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娜娜 羅一鳴
(景德鎮陶瓷大學 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是以傳承千年的陶瓷產業為載體,以內涵豐富的陶瓷文化為基礎,以創意設計為靈魂,將景德鎮豐富的陶瓷文化藝術資源與新時代的產業結構、社會需求相結合,通過現代化、數字化、產業化、規?;纳a方式和市場運作模式來促進傳統陶瓷產業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新興產業。特別是時數字技術賦能下的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為景德鎮陶瓷產業和城市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對于提高景德鎮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文化創意產業1988年誕生于英國,隨后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也陸續發展了具有本國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而我國到2006年才在《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首次提出“文化創意產業”,自此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速度較快,特別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文化產業帶”、“黃河中原地區文化帶”、“珠江經濟文化產業帶”、“環渤海灣經濟文化產業帶”、“京杭大運河文化帶”和“藏羌彝文化走廊”等帶狀經濟發展區的穩步建設,各類文創產業園區不斷增多,逐漸形成了文創產業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布局逐漸完善,產業規模日趨壯大,并呈現了中國獨特的發展趨勢,已經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根據《2022~2028年中國文化創意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營業收入為119 064億元,同比增長20.9%,中國文創行業新增相關企業注冊數量為11 464家,同比增長56%,可以說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期。
近些國家以及江西省、景德鎮市、縣區等各級地方政府都大力支持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并出臺了一些系統性、針對性的扶持政策,支持各類陶瓷文化創業產業園建設,發揮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效應,對于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起著促進作用。比如2021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于推動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數字文旅產業發展的目標,要求加強和創新內容建設、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文旅數字化新業態、培育文旅數字化新業態、以數字化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為數字時代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9月景德鎮市頒布實施的《景德鎮市陶瓷文化傳承創新條例》要求通過財政注資等方式積極促進陶瓷文化創新發展,支持陶瓷文化創意人才職業發展,為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景德鎮作為“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經過1 700余年的陶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極為豐富的陶瓷文化資源和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稱得上是一座“景德鎮”,半部陶瓷史。景德鎮具有御窯廠遺址、湖田古瓷窯址、麗陽窯址、高嶺瓷土礦遺址、南窯古瓷窯址等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12處、江西省文阿虎保護單位29處、景德鎮市文化保護單位114處,擁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1項、非遺傳承人336人,以及數不勝數的國寶級的陶瓷文化,其身后的陶瓷文化底蘊,為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經過長期的發展,景德鎮形成了1 000余個陶瓷器型、2 000多個陶瓷系列等多樣化的產品體系,形成了工業、建筑、藝術、日用以及特種陶瓷等門類齊全的陶瓷產業集群,形成了集陶瓷原料、科研、省級、生產、營銷等完善的陶瓷產業體系。另外,在國家大力支持和景德鎮文創產業布局下,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總量激增、固定資產投入增長、出口增長強勁、稅收穩步增長、文創企業數量和文創人才數量不斷增加,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集約高效的現代陶瓷文創產業體系,數字時代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產業基礎。
在瓷都景德鎮的陶瓷發展史上,一代代陶瓷工匠的傳承創新是景德鎮陶瓷產業得以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也正是由于陶瓷文化人才薈萃群集和不斷涌現,也使得整個城市都具有濃厚的陶瓷文化創意氛圍。根據2022年景德鎮市陶瓷藝術人才名錄顯示,擁有榮譽稱號的國家級陶瓷藝術人才共有92人、省級陶瓷藝術人才143人、市級陶瓷藝術人才252人以及擁有高級職稱的陶瓷藝術人才2 000余人,另外還有從事陶瓷生產的技術型人才的“十萬大軍”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景漂”陶瓷藝術人才3萬余人,形成了一支藝術素養高、實踐技能強的陶瓷文化創意人才隊伍,為數字時代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在數字技術賦能下,在數字技術創新應用上有所突破、跨界融合創新初露端倪、線上線下多渠道運營逐漸成熟、陶瓷文創人才加速聚集、創意集市的涌現增添市場活力。但是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景德鎮雖然擁有豐富的陶瓷文化資源,但是在對于區域內的陶瓷建筑遺址和陶瓷文物遺存的保護力度不夠、保護方法落后、數字化保護意識薄弱。比如現存的陶瓷文化檔案資料大部分都散落于企業、陶瓷協會和高校當中,并且陶瓷文化資料的載體形式仍然以紙質為主,并沒有建立結構系統、管理完善、形式多元的數字化保護體系,沒有建立資源豐富、體系龐大的數化檔案資源庫。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品種類繁多,但是但多都建立在傳統產品的基礎之上,雷同率較高,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意爆品。比如陶瓷文創產品僅僅是在造型、顏色和圖案方面的變化,在產品實用性、審美性、文化性、數字化等方面的創意不足,不僅逐漸喪失了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而且阻礙了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的發展。
