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代斌 余時平 童錦鋒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職業網球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4)
新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競爭日趨激烈,但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實質則是具體核心素養的比拼。“核心素養”這一具體概念是由德國學者梅騰斯在1972 年給歐盟題為《職業適應性研究概覽》的報告中最先闡述,其定義為一種超越具體職業的、可廣泛遷移的、對人的終身發展起著十分重要作用的能力,它在人的能力體系中處于核心的地位,是從所有職業活動中抽象出來的除專業能力以外的能力[1]。隨著新時代產業升級和社會轉型加快,對人才需求的核心素養范圍越來越大。因此立足新時代和拓展訓練的特點,探索普通高校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新形式,已然成為普通高校培養人才關注的焦點和熱點。
以高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程為研究對象,選取了湖北省境內如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10所普通高校開展拓展訓練相關課程情況為具體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和中國知網等途徑獲取相關文獻資料,了解當前“核心素養”和“拓展訓練”等相關研究內容的最新研究動態,為本研究提供了相應的理論支撐。
1.2.2 問卷調查法
1.2.3 專家訪談法
采用面談、電話等方式訪談了來自武漢大學(專家1)、武漢理工大學(專家2)等10 所高校的專家,獲取了各高校有關“拓展訓練”課程設置和執行方面的最新資料。
1.2.4 數據統計法
通過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對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等10 所高校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本研究提供了相對系統的調研數據。
由表1 可知,對拓展訓練課程非常了解的專家有8 人,基本了解的有2 人,沒有不了解的,由此可知拓展訓練經過自身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對其日益重視,其中公辦院校對其認識更為透徹,究其原因則為公辦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與教育主管部門聯系得更為密切,在資金投入方面則也更為保障。
表1 湖北省部分高校專家對拓展訓練課程了解程度
由表2 可以看出,趣味性、綜合性、挑戰性、自我教育性和刺激性是所有專家均認可的特點。同時,危險性、觀賞性和其他選項的亦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選擇其他選項的專家們認為拓展訓練除上述特征外還具備技能性和表現性等特征。
表2 湖北省部分高校專家對拓展訓練特點的認知
目前拓展訓練課程在湖北省普通高校開展的現狀不盡相同。通過調查可知,目前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均開設有完整的有關拓展訓練的課程,如拓展訓練、戶外運動與博物教育、戶外生存拓展訓練及大學生戶外素質拓展訓練等具體實踐課程,武漢城市職業學院開設有定向越野等相關課程,湖北大學和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僅針對于二級學院的體育學院學生開放有拓展訓練的選修課程,并未延伸到其他專業的學生,江漢大學、文華學院和武漢工商學院目前均未開設相關拓展訓練的具體課程,但在教學過程中已開設拓展游戲類項目。具體影響原因由表3 可知,從目前高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程的器材設備、師資力量、危險性、領導重視及其他(學生素質等)等制約因素中可以看出,所有專家均認為危險性是制約高校開展拓展訓練最為關鍵的因素,其次是器材設備和師資力量的限制,與此同時領導的重視程度也限制了拓展訓練的開展。
表3 湖北省部分高校專家對拓展訓練課程開設制約因素的認知
從學生對拓展訓練課程了解程度和學生對拓展訓練課程作用的理解和認知兩方面進行了調查。從表4 可知,各高校學生對拓展訓練課程了解程度的認知不一,其中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認知程度最高。
全面推進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需關注的問題及建議……………………………………………………… 胡四一(16.1)
表4 湖北省部分高校學生對拓展訓練課程了解程度(%)
從“希望學校體育開設拓展訓練課程意愿程度”“目前制約拓展訓練課程開設的主要原因”和“如學校開設拓展訓練課程最感興趣的項目”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從表5 數據可知學生們對于拓展訓練課程進入課堂期望較高,在制約因素分析中場地器材缺乏和安全因素是其主要制約因素,同時學生對于拓展訓練課程項目的開展興趣廣泛,信任背摔、求生墻和空中斷橋項目最受學生喜愛。
表5 湖北省部分高校學生對拓展訓練課程進入體育課堂前景認知(%)
3.1.1 拓展訓練經過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以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等的專家和學生對拓展訓練已有一定的認知,廣大師生希望在公共體育教學中開展類似于拓展訓練的課程體系。
3.1.2 由于各高等學校辦學性質和辦學條件等限制,拓展訓練在湖北省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進展不一,主要限制因素為安全和場地條件等因素。
