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摘 要: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制約,一些小學語文作業在實施方式、構建策略上存在著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等弊端。伴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度推行,作業設計的定位、導向,均發生了極大改變。以減負增效為目的,從多維視角切入,創新作業設計、重構作業體系、優化作業內容是落實“雙減”要求的關鍵之一。因此,教師在探索小學語文作業創新設計策略時,應以多維視角為引領,尊重學生身心特性與發展需要,落實開展多元化、高質量的作業任務構建,以此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多維視角;“雙減”背景;小學語文;作業;創新設計;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4-0022-03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內所學的有效工具,其在學生認知基礎夯實、認知視域拓展、認知能力發展等領域所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重要的。而以“雙減”之要求、思想、理念為統領,從多維視角入手,對傳統語文作業內容、形式等進行創新,助推“雙減”政策落地,是提升作業實效的必然,更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關鍵?;诖?,教師應以創新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為導向,對“雙減”背景下的作業改革策略進行深層次探索,為學生在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作業驅動下獲得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而鋪路。通過對作業設計的全方位創新,在切實增強作業實效的同時,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雙減”在小學語文作業得到有效落實。
受到教育觀念影響,傳統作業設計中存在重視書寫、輕視實操,重視知識、輕視內涵,重視課內、輕視課后,重視“共性”、輕視“個性”等現象。
“雙減”對小學語文作業的定位與導向做了明確要求,其核心就是“減負增效”。從實際教學的角度來說,就是通過嚴控作業數量、提升作業效能,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自主性發展需要,為每一位孩子在作業過程中獲得更多嘗試、體驗、感知語文之魅力。由此可見,“雙減”是以助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而確立的全新育人目標,更是優化、創新作業設計的理論支撐與實踐指南,這也是確保作業改革有效落地的堅實保證。
通過對小學語文作業的創新設計,來助推“雙減”落地生根,促進學生認知發展,既是革新傳統作業定位與導向的必選必然選擇,更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有力支撐。
(一)有助于“雙減”政策實施,改變傳統作業導向
在“雙減”政策引領下,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定位、導向進行革新,將“雙減”理念運用于作業創新設計各環節,明確規定作業內容、要求、數量等應遵從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這不僅可突破傳統作業的局限,且更有利于全新作業體系的構建。
(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學生正處于各方面意識的塑造期,以及身心健康成長關鍵轉折期,而在作業創新設計的驅動下,學生會獲得更多課外實踐、自主學習、個性發展的機會,這必然更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半p減”政策下,作業量過大、作業任務過重的情況得到很大改善,隨著作業數量的大幅減少、作業質量的全面提高,學生在課外進行閱讀、寫作、表達等活動的積極性會得到進一步提升,拓展作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補充教學作用,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運用多維視角創新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使作業在定位、導向上與“雙減”深度契合,則必然更利于學生作業興趣的激發、認知潛能的開掘、發展需要的滿足[3]。因此,教師在探索“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創新設計策略時,應堅持整體性、趣味性、開放性原則,對作業的要求、形式、內容等進行全面改進、深度優化。
(一)整體性原則
在作業總體思路確立上,必須堅持整體性原則。從書面作業、口頭作業、實踐作業等維度切入,為學生開展課前自學、預習、課內探究、互動、課外鞏固等提供支持。通過整體性作業目標的引領,使語文作業形式更加多樣,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趣味性原則
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在確立作業內容、要求時,注重趣味性。盡量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與語文有關的游戲、活動等融入作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文素養。
(三)開放性原則
確保作業的開放性,不僅是優化作業設計的必然選擇,更是確保“雙減”落地的關鍵。因此,教師應堅持開放性原則,在兼顧具體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從多視角、多層面構建作業體系、設計作業項目,讓其助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方位提升。
多維視角強調應從不同層面、角度、領域入手,對學生提供全方位、深層次指引,以深度挖掘其認知潛能,全面豐富其認知體驗,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支持。而運用多維視角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創新設計,既是促進學生認知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雙減”思想深入貫徹的必然途徑。因此,教師在運用多維視角進行小學語文作業創新設計時,應客觀審視、精準研判、充分了解學生認知發展水平,不斷強化對趣味性、多層次、生活化作業和活動的構建,讓學生逐步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一)利用前置性作業推動學生認知發展,創新作業設計