千百年來景德鎮陶瓷產業基本都是以手工作坊為主,鮮有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陶瓷企業品牌。傳統的陶瓷生產模式以及陶瓷產品的營銷推廣方式,嚴重阻礙了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傳播范圍、陶瓷產業的發展壯大。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傳播方式盡管也呈現出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傳播特點,但是其傳播力、影響力還遠遠不夠,數字化社交媒體的發展、線上直播平臺的建設相對于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而言仍然較為落后。
盡管景德鎮擁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內涵以及眾多陶瓷文化藝術人才,但是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缺乏高端科技型、數字創意型、產業管理型和市場營銷型等復合型人才,而目前大量的陶瓷藝術人才缺乏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創意設計、數字化管理的能力,無法滿足數字時代文創產業的發展需求。
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是傳統文化創意產業在數字技術賦能下的所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與傳統手工制作、實體營銷和宣傳載體不同,數字賦能的陶瓷文化創意產業主要是運用數字化的技術和手段,對于陶瓷文化創意產品和產業以數字化的形式進行設計、策劃、創意服務等,主要應用在虛擬現實、產品可視化、會展領域。數字技術賦能下的陶瓷產業與文旅產業的融合創新熱情也被有效激發,使得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也有望成為數字時代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數字化時代下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前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和在陶瓷文創產業中的廣泛應用,不僅深刻地改變了陶瓷產業的生產方式和企業管理模式,不斷提高陶瓷文創企業的治理數字化水平。因此數字技術是加快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必須順勢而為;數字經濟是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必須借力而為;數字技術是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發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的變量,必須應變而為。因此,景德鎮市政府和陶瓷文創企業要深刻認識和重視數字技術對于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要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把數字經濟與陶瓷文創產業結合起來,把數字經濟與傳統陶瓷產業升級結合起來,把數字經濟與陶瓷企業管理方式結合起來,為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數字化生態格局。
景德鎮擁有千余年的燦爛陶瓷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傳承力,悠久的文化傳統和豐富的人物素材,瓷器、陶器、竹木、書法、繪畫等物質文化和生肖、節日等習俗文化,都成為陶瓷文化產品創意設計靈感的源泉。豐富的文化資源,孕盲著文化創意行業無限的商機,創造性地利用這些文化資源,有利于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企業和設計師不斷制作出高質量、高水準、體現中國文化特色的陶瓷文創產品。因此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未來陶瓷文化創意設計的發展,必須要植根于景德鎮深厚文化內涵,深度挖掘傳統陶瓷文化資源,在傳承、創新和發展傳統陶瓷文化的同時,為數字時代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的發展注入文化活力。
近年來我國政治和經濟地位不斷提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不斷增強,對外經濟、文化、人員交流日益頻繁。國家影響力的穩步提升為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市場營銷推廣和產業鏈條的完善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得各類陶瓷文創產品有望在世界各國中的影響力進步擴大,繼而有利于加速景德鎮陶瓷文創產品和文創產業的國際化進程。因此數字時代下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發展需要搶占數字化賽道,實施“陶瓷+”“互聯網+”戰略,打造數字化文創平臺,推動陶瓷跨界融合發展,把景德鎮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陶瓷文化全產業鏈創意創業創新高地,讓高質量的陶瓷文創產品成為對外展示陶瓷文化的新名片、講述景德鎮陶瓷故事的新舞臺、傳遞陶瓷聲音的新窗口。
綜上所述,在數字化時代,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的發展與技術、藝術、文化等領域的關系日益密切,特別是在數字技術的助力可以有效改進傳統陶瓷文創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文創設計不足、傳播力度弱、文創人才匱乏等問題。相信在數字技術賦能下的景德鎮陶瓷文創產業具有數字化、國際化、文化性的良好發展前景,必然會形成陶瓷文化創意和諧共進、繁榮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