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摘 要]社會發展需要創新人才,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教師應設計有情境、有層次、有實效的英語學習活動。文章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第四冊的一節閱讀課的活動設計為例,闡述如何在教學中進行活動設計,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培養;高中英語教學;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 ?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34-0036-03
社會的發展需要創新人才,創新人才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同時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即通過思維不僅要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要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獨特的和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思維成果[1]。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將思維品質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明確提出思維品質是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2]5。 此外,《課標》在對高中英語教學應達成的學生思維品質目標中指出,學生應能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2]6。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時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那么,教師需要在具體教學中通過什么途徑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那就是活動?!墩n標》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明確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培養文化意識,發展多元思維,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2]62。
然而,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缺乏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問題。部分教師重視語言知識教學,但缺乏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意識;部分教師雖然有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意識,但是所設計的英語學習活動不能真正起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事實上,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十分密切。學習和使用語言要借助思維,同時學習和使用語言又能促進思維的發展[3]。基于學生已有的漢語思維與英語學科可以發展的英語思維的異同,英語教師可以著力培養學生以下思維品質:準確性、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開放性和創造性[4]。因此,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做好活動設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一、基于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活動設計實例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依據英語學習活動觀,為學生設計有情境、有層次、有實效的英語學習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
筆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第四冊Unit 1 “Science fiction”的閱讀教學“Satisfaction guaranteed (Adapted)”為例,論述如何基于創造性思維培養進行活動設計,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本單元以科幻小說為主題??苹眯≌f具有獨特的魅力,它在豐富想象的基礎上融入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對人類未來的展望。本閱讀語篇“Satisfaction guaranteed (Adapted)”改編自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包你滿意》,講述的是機器人制造公司員工的妻子和測試版家用機器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一)讀前導入,發散學生思維
【活動一】思考并回答問題,展開想象
問題1:Do you know how robots already help humans today?
問題2:What can a domestic robot do for a family now?
問題3:What do you think a domestic robot could? do for a family in the future?
活動設計分析:學生通過思考并回答問題,展開想象,使思維活躍起來。為此,筆者提出上述問題讓學生思考,進入本節課的話題。問題1調動學生已有背景知識,讓學生說出當今機器人的發展程度;問題2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家用機器人的功能;問題3使學生發散思維,想象未來家用機器人能為人類做什么事情。通過對上述三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激活相關背景知識,使學生展開想象,活躍思維。
【活動二】觀看圖片及視頻,激發學習興趣
活動設計分析:筆者選取了4張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做飯機器人、跳舞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的圖片進行展示,在此基礎上,播放機器人進行醫療服務的視頻。圖片及視頻直觀、生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三】依據語篇標題進行預測,形成閱讀期待
預測是閱讀過程的重要一環。閱讀不是被動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過程,而是不斷地預測、驗證預測與修正、進一步預測的循環過程[5]。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預測,筆者依據語篇標題,設計了如下兩個問題。
問題1:Whose satisfaction do you think will be guaranteed?
問題2:Will there be a robot in this passage? If yes, what type of robot will it be?
活動設計分析:本語篇的標題從詞匯到語法對學生來說都有難度,這給預測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筆者提出了兩個問題幫助學生進行預測。問題1讓學生思考“包你滿意的對象”,問題2讓學生思考“包你滿意的產品”,這兩個方面是本語篇的關鍵。學生通過積極預測,形成閱讀期待。
(二)讀中聚焦文本,使思維逐步走向深刻
【活動一】快速閱讀全文,驗證預測,厘清人物關系
問題1: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to get the main idea and verify your prediction.
問題2: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passage and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to each other?
活動設計分析:筆者設計了快速閱讀全文活動,讓學生對語篇內容有整體了解。由于是故事類的閱讀,語篇中的人物很重要,因此,學生在首次快速閱讀時,找出了人物及人物之間的關系,從而為后續進行深入閱讀做好準備。與此同時,學生通過概覽全文,也驗證了預測是否準確。
具體而言,筆者設計了上述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快速閱讀全文,獲取大意,找出相關人物。在此基礎上,學生梳理故事中Larry Belmont、Claire、Tony、Gladys Claffern之間的人物關系。
【活動二】依據故事線索,獲取機器人所做事情的信息,推斷和總結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問題1:Whats the writing clue of the passage?