3.1.3 拓展訓練具備趣味性、綜合性、挑戰性、自我教育性和刺激性等特點,對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核心素養大有裨益,各高等院校應結合各自辦學條件,選擇靈活的拓展訓練項目,以此滿足學生不斷增長的健身娛樂需求。
3.2.1 轉變思想觀念,重視核心素養的培育
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高校在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和課程上一般比較保守,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人才的培養。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更加注意質量和效率,與此同時我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正中央,迫切需要高素質人才支撐新時代的發展。青年學生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和責任,其核心素養的發展程度將直接決定人才的質量和影響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因此各高校必須轉變思想,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充分發揮拓展訓練在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作用和價值,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
3.2.2 強化安全措施,加大場地器材設備和師資力量的投入
安全是開展所有教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其也是當前拓展訓練在高校開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在安全舉措方面,普遍專家建議應加大學生們的安全教育、提高教師的防風險能力以及及時更新和維護場地器材設備。與此同時,場地器材設備和師資力量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必備硬件和軟件條件,其投入力度如何將直接決定拓展訓練的普及力度和核心素養的培育深度。因此,專家們呼吁各高校必須加大場地器材設備和師資力量的投入,保障與之相關的投入比例,以此滿足拓展訓練課程的需求,可采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的開展模式,即通過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及時對設備更新換代和聯合培養專業教師,以此打破辦學資金的桎梏,從而充分利用拓展訓練課程的優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3.2.3 結合院校特點,創新拓展項目內容和形式
拓展訓練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演變,其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已日趨完善,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靈活多樣易于操作的項目。根據表5 相關調查結果,受學生喜愛的拓展訓練課程內容主要有求生墻、信任背摔和空中斷橋等。
3.2.3.1 求生墻
求生墻,顧名思義是成功翻越阻擋墻方能生存,一般是模擬團隊作戰,需要團隊協作,萬眾一心,方能脫離危險和困境的生存技能。主要設計思路是,通過設計一堵墻,一般4m 高,在沒有任何器械幫助的條件下,要求團隊成員快速通過此墻,需要強調的是學員在參與的過程中,需要相互協商,更需要結合每一個學員的實際狀況靈活制定翻越計劃,如采用人梯式翻墻方法,則需要身體相對硬朗而且甘于奉獻犧牲的人員充當底部的人梯,以此循壞,借助身體的高度,最終逐漸翻越成功,但是最后一名學員如何成功翻墻,亦是訓練的重點[2]。通過群體決策,商定方案,在此過程中不斷培養相互協作和組織溝通能力,同時,培養學員甘于奉獻和自我犧牲的優良品質。
3.2.3.2 信任背摔
信任是人與人交流最起碼的前提。然而,隨著諸多不利思想和誘惑的影響,人與人交往越來越缺乏起碼的信任,加強溝通,重拾信任日益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信任背摔就是主要鍛煉團隊成員換位思考、彼此信任的一類拓展游戲。設計思路是按照團隊的形式,參與人數在10 人左右,學員依次從1.5m 高的平臺向后倒下,其他隊員則伸出雙手接住并進行保護,在此過程中向后倒下的學員需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礙,給予同伴充分的信任,而保護者則通過語言和行動給受幫助者足夠的安全感,在彼此信任和換位中不斷培養責任感和信任感。軍事院校軍事訓練中廣泛開展類似于信任背摔項目,不僅可培養學員在團隊中的責任感,亦可克服學員的恐懼心理,提高團隊成員的信任感,促進團隊成員核心凝聚力的發展。
3.2.3.3 空中斷橋
恐懼是阻礙人進步的絆腳石,克服恐懼,戰勝自我也是軍事院校軍事訓練中的重要課程。我們愛好和平,但是戰爭卻也時常伴我們左右,當我們面臨身邊的困境甚至是當戰爭來臨之時,進一步是生存,退一步是死亡,我們如何克服恐懼,脫離險境亦是我們關注的焦點[3]。空中斷橋的設計原理是在高空如8m 處(具體根據各高校實際自行設定高度),設計一座斷橋,讓參與者戰勝恐懼,勇敢地跨出一步,在此過程中心理恐懼得到克服,內心不斷得到鍛煉。勇敢地跨出一步需要勇氣智慧和決心,是個人自信心和勇氣的挑戰,亦是培養團隊凝聚力和激勵意識的體現。適當開展空中斷橋項目訓練,可以培養學員克服恐懼,挑戰和戰勝自我的決心和意識,培養學生強大的內心,為學生今后挑戰自己參與殘酷的競爭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