前置性作業是小學語文作業的常見形式,其為學生有目性、有針對性預習提供支持。而“雙減”下的前置作業設計,則不僅應注重作業形式的多樣性,更應為學生認知發展、思維啟發拓寬渠道?;诖?,教師在落實多維視角引領下的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設計策略時,應結合學生認知水平,通過精準的預習目標、任務構建,幫助學生在自主預習中了解并掌握重點字詞、關鍵信息、核心思想等促進學生課前預習的高效推進,且于潛移默化中提升其語文思維。
例如,在《牛和鵝》課前預習指導中,為了做好課堂學習的鋪墊,可以問題為輔助,引入一系列前置作業任務:為什么“我”原來怕鵝?“我”是怎樣對待牛和鵝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后來“我”的想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變化?從這件事中,你可以明白什么樣的道理?……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分析關鍵內容,從主要信息中獲得對課文主旨、思想、情感的深層次理解,來實現對其語文思維品質的進一步提升。
(二)借助趣味性作業豐富學生認知體驗,創新作業形式
切實凸顯作業的趣味性,助力激發學生語文興趣,這既是貫徹“雙減”政策的重要育人途徑,更是創新作業形式的關鍵保證。因此,教師在進行“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創新設計時,應以靈活構建趣味性問題、趣味性情境、趣味性活動等為鋪墊,對傳統作業形式進行適度改革。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完成作業的快樂的同時,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且逐步增強完成作業任務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趣味性作業的驅動下,學生身心也會得到充分放松,進一步強化作業實效。
例如,在完成《宇宙生命之謎》教學后,可順勢引入趣味性問題:對于宇宙生命之謎,你還知道哪些?請以課文為參考。仿照其寫作思路與描寫手法,以短篇習作的方式向同學分享你所了解的課文之外的宇宙生命小秘密。通過讓學生在課外查詢資料、調查了解、開展創作,使作業的趣味性得以凸顯,同時引導學生由閱讀向寫作遷移。
又比如,在古詩《望廬山瀑布》講解分析后,結合學生對詩作意境、情感、韻味的感知,引導其在課外通過繪畫的方式,從不同視角展示詩人筆下的“廬山瀑布”,使作業的形式得到深層次創新,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外作業體驗。
(三)通過層次性作業夯實學生認知基礎,創新作業內容
在“雙減”背景下,實現對小學語文作業的創新,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分類推進”等育人導向。而帶有層次性設計的作業,不僅創新了作業內容,且更利于“雙減”的全方位實施。因此,教師在落實小學語文作業創新策略時,應本著“夯實學生基礎,促進學生發展”的原則,在深入了解不同學生身心特性、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對作業內容進行適度優化、全面改進,進而不斷增強學生語文閱讀、寫作、交際、表達等素養。
例如,在《盤古開天辟地》教學后,可順勢引入層次性作業,來助推每一位學生的認知體系完善??勺尰A較為薄弱的學生在課外完成對課文重點字詞的鞏固與識記,且嘗試提煉其中的關鍵信息,以加深對課文主旨、思想、情感的理解;可讓基礎相對扎實的學生自選不同訓練任務,深化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并自主閱讀同類型課外神話故事,對比分析各自的特色;讓發展較為全面的學生結合身邊神話傳說改編故事,在課余時間與同學進行交流、分享,來鍛煉其寫作與表達能力。通過對作業內容的多層次創新,使每一項作業更具生命力與延展性,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完善知識體系、夯實語文基礎。
(四)依托生活化作業拓寬學生視野,創新作業項目
生活化作業的設計,利于作業設計的創新并推動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因此,教師應適度不同領域、不同維度的生活素材,為作業的設計重構注入鮮活血液。學生在生活場景、生活實踐中學語文,學習興趣和效果都會極大增強,其語文綜合素養也會逐步提升。
例如,在《風娃娃》閱讀指導后,可以“風進行聯想”為話題,讓學生進入生活場景,用心感受“風”的特點,以及它對自然界的影響,完成寫作實踐,實現對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
而在《草船借箭》教學后,則可以“三國故事”為引子,讓學生在課外觀賞視頻、搜集素材,從多角度去了解“三國”中的諸多經典故事,為學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時代背景、內涵等提供支持,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涵的理解,拓展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
總之,在“雙減”政策下,通過對作業類型、定位、導向等的創新,可切實突破傳統作業構建模式的局限,減輕學生課外作業負擔。因此,教師應在深度解讀“雙減”內涵、實質的基礎上,切實加強對作業創新設計策略的研究與探索。使所構建的作業項目、任務、目標等,無限貼近學生認知發展需求,且使作業在內容、形式上更具延展性與豐富性。為學生完善認知體系、強化語文綜合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1]張明花.“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創新性研討[J].小學生(上旬刊),2023,(10):94-96.
[2]遇昭琳.“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8(18):21-22.
[3]楊利敏.“雙減”背景下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淺探[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3,(09):40-41. DOI:10.16586/j.cnki.41-1033/g4.2023.09.006
[4]廖冬英.運用多維視角創新作業設計——“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創新設計探究[J].學苑教育,2023,(10):42-43+46.
[5]葉枚舉.運用多維視角 創新作業設計——“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創新設計探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2,2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