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艷
(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安徽 淮北 235000)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中職院校擴招人數不斷增長,中職教育質量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中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遠低于高職畢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存在較大的就業壓力,因此中職院校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讓學生能夠掌握扎實的知識與技能,從而為未來的學習與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礎。但是從目前中職教學活動來看,仍舊存在許多問題,限制學生的發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文章主要以中職平面設計專業為例,分析“教學做合一”思想在推動其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從而為中職院校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
“教學做合一”是一個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陶行知先生對其的表述為: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做;因此,教與學都是以做為中心。具體來說就是老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方法來教學,學生喜歡什么樣學習,教師就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生喜歡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教師就應該使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1]。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是隨意選擇的,而是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選擇,學生怎么學習,教師就怎么教。但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并不是教師最終目標,因此教師還需要追溯學生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從陶行知先生的理念來看,學生學習的方法來源于其做法,也就是說如學生的做法決定了其學習的方法,而這又會影響教師的做法,由此可見教與學都與學生的做法有關,因此需要采取“教學做合一”的方法。
文章認為“教學做合一”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1)教學合一: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是教師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教學不能盲目隨意,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聯系,不能將兩者相隔,而是要將兩者合一,從而提高教學效率。(2)學做合一:學生的實踐是學習的根本目的,只有通過做來理解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2]。(3)教學做合一:從上文可知,教與學都是源于做,因此三者需要相互協調,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彼此發展。
“教學做合一”的核心內容在于三者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需要相互協調、相互彌補,既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幫助學生和教師更好的發展,提高中職平面設計教學效率和質量。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動,社會對于中職平面設計專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教育思想、模式的變革,更是要從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教學做合一”可以為中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指導,為實際教學活動提供一些靈感,有助于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構建高效課堂。
唐興志先生認為學生的“做”豐富多樣,因此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學方式單一呆板,長此以往只會讓學生感到疲倦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通過豐富教學活動,制造新鮮感,從而讓學生對教學活動有所期待。同時由于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基礎和興趣,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側重點也有差異[3]。如果采取單一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滿足部分學生的需求,但是也會影響不喜歡這一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需要豐富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總而言之,根據目的的不同,因時制宜、因材施教開展教學活動,可以起到不同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中職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因此將“教學做合一”應用于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可以更好地發揮教育的效果,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并且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其次通過“教學做合一”,可以讓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4]。
由于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時間短,中職平面教學通常是按照參照高職教育、高等教育的培養方式,但是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社會對中職畢業生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新時代下,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社會對于平面設計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升高,這對于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在信息化時代中,中職學生面臨著兩個挑戰,一個是平面設計工作出現“低門檻”的形式,也就是說在現代強大計算機軟件的支持下,只需要掌握軟件操作技術就可以在素材庫的支持下完成平面設計,也使得平面設計工作的準入門檻越來越低,競爭壓力不斷升高。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審美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社會對于平面設計人才的綜合素養要求不斷升高,如何處理藝術性與商業性、思維的視覺化與信息的直觀化如何辯證對待,促使中職平面設計教學需要不斷進行變革。