問題2:Please draw a mind map to show what Tony did and how Claires feelings towards Tony changed.
活動設計分析:在獲取大意及厘清人物關系的基礎上,筆者進一步設計了讓學生進行細節閱讀,依據故事線索,獲取機器人所做事情的信息,并推斷和總結出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為此,筆者設計了上述兩個問題。問題1指向故事線索,學生可通過進一步閱讀找出故事線索。問題2指向故事具體發展及女主人公對待機器人的情感變化。學生通過更加深入地閱讀,依據故事線索梳理出機器人為女主人公所做的事情,以及女主人公對機器人從排斥、警覺,到接受、信任,再到被深深吸引的情感變化過程。
對于問題2,筆者讓學生用繪制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不僅要能夠獲取、梳理信息,還要有邏輯性,這對學生的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對語篇內容的理解,又提升了思維品質。
(三)讀后內化鞏固,拓展思維
【活動一】依據思維導圖,復述故事
活動設計分析:學生在讀中階段進行了充分閱讀,在此基礎上,筆者設計了復述活動,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復述,實現對語言的內化,鞏固新的知識結構。為了學生提升復述效果,更好地內化語言,筆者對此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學生參照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復述。這是因為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不僅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呈現出清晰的邏輯,而且提取了文本中描寫機器人所做事情以及女主人公情感變化的語言,這些都為學生進行復述提供了很好的語言支撐。
【活動二】合理想象,續編故事,開拓思維
問題1:When the front door bell rang,what would happen?
問題2:How do you think this story will end?
活動設計分析:文本是一篇科幻小說節選,文章結尾了,故事并沒有結束,這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據此,筆者設計了續編故事活動。上述兩個問題為學生進行合理想象、續編故事提供了支撐。問題1根據文章結尾的情境,讓學生思考“當門鈴響起時,會發生什么?”。這個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依據前文內容進行想象。問題2讓學生思考整個故事的結尾會是什么:是令人喜悅的,令人悲傷的,還是令人驚訝的?
為了能夠幫助學生積極想象,更好地回答問題2,讓學生續編的故事結尾不脫離文本本身,筆者提出了問題3和問題4。
問題3:What would happen to Claire? Was she satisfied in the end?
問題4:What would happen to Tony? Did he pass the test?
這兩個問題較前兩個問題更加細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回答問題2,具體涉及“女主人公會怎么樣?最終她對機器人會滿意嗎?”“機器人會怎么樣?”“機器人通過測試了嗎?”學生通過回答上述兩個問題,先回顧整個語篇的內容,再在此基礎上發散思維,合理想象,續編出故事的結尾。
【活動三】小組合作,設計一款機器人
筆者設計了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設計機器人的活動。這個活動與語篇的主題相契合,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此,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
問題1: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your robot?
問題2: What is the appearance of your robot?
問題3: What is the unique quality of your robot?
問題4: What? benefits? can? your robot bring humans?
活動設計分析:學生在深入理解語篇內容并進行讀后續編故事之后,對機器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交流,設計一款心儀的機器人,并用富有創意的海報形式來呈現。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設計,筆者提出了上述問題,讓學生重點關注機器人的功能、外觀、獨特性、益處等。學生在進行解答時,一方面需要展示所設計的機器人,另一方面需要正確運用本課所學習的語言知識。整個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想象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語言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二、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處理好語言學習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關系
學習和使用語言既需要思維,又能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要處理好語言學習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關系,不能只注重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教學,也不能脫離語言學習只談思維培養,要將英語語言的學習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機結合、融為一體,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協同發展。
(二)利用好課內外資源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
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英語教材中有很多主題、語篇和板塊都適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 2“Looking into the future”為例,從“展望未來”的主題到開篇頁引言“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是創造未來。”),再到閱讀、聽說等語篇,都非常適合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需要長期堅持
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師長期堅持,要體現在教師進行活動設計的點滴中。因此,教師要依據英語學習活動觀,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學情等,為學生創設情境,設計想象與創造等恰當的英語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創造性地解決情境中的問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綜上,筆者結合活動設計實例談了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基于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進行活動設計。高中英語教師要樹立創造性思維培養意識,做好學習活動設計,提升活動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 汪劉生.創造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 程曉堂,趙思奇.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 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4]? 魯子問. 英語教育促進思維品質發展的內涵與可能[J].英語教師, 2016(5):6-12.
[5]? 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