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倩如
摘 要: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幼兒可以借助生活的不同經歷吸納語言知識,提升語言能力。而作為藝術與語言元素的有效結合體,繪本不僅包含生動的畫面,更有優美的語言及趣味的形式,這給予幼兒更多交談的依據以及傾聽的契機。由此,借助這種圖文并茂的語言載體,教師可以激活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以,強化繪本閱讀是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關鍵。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教育;語言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1-0152-03
幼兒語言能力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它不僅包括幼兒捕捉身邊信息的能力,更影響著他們對于人際交往的體驗、思想情感的培養以及思維創新能力的生成。從幼兒時期開始,幼兒就通過周圍的語言來獲取知識,語言是幼兒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他們在生活中通過語言開展探索,在游戲中借助語言發現問題,并通過交流嘗試解決問題。由此可見,語言能力對促進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對于3~6歲的幼兒而言,繪本閱讀是一種非常適合促進語言能力發展的方式。繪本不僅是語言的載體,同時也是語言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巧妙結合。因此,在幼兒語言能力培養中,教師逐步嘗試將繪本閱讀有效地融入幼兒日常生活之中,以期推動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繪本往往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用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幼兒呈現出趣味生動的故事情節,讓幼兒在閱讀時獲得更為直觀的體驗,而豐富的畫面也推動著幼兒審美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對于幼兒而言,繪本是獨特的語言體驗形式,在繪本中,簡練的語言卻滲透出濃厚的情感,供幼兒去開拓暢想,創造創新。而在現實教學實踐中,繪本被更多地應用于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過程之中,它對幼兒語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
首先,它有利于幼兒表達主動性的提升。趣味的繪本能夠激發幼兒閱讀的欲望,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其中的語言,并嘗試學習和表達。與此同時,幼兒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體會精辟的字詞,感受精練式話語,由此獲得更加積極的閱讀體驗,他們從精煉簡潔的語言中發展想象,更加主動地想要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創新想法,從而不斷激活幼兒的表達能力,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
其次,它有利于幼兒語言理解力的增強。繪本閱讀過程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它的語言發展價值不僅在于幼兒對圖畫情節的理解,同時還需要幼兒借助一定的語言來理解故事發展的經過,以此結合圖畫情節與語言描述來獲得深度認知。由此,在閱讀過程中幼兒就能夠逐漸增強語言理解能力,結合畫面與語言,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更加透徹,對于語言的描述也能更加精準地掌握,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理解水平。
最后,它有利于幼兒語言傾聽力的形成。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經常會與同伴分享、與家長分享或與教師分享,而分享的過程不僅是相互傳達思想的過程,同時也是幼兒傾聽他人的過程。而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有豐富而趣味的元素,趣味的故事分享讓他們更加愿意去傾聽,在他人的描述中獲得不一樣的繪本理解,久而久之,幼兒就能有效捕捉他人的語言信息,從而使得有效傾聽語言的能力逐漸養成。
繪本閱讀是幼兒最為喜愛的一種閱讀形式,在繪本中幼兒能夠獲得視覺的有效刺激,感受豐富的色彩和畫面,同時還能夠發展想象,借助生動簡練的語言去思考繪本的留白之處,繼而不斷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使得幼兒愿意分享和表達,理解繪本中的濃厚情感。而這個過程就是幼兒語言能力飛速進步的過程,由此教師應當積極利用繪本閱讀,發揮其語言價值,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一)融入生活繪本元素,提升幼兒語言探索興趣