平面設計可以達到宣傳產品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達到制造產品的效果,也就是說通過包裝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從而產生消費意愿,提高產品的社會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戶[5]。現代的平面設計不僅僅具有一般的裝飾作用,并且還與現代新型技術與方法相結合,在傳遞過程中實現與消費者的雙向互動。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對于大段文字的閱讀耐心下降,習慣用圖來替代文字,因此需要優化平面設計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從而設計出優秀的作用,滿足市場發展的要求。
中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輸送實用型人才,因此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就業就是最終目標,因此需要凸顯職業教育的特點。但是很多中職院校參照高等院校的教學體系,著眼于培養全面型人才,雖然課程設置數量豐富,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內容,但是卻沒有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導致學生在面對眾多課程時手忙腳亂,不知道哪一門才是重點,雖然看起來學富五車,但是實際上卻是無一精通,甚至導致時間的浪費,在畢業之后沒有獲得用人單位的認可。
平面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如果沒有基礎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設計出來的作品也是毫無新意,平平無奇,例如有學生在設計時過于追求個性,忽略產品本身的作用,導致客戶的滿意度下降。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完善,平面設計專業可從事的工作較多,例如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網頁設計、游戲UI設計等,但是從專業課程設置上來說,相關內容較少,導致學生在就業時的就業面變窄,很難滿足企業的實際要求。此外,就業指導不足,通常是在三年級開展就業指導與培訓,導致學生對畢業就業的認識存在偏差,出現就業難的問題。
由于中職院校對于自身的辦學理念沒有清楚的定位,沒有凸顯職業教育特點,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趨同,仍舊保持著傳統美術教育的思路,過于重視學生的美術功底與作品裝飾效果,導致課程設置不完善,與高職院校、普通高校的課程設置相似,雖然專業課程、基礎課程都有很多課程,但是沒有涉及消費心理學、市場調研、市場營銷等課程,且由于課程繁多學生很難精通,使得學生出現較大的學習壓力,也很難明確平面設計未來的就業方向,在畢業之后的市場競爭中不免缺乏經生理,很難迎合用人單位的需求。此外,在教學活動中過于依賴素材庫,導致學生的想象力不足,設計出來的作品也很難受到市場的歡迎。
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來源于其內在需求。中職學生通常是沿襲著初中保持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認為中職教育是走入社會的途徑,或者是不喜歡學習,將校園生活等同于沒有父母管束的自由時光,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還有學生并不喜歡平面設計,只是父母覺得這個專業好,就報考了這一專業,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對學習并不重視,只希望順利畢業證就好。
中職教育需要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個人發展、審美能力以及職業道德建設。中職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其本身的學習動力也較低,這是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注意的,需要通過有效的方法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中職學生選擇平面設計專業,本身存在一定的職業情緒,這也是其學習的主要動力,教師需要加強職業發展指導,讓學生了解到平面設計專業的市場就業前景,從而激發其學習動力。中職學生由于本身的基礎不高,因此不能采用常規的教學方法,需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平面設計專業具有藝術性的特征,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作品設計的質量。
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其未來發展狀況有密切的相關性,教學不僅僅需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引導學生更好的步入社會,從而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價值。中職學生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建設者,需要樹立時代發展觀。因此在實際小學活動中,需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時代風氣的變化,在作品中凸顯時代特征,把握不同時期的審美風格與設計特點,從而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勇于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實現更好的發展。平面設計主要是凸顯視覺傳達效果,注重信息的交流與互動,因此需要把握群體理解機制和心理需求,在課程中需要增加社會學、心理學的知識。平面設計本身具有較高的審美性、創意性和實用性,因此需要以產業發展的趨勢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注重作品信息傳達以及作品的裝飾效果,從而提高中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解決就業難的問題。
平面設計專業中雖然課程繁多,但是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因此需要刪繁就簡,對課程進行優化設置。平面設計需要考慮較多的問題,例如制作工藝、加工材料對設計效果的影響,在有限的條件下,如何通過作品來表達傳達效果,即不超出預算,又省時省力,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從而讓學生對平面設計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例如字體與標識可以融合成一體進行教學,同時為了增加學生的就業渠道,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內容,例如游戲UI設計、網頁設計等,有效利用課時,提高教學質量,讓課程教學能夠更好為學生未來發展服務。
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積極開展探究性活動,促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形成良好的設計能力,充分利用微課、翻轉課堂、小組探究等方法,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例如平面設計的商業性要求學生需要掌握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對于群眾審美有著更高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平面設計的藝術性也要求學生需要掌握如何合理運用圖像與符號,從而抓住人們的眼球,從而引導群眾更加關注作品,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在未來工作中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中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仍舊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充分了解“教學做合一”的內涵,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論與技能水平,從而在畢業后更好的就業,解決中職學生的實際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