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娟 安徽省太湖中學

讀寫結合是指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將閱讀學習和寫作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語言學習能力發展的一種策略。在讀寫結合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閱讀經驗提升寫作能力,進一步深化對閱讀文本內容的理解。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合理引入讀寫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語用能力,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任何語言知識的習得都離不開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的過程,而閱讀和寫作正好對應著這兩個過程。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優化和創新,對于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將閱讀和寫作作為兩個獨立的模塊,導致學生無法將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進行有機結合,影響了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提升。讀寫結合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語言學習途徑,將其合理引入高中英語教學中,可以促使教師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和技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寫作進一步深化閱讀感悟,提升閱讀理解水平,獲得語言學習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內容,英語作為我國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語言課程,也應貫徹落實這一教學思想。通過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其他綜合素養也可以得到均衡發展。讀寫結合是一種具有較強實用性的語言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可以實現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優化創新,讓學生將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的過程相結合,促使學生實現知識的正向遷移,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可見,讀寫結合對于推動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化有著重大意義。
閱讀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多數教師都會對閱讀教學投入大量的精力。不過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還是會采用注入式的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會將閱讀內容進行分解,然后將其中的語言知識和閱讀技巧傳授給學生,再讓學生完成相應的閱讀習題。然而,教師很少會對其中的語言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也不會主動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機結合,導致閱讀教學的價值難以得到充分體現,給學生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雖然多數高中英語教師都會將寫作作為重要教學環節,但他們的教學重心都是放在對寫作要求的分析和講解上,旨在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寫出高分作文。這樣的寫作教學存在較強的功利性,難以讓學生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和樂趣,并且在固定模板的寫作下,會嚴重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導致學生寫出的文章缺乏新意,寫作效果不佳。
閱讀和寫作作為語言教學的兩大重要環節,在對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培養上都起著重要作用。實際上,閱讀和寫作之間還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發展。但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將閱讀和寫作作為兩個相互獨立的模塊,導致二者優勢難以相互融合,影響了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提升。另外,即便是部分教師開展了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也會將重心放在閱讀教學上,只利用少量時間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在短暫的時間內,學生未能將閱讀所得真正理解和消化,難以靈活地運用到寫作當中,影響了讀寫結合的效果。
在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必須遵循真實性原則,這里的真實性主要體現為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教學內容的選擇都必須要符合學生的真實水平。首先,教學目標的設計需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讀寫結合、讀寫結合的重要性、怎樣實現讀寫結合。只有當學生對讀寫結合有清晰的認知,才能激發他們讀寫結合的意識,讓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其次,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語言學習的實際水平選擇難度適宜且符合學生現實生活背景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處于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這樣更有利于誘發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寫作水平。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遵循主體性原則,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和實踐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讀寫結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豐富多彩,富有趣味,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對于參與度不高的學生,教師應積極引導,并通過對教學策略的優化,讓全體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保證教學效果。
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是相對的過程。只有充足的語言輸入,才能實現高質量的語言輸出。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意識到讀寫結合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語言知識的靈活轉化,促進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發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將自己在英語閱讀中遇到的好詞、好句進行摘抄,豐富知識積累,以便為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其次,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讀寫結合的意識,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覺積累寫作素材和經驗,并通過模仿練習的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多聚焦復雜句型的應用,掌握更多復雜句型的使用方法和場景,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語言情境,并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復雜句型進行寫作練習,提升學生寫作水平。例如,在對“if only”這一虛擬語氣句型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應的文章,并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的語境,對該句型的用法進行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強化學生對這一句型的掌握,促使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靈活運用這一句型。
與漢語相比,英語不論是在語言結構還是在語言表達方式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會運用漢語思維和表達方式進行寫作,導致文章邏輯混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起英語寫作的邏輯意識,教師可以合理引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的結構、語言邏輯等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素養。在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對文章的布局謀篇、作者的寫作意圖、語言邏輯、重點句型等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寫作方法和技巧。例如,Humans and nature 這一單元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與自然應該如何共處。在閱讀這一單元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對文章內容有大致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的行文結構、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邏輯思維等進行分析,并找到文章中的轉折句、過渡句、重點句型等,幫助學生更為準確地對文章內容和思想情感進行理解,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另外,針對本單元的重要語句或段落,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練習,提升學生構建英語作文框架的能力,強化學生的英語寫作思維。
要想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首先需要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得到提升。為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適當地進行閱讀延伸和拓展,將一些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文章、書籍引入課堂中,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增強學生的閱讀量;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對這些文章進行探究性學習,歸納和總結出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寫作規律等,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語言和表達分析能力;可以根據高中生的閱讀特征和需求,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課外書書目,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自主制定讀書計劃,完成這些書目的閱讀任務,以此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還可以讓學生每閱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著作,就將自己的閱讀心得或感悟通過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高中英語閱讀材料中不僅包含了豐富的語言知識,還蘊藏了深層次的含義,值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感悟。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帶領學生對其中的語言知識進行分析外,還應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思想情感和深刻含義進行思考,發展學生的人文素養。
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文章內涵的理解,并促使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將讀寫結合的模式引入到其中,即從文本中提取出具有探究價值的話題,再通過全班探討的方式,讓學生就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再讓學生將觀念進行總結,并運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達到發散學生閱讀思維、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效果。
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難以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為此,教師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時,不妨對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形式進行創新,增強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高中英語閱讀材料中有很多有較強情節性和故事性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閱讀文本的內容,編寫情景劇本,以此來充分發散學生的閱讀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編寫情景劇的動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劇本編寫競賽,并選出最佳劇本,按照劇本排練情景劇。例如,在對Modern heroes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本單元的主題,編寫關于“現代英雄”的情景劇。在情景劇編寫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故事內容和情節進行構思,并對人物形象、性格、對話、表情等進行設計,能夠有效對學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寫作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等進行鍛煉。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劇本展示平臺,并通過全班票選的方式選出最佳劇本。最佳劇本的作者則可以擔任“導演”的角色,班上進行“選角”和排練,最終將情景劇呈現出來。這一教學設計可以促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將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充分體現出來,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人文素養也能獲得有效提升。實際上,高中英語閱讀教材中有很多關于介紹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內容,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也滲透了一些正確的價值取向,能夠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將英語學科的人文教育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比如,在對Humans and nature 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除了要傳授學生語法知識外,還應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將讀寫結合模式合理應用到其中,將其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相結合,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各種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讓學生意識到人類給大自然帶來的破壞,以及大自然是如何反擊的,引發學生深思。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課后多閱讀關于人與自然的文章或書籍,并將自己的感想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記錄,以此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
綜上所述,將閱讀和寫作作為一個有機的教學整體,可以促使學生提升語言學習能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有讀寫結合的意識,通過對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和經驗,在寫作中深化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