繪本故事是激活幼兒閱讀興趣的重要形式,而在幼兒天真的視角下,生活中有無處不在趣味的故事,他們以生活為基礎,感受生活的樂趣,品嘗生活的滋味,繼而發展出更加生動、獨特的能力。由此可見,生活是幼兒成長的基石。而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誠然,生活是教育最有效的支撐途徑,是挖掘教育價值的源泉。而生活類的繪本故事能夠讓幼兒從中體驗到生活的不同情節,感受生活價值,因此教師可以在幼兒日常培養中融入生活繪本元素,利用生活類的繪本故事,引導幼兒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而更積極地去探索語言,提升語言表達興趣。
生活是幼兒最為親近和感興趣的話題,他們能在生活中發現新奇事物,并嘗試用言語去表達。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對于生活的探索欲,借助生活繪本,向幼兒講述生活故事,從而引導他們理解繪本語言,并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嘗試探索和提升。比如,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他們會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工作,如教師、廚師、保安、保潔等等,這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也正是這些角色充實了幼兒的生活過程。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個主題引入繪本閱讀活動,帶領幼兒閱讀《我長大以后》,讓幼兒觀察不同的角色和人群,并引導他們在閱讀中嘗試思考,找出不同的角色或人群所表現出的特點或特色,繼而組織語言并表達出自己的愿望。在閱讀中,有的幼兒長大想當醫生,而繪本中提出了醫生的期望:“要健康”,幼兒在閱讀和想象中,就會將自己代入主人公的角色,并且嘗試去想象長大以后會變得怎么樣?如果長大以后當醫生,還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特點和期望。在這過程中,有的幼兒就會想到要當醫生還需要學識淵博,還應當具有愛心,還有的幼兒想到要不畏辛苦等等。而與此同時,幼兒也能夠積極主動地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實踐證明,將生活繪本元素融入幼兒的成長之中,就能夠無形之中給予他們思考的力量,讓他們能夠結合生活去憧憬和想象,去表達和討論,從而不斷提升幼兒探索語言的興趣。
(二)利用繪本情境體驗,增強幼兒語言交流動力
繪本具有豐富生動的畫面,展現了獨特的故事情節,用簡短精練的語言給予讀者更加立體的故事過程,激發他們的想象能力。所以,繪本是幼兒閱讀的首要載體。而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熱情容易消散,對于事物的堅持并不長久,這就需要良好的閱讀體驗去推動。而表演或者模仿是幼兒最喜愛的形式之一,他們會在表演或者模仿中深入體驗不同的角色和場景,繼而感受不一樣的閱讀內涵。因此,教師可以立足于繪本,引導幼兒開展情境演繹,在情境中體驗角色,感受故事的內容,并嘗試以角色的身份進行語言交流,想象角色間的對話并演繹,從而增強語言交流能力。
例如,在幼兒角色區域活動中,幼兒經常通過角色扮演游戲來進行體驗,從中汲取知識和經驗。教師便可以利用活動區域,引入繪本《大衛,不可以》,讓幼兒開展閱讀,并選擇不同的角色,布置一定的繪本場景,去扮演并實施不同的行為。而在此過程中,作為表演主人公,幼兒在扮演時不僅要借助思考細化情境故事,將繪本故事補充得更加充實,同時還要組織和梳理語言,進行有效的、真實性的表達。又或者利用自己的日常經歷或者體驗,嘗試自主發揮,在扮演中表達出阻止“大衛”行為的理由。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幼兒不僅能夠真實地體驗到繪本故事中的場景,也能夠換位思考,理解生活中父母、教師等角色對于幼兒自身言行的勸導,讓他們更加理解繪本語言。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繪本《我爸爸》,組織幼兒開展表達情境活動,如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爸爸的特點,并嘗試用一兩個行為或場景表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積極去思考自己的爸爸和繪本中的“爸爸”的異同,同時還能夠在比較中感受到繪本中“爸爸”的獨特之處,繼而對爸爸的形象有更豐富的理解,而后教師再引導幼兒進行交流和表演。這是將繪本內化為幼兒心境的體驗過程,這極大地提升了幼兒思想的流露需求,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語言交流。同時,幼兒還能夠在情境演繹中積極發揮靈活的思想,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表達,在不同角色之間能夠產生更加積極的語言交流互動。由此,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也在情境表演中不斷加強。
(三)結合主題繪本閱讀,加深幼兒情感獲得能力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于閱讀有不同的需求,就中班幼兒而言,他們的情感能力逐漸增強,對情感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這就使得中班幼兒更加傾向于與同伴、家人或者教師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與溝通。而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對于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更多的情感需求,幼兒就會自主地尋求語言交流,并嘗試在語言溝通中收獲情感體驗,增強情感能力。而繪本是一個體系化的語言培養工具,它擁有很多主題化的內容,能夠系統地培養幼兒的情感能力。為此,教師就可以結合不同的主題,挖掘更多的繪本,引導幼兒在閱讀中體驗情感,從而不斷增強情感獲得能力,繼而為語言能力的精進打下情感基礎。
