“最后一公里”[6],通過數字化領域關鍵標準的質量提升及應用推廣促進國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4 結 語
數字中國的建設離不開各省數字化、標準化工作的有效實踐和積極推動,加強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對于構建數字強省新型發展格局、推動數字強省高質量發展將起到引領作用[7]。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深入推動山東數字強省標準體系建設,實現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一體化建設,共筑數字強省、數字中國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國務院.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10/content_5641727.htm.
陳美帆,陳永強. 數字經濟標準體系的構建[J]. 標準科學,2023(06):47-52.
桓德銘,熊紹東,張欣亮. “數字山東”標準體系建設研究[C]//中國標準化協會.第十八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北京:《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2021:1650-1657.
張欣亮,王茜,呂冉,等. 省域數字化轉型標準體系研究及其構建——以數字山東標準體系為例[J].標準科學,2022(04):74-78+97.
桓德銘,王春艷,張欣亮,等. 標準化引領地方政府數字化建設路徑研究——以數字山東建設為例[J]. 中國標準化,2020(09):75-80.
張欣亮,鄭鷹. 標準化支撐數字政府建設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 2023(14):125-132.
李冰,賈曉杰,王瑤瑤,等.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關于標準的啟示[J]. 信息技術與標準化, 2023(06):85-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