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靜
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高中英語教學需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學任務,反映出課程理念,并體現出課程的具體性質,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這就需要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加強滲透德育,積極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扎根教材,深挖教材背后的文化和價值底蘊,創新教學方法和授課手段,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并在其中植入國際主義精神,從而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名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同時還掌握跨文化交際和溝通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一、高中英語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新課程標準中,“英語學習活動觀”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且德育是 “五育”之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項,對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全面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決定著學生能否實現全面發展,是學科教學取得最佳成效的關鍵。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我國的英語學習和教學中,德育滲透存在著許多疑點。
高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結合是實現德育目標的關鍵,也是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質的有效環節(高攀 2016)。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靈活使用“英語活動觀”視角進行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三觀”,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的價值。
因此,當今的高中英語教學已經了巨大的變化。英語教師不再只需要教授語言知識,而是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在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時努力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并且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感受到英語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將來作為高素質人才走向社會。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
(一)緊扣教材,發掘德育元素
教材不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切入文本,更是教學的根本依據。因此,英語教師要緊緊圍繞英語教材,深入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從而有效地在課堂上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使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1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的教學中,筆者會在“英語活動觀”的視角下進行內容統籌與大單元教學。整體教學設計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思考初中與高中的不同之處,初步構想在高中生活里如何與自己、與他人相處,進行導入;第二部分:賞析文本語言,略讀與詳讀相結合,在回答一些細節問題后,考慮為什么這篇演講是振奮人心的,尋找修辭手法;第三部分:請學生思考如何在高中實現自己的潛力,讓學生構想完畢后進行演講。這些教學活動設計緊扣教材,在科學的“英語活動觀”視角下進行重新整合設計,在“實現個人潛力”的主題意義引領下,依托語篇,運用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把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整合起來,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取向。學生能更好地認識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的聯系,在學好英語知識的同時獲取到不一樣的認知體驗,更加了解高中生活,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認識到如何謀求自我發展。
(二)開展趣味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大致可以分為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聽力教學等環節,每一個環節的教學任務都考驗著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需要教師在各個環節中靈活地滲透 德育教育,運用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整體提升教學效果。在教學前,教師需要通過充分的準備,準備與單元主題相關的德育材料,如視頻與圖片,將材料與話題聯系起來,在分享故事的同時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真正有效地融合教材與德育。
趣味教學也可以有效地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 引導他們積極表達,踴躍參與,更好地表現自己。以語言點的教學為例,在進行關于文本內容的討論和提問后,可以緊接著將新詞匯、新句型等整合在一起,建立“詞匯銀行”,組織游戲活動,可以用擊鼓傳花等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重復與應用。游戲情境也要緊貼生活實際,這樣才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在活動中學習新的知識并牢記,并且認識到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等,從而讓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更加順利。通過趣味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習效果,還可以在游戲活動觀創設的真實情境中完成德育的有效滲透,培養健全人格,促進全面發展。(三)提升教師素養,引導學生課外實踐
面對德育滲透的高要求,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推進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們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樹立正確人生觀與世界觀。
因此,英語教師應該想方設法開展課外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進行過程評價和多維評價,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指引他們不斷放大自身的閃光點。在組織實踐活動時,引入一些新的材料作為教材的有效補充,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升學生的輸出意識,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快樂學習,樂于合作,以積極的心態持續探索課外知識,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也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形成健康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了解并考慮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認知能力、德育水平、勞動素養、美育水平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堅持以生為本。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能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從英語實踐維度、智力發展維度、德育培養維度、勞動能力提高維度、藝術培養維度等角度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Food matters”單元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個項目式的任務,需要學生動手制作一道自己家鄉的特色菜,或是感興趣的美食,并寫出菜譜,進行制作。在完成項目式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激烈的討論,并搜集整理相關資料,掌握大量信息并整合,闡述自己的觀點后進行實踐,建立實事求是的價值觀,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培育。這一過程中學生進行資料搜集,了解美食背后的傳統文化,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項目式任務的準備環節需要我們老師在課前查找大量的資料,設計出實用的任務,引導學生通過飲食了解不同地域或國家的文化,增強文化意識和民族自豪感。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這一大背景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英語學習活動觀”等策略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我們英語教師要充分應用以上策略,并潛心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不斷強化德育,培育大批高素質人才,使我國的英語教育取得新成就,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