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得以改變,高中語文也不例外,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項目教學法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基于此,文章對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應用展開了策略探討。文章首先對項目教學法進行了相關概述,然后指出了項目教學法的積極意義,最后探討了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應用策略,包括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做主題分享,希望可以給教育同仁一些思考。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
近年來,項目教學法已成為教育界的一個熱點,在高中語文學科中也不例外。項目教學法的意義十分廣泛,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方面項目教學法將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變為學生與教師相互之間交流的雙向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在項目教學法的執行下,可以促使學生不斷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去主動學習,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在高中語文的綜合實踐課中,項目教學法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以項目思維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語文知識。
一、項目教學法概述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方法,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將學習者的能力和知識整合,綜合運用,實現在活動中達到學習的目的。此教學方法相對以往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講進而嘗試理解的方式而言,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面它著重于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性和獨立性,以學生為主導,提倡學生主動參與,強調主動學習,注重學習者在實踐中發展自我,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另一方面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力,實現學習目標。
同時,項目教學法也是一種以實踐為主的學習方法,它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培養學習者的分析、綜合、推理等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習者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使學生自主學習,獲得實踐能力,以及提高學習者的創新能力。項目教學是以人為重點,將學生和教師置于同一個項目中,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相互配合,達到共同完成實踐任務、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應用項目教學法,首先需要把學生分成小組,讓組長帶領小組成員自主完成項目任務,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提供一些指導和幫助,以便提高小組成員的綜合能力和個人能力,在項目完成后,學生可以通過總結形成一個完整的項目結論,讓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拓寬視野,激發智慧,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二、項目教學法的積極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通過讓學生參與實際的項目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首先,項目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缺乏學習動力。而項目教學法是通過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項目活動中,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和探索,這種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項目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項目教學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他們需要自己尋找資料、解決問題,這種主動性的學習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如果學生正在學習一篇語文課文的歷史背景,那么他們可以通過參與一個關于某個歷史事件的研究項目,自己收集資料、分析資料,這種主動性的學習方式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參與實際的項目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從而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首先,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分析問題,親自動手操作,解決實際問題。這不僅能夠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思考和探索,尋找新的解決方案。這種過程能夠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樣他們就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創新精神,并且這種創新精神會在之后促進學生進一步地開展其他項目學習和實踐。
(三)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這種合作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還能夠提高他們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學生處在一個項目研究中,那么可能需要與其他團隊成員一起討論項目的需求,分配任務,協調工作進度,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此外,項目教學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領導力。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需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同時也需要對團隊的整體進度負責。這不僅能夠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還能夠培養他們的領導力。例如,如果一個學生是項目的負責人,那么他需要組織和協調團隊成員的工作,解決團隊中出現的問題,這樣他就能夠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領導力。
(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對教師而言,項目教學法也是一種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有效方式。首先,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項目設計,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解決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需要他們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通過參與項目教學,教師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其次,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組織和協調學生的團隊合作,這需要他們具備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通過參與項目教學,教師可以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
三、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應用策略
(一)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
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首先,教師可以設計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實地考察等,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體驗和感受語文的魅力、增強綜合語文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關于古詩詞的創作活動,讓他們親自動手創作詩詞,體驗詩詞創作的過程,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古詩詞的韻律和意境。
其次,語文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公益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知識,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一次關于環保的宣傳活動,讓他們用自己創作的公益廣告語,向社區居民宣傳環保的重要性,這樣既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語文表達能力,也能讓他們了解和關注社會問題,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育人價值。
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和研究,鼓勵他們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例如,教師可以推薦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給學生,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和理解作品的主題和意義,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總體而言,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是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重要應用策略。這種策略的實施,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項目教學法下,教師應當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結合當前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旨在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比如高中文言文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難點內容,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文言文時,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開展與文言文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適應不同的文言文學習內容,學會自主分析字詞。
以《燭之武退秦師》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例如,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自己解讀《燭之武退秦師》的主題和意義;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和研究,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與課文主題相關的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展示,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引導者和協助者,而不是傳統的知識傳授者。他們需要通過設計實踐活動,提供學習資源,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和指導,來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做主題分享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旨在通過提出問題和挑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他們的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討論課堂上的文本,讓學生認識到文本的特點和知識點,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發現文本中存在的問題。
以魯迅的小說《祝福》為例,教師可以在講解完這篇小說后,根據文章的內容設置一系列與小說主題相關的問題,開展綜合實踐探究活動,如“祥林嫂的生活為什么會這么悲慘?”“這篇文章是在揭露什么社會現象?”等。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文本,從而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和含義。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共同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尊重他們的想法和解讀,同時給予他們及時的反饋和指導。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他們的討論結果進行整理,形成一份小組完整的報告,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可以讓其他學生從中學習到新的觀點和知識。
在應用項目教學法的高中語文綜合實踐課堂中,教師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理解。
以《鴻門宴》為例,教師可以設計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創新實踐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通過閱讀,學生不難發現項羽最終失敗的原因,教師可以針對這個主題,讓學生開展項目實踐探究活動。首先,引導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對項羽悲劇人生展開思考,并通過情境帶入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如果自己是項羽,會如何選擇,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發散,并從全新的視角,讓學生將文中的人物與自己的人生觀相結合。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個人觀點,并在班級中開展主題分享和探討活動,針對不同的觀點,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辯論和探討,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中的內容和主題思想,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學會自我表達。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鍛煉學生和核心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別樣魅力;在項目教學法的應用中,也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更深層次的思維意識,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形成通過問題看本質的能力。此外,項目教學法也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加強學生對語文學科知識和語文學科體系的理解,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但在語文項目法的教學中,還需要語文教師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地探索,創造出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汪陽洋. 淺談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應用[J]. 文理導航:下旬,2016(03):59.
[2]楊耀娟,高平. 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應用[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1(06):189-190.
[3]龍芙蓉. 談談“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雷雨》為例[J].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2020(03):19.
[4]馬輝. 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應用[J]. 新一代,2021,25(18):206.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