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澄芝
目前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效果普遍不如人意。本文重點分析高中議論文寫作的困難與成因,探討破解策略。
文體意識模糊,整體議論偏弱。議論文主要是用于闡述并論證作者的觀點,所以文章的主體部重在說理論述。一些高中生寫作議論文時文體意識會較差,將議論文當作記敘文寫,常常有大段大段的敘事抒情內容,整體議論性較差,不善于簡述事例,不善于對事例作精要的分析論述。
忽視素材積累,缺乏論據支撐。一些高中生在日常活中不注重積累議論文的寫作素材,對歷史典故、名人軼事、重大新聞事件的涉獵少、積累少。這就使得在寫作議論文時,缺乏典型材料,缺乏時鮮實例,只會選用一些老掉牙的事例,如說熱愛科學就是愛迪生、居里夫人等,說勤奮就是匡衡“鑿壁偷學”、蘇秦“懸梁刺股”、祖逖“聞雞起舞”等,說愛國就是蘇武牧羊、林則徐虎門銷煙等,說創新就是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等,用的都是老掉牙的舊材料,全然沒有貼近現實生活的新鮮事例。
布局缺乏個性,謀篇不知變通。一些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謀篇布局的能力比較差,沒有弄清題意,信手寫來,跑題偏離也不管。有些學生議論文結構固定,千篇一律三段論,沒有個性與創意。
教學重視不夠,寫作系統性欠缺。現階段,我國高中學生的學習時間較為緊張,學習壓力較大,一些教師忽視指導學生議論文的寫作,一些教師只注重理論講解,使得議論文寫作教學缺少實踐性及系統性。還有一些教師直接讓學生背誦議論文范文,猜題押寶,使得學生的議論文訓練不夠扎實。
教學過程蜻蜓點水,忽視素材積累沉淀。教師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重視度比較高,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任務。這使得學生只能沉浸在題海中,并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積累沉淀寫作素材,使得學生在寫作時無話可說。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常常和社會脫節,生活經歷和閱歷都不豐富。
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寫作教學效率低下。一些教師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抑制學生想象能力的發展。教師在教學時并不會自主創設教學情境,這使得學生對議論文的寫作欲望比較差。教師的選題過于隨意化,作文題與學生現實生活距離較遠,學生感覺無話可說,甚至抵觸、厭惡寫議論文,產生出寫作議論文沒有絲毫用處的想法。
指導個性化閱讀,創設賞析交流課。(1)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教學,加強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指導。信息化時代,信息來源渠道越來越豐富,信息量處于擴張的狀態。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學生所接收到的信息內容越來越多,新課標推崇并倡導個性化閱讀,要求保護好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及主動性。要拒絕偽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能夠更加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在閱讀中思考問題,設身處地去分析文章創作的意圖及文章作者的境遇等,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進入到閱讀的境界中,提高寫作水平。名著、名篇所蘊含的思想文化內涵尤為豐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想要讓閱讀遠離膚淺,就必須回歸到經典,讓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等一些名著,在閱讀當中汲取知識,完善學生自身人格,發展學生道德品質。通過閱讀,也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美的熏陶,滋潤心靈。課堂教學要加強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指導。(2)要創設賞析交流課,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閱讀是寫作的基石,只有把閱讀和寫作融合起來,才能夠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內容可寫。當代散文名家用自己的語言寫出自身的日常心態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整理周國平、余秋雨等名家的優質文章,打印文本,指導學生展開賞析交流,品讀分析不同散文家的文章創作風格,體會作品的思想情感及文章表現方式,強化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以閱讀帶動寫作,借鑒名家名作的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水平。
加強思維訓練,發展論證力。議論文的寫作可以大致劃分為提煉論點謀布局、篩選論據寫初稿、修改完善定終稿等三個環節。站在思維科學的立場上來分析,文章寫作需要思維方式的支撐。在高中教學階段,大部分學生的議論文寫作都會存在著不善于提煉論點謀布局的問題,在拿到題目之后會直接套話,絕對化、模式化的問題較為嚴重,缺少良好的議論文創作思維品質。所以,在議論文寫作教學時,可以給學生講解思維的方式方法,進行單項思維訓練,把歸納思維、演繹思維、因果思維等不同思維方法帶入到議論文寫作訓練中,教會學生怎樣深刻提煉論點,保證論點的鮮明準確度,怎樣選擇加工論據材料,保證論據的準確典型,怎樣布局行文結構,保證論證的嚴謹性邏輯性。借助思維訓練,提升學生議論文寫作水平,重點發展學生論證力。
立足課堂教學,強化訓練實效。課堂是作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外是學生練筆的主陣地。課堂要授之以漁,并導之以法,作文教學才會有效果。離開了課堂,再好的作文教學理念與訓練方式都成為空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有這樣的體會,有時突發一個創意,運用到課堂上去完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于是就棄而不用。其實,如果能根據學生實際在細節上下功夫,稍加修改優化創意,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多開展“沙龍”式的多向對話交流,真正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訓練中來。立足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寫的方法,更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運用怎樣寫的技巧,讓學生熟能生巧,在多番嘗試、反復探究中掌握寫作技巧,收獲寫作的快樂。
在寫作訓練中采取對比評析的方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每次課堂寫作訓練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從本班學生的作文中挑選一些瑕瑜并存的段落,讓學生小組點評,集體評價,然后教師進行修改。再將修改后的段落與原文同時展示出來,讓學生做對比評析。這樣,采用自評法、互評法、比較法等多種評析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開闊學生寫作思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提升學生寫作能力,能夠確保寫作訓練扎實有效。
高中學生議論文寫作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學生長時期的訓練積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強制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議論文寫作任務,而是要針對學生的寫作狀態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論文的寫作方式,注重積累議論文的寫作素材,給予學生更為充裕的時間和機會去訓練。在批改議論文時,可以鼓勵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以多元化評價手段激發學生議論寫作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能夠快樂寫作,喜歡寫作。通過扎實的訓練,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