符合幼兒年齡段的繪本主題涉及多個領域,是帶領幼兒拓展多元認知的依據。而對于幼兒而言,不同的主題繪本能夠激發出更加多樣的情感能力,如母愛主題、成長主題、自然主題、科學主題等等。這些主題式的內容能夠激活幼兒不同的成長體驗,如在母愛主題中收獲親情的力量;在成長主題中收獲交往的能力;在自然主題中收獲生活的奧秘;在科學主題中收獲科學的體驗……這些都是幼兒成長所需要的能力,也是幼兒勇敢表達所需要依據的源泉。多樣的閱讀收獲多樣的情感體驗,而體驗和感受愛是幼兒最為需要的情感。因此,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結合“愛”的主題,引入多樣繪本,帶領幼兒體驗和增進情感能力。比如,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引入《小狐貍買手套》《猜猜我有多愛你》《大嗓門媽媽》等母愛系列繪本,組織幼兒進行閱讀,并細細品味。而在閱讀中,幼兒能從繪本中看到自己媽媽的影子,借助繪本的語言和情感流露,他們能夠理解媽媽的行為,感受其中蘊含的濃厚親情。在閱讀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說出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故事,讓他們將繪本情感代入自己的生活事件之中,從而加深幼兒對于情感的理解,增強情感獲得能力。在豐富的情感能力基礎上,幼兒的語言能力被激發,也就更加愿意去表達和訴說,在親情與愛的力量推動下,更加主動地開展交流互動。
(四)創設多樣繪本游戲,強化幼兒語言運用能力
游戲是幼兒探索世界的最重要方式,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幼兒是生來好動,以游戲為生命的。”的確,游戲最能夠引導幼兒開展探索,同樣游戲也最能發展幼兒的不同能力,在這些能力之中,就包括關鍵的語言運用能力。游戲過程是幼兒探索知識的過程,幼兒必然會進行語言的交流和溝通。而想要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水平,讓他們學會更加精準、有效、合理的語言,就必須結合繪本來學習。為此,教師可以立足于繪本內容,創設多樣的繪本游戲,將繪本與獨特的游戲形式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繪本語言,在閱讀中感受游戲樂趣,從而不斷強化語言運用能力。
繪本是諸多藝術元素與語言元素的有效結合,教師可以發散思維,充分發揮繪本中的藝術元素的語言培養價值。例如,教師可以在繪畫活動中,以繪本為媒介,引導幼兒結合繪本開展想象和繪畫,依托其中的繪畫元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閱讀的基礎上,畫出幼兒內心完整解讀的故事情節,從中感受未知的細節。比如,利用繪本《如果地球被我們吃掉了》,引導幼兒去探索繪本中的故事內容:沒有了水、空氣、植物、動物的地球是什么樣子?當世界只剩下錢和金子,又是什么樣?如果有一天,一個孩子口袋里還有生命的種子,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呢?通過這些趣味問題的引導,幼兒就能主動地開展思考,并發揮想象,積極地揮動畫筆,用繪畫詮釋故事的內涵。在活動中,有的幼兒畫出了碎裂的樹木,還有的幼兒畫出了傷心的毛毛蟲、干枯的河流等等,這些是他們對于繪本中地球將來狀態的理解。而對于生命的種子將要經歷的故事,又留給幼兒無盡的想象空間,讓他們更為開放地去理解繪本的意義。這樣的繪畫融入了幼兒的思想,這是經過他們思考和體會而呈現出的畫作。在繪畫完成后,幼兒可以結合自己的繪畫,講述自己理解的故事。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語言運用能力能夠依托繪本逐步強化,并且有效地融入了藝術元素,將語言與繪畫趣味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大步實現語言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豐富的色彩和趣味的語言加持下,繪本成了引導幼兒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它符合幼兒發展的特征和需求,能夠給幼兒不同的語言表達體驗,這就使得幼兒在繪本閱讀中更加能夠積極地開展語言交流,體驗情感思想,從而實現語言能力的有效提升。作為幼兒教師,要重視繪本閱讀的價值,從幼兒語言發展的角度積極挖掘繪本元素,用繪本帶領幼兒學會傾聽、積極表達,從而不斷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1]張亞妮,邵秀存.以繪本教學促進幼兒語言與思維協同發展[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05).
[2]沈立琦.讀繪本悟繪本活繪本——幼兒園繪本閱讀研究略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1).
[3]盧玲.以繪本閱讀助力幼兒園閱讀教學[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02).
[4]劉湘萍.從《指南》語言目標探究中班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指導策略[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