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摘 要]在部分高中英語教學中,單元復習課仍以教師主導、灌輸式地開展單詞和語法練習為主。如果只是對知識點進行單獨復習,沒有將其與主題語境聯系起來,不僅忽略學生個體素質的養成和各項技能的發展,而且忽略學生語言能力的系統、深入訓練。文章從主題語境入手,通過對實際課例的分析,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單元復習課中有效地運用主題語境,提高英語復習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主題語境;高中英語;單元復習
[中圖分類號]? ?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36-0084-03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強調,英語教學應涵蓋六個重要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其中包括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以及學習策略[1]。學生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習得及發展受主題語境的制約,而且主題語境還蘊含學生對事物所持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學生對主題語境與文本內容的深入理解程度可以直接影響他們思維的發展以及語言的習得效果[2]。在設計英語復習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主題語境是整個課堂活動的重要驅動力,同時應將其貫穿于教學內容的整合中,以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文化意識以及自主學習素養的全面提高和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單元復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有效地進行復習課教學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從而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同時可以使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及水平得到進一步強化和提升。但是,單元復習課集合了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重點知識多而雜,要想在短時間內對容量大、零散、復雜的單元知識進行復習并不容易[3]。
當前,部分高中英語單元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過于注重特定的知識點而忽視了整個單元語篇的主題語境。部分教師在復習課期間僅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逐一回顧各板塊重點內容并加以枯燥反復地練習,未能將散亂且零碎的知識點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結構,難以讓學生產生系統的理解。第二,部分教師習慣采用題海戰術,盲目地進行強化練習,效果不佳。有教師和學生認為,在復習課堂中應該注重題目練習,但由于缺乏明確的目的,導致容易出現重復或無意義的操作。第三,部分教師設計了許多看似豐富的教學活動,但并沒有真正深化學生對主題語境的理解,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基于此,文章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第三冊Unit 3 “Diverse cultures”的復習課為例,探討如何基于主題語境進行高中英語單元復習教學。
一、圍繞主題語境,明確教學目標
在進行單元復習教學時,教師需要把握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一條清晰的主干線索[4]。
首先,教師要確定教學的主題,采用適合班級學情的方法來設計教學方案,比如運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進行單元復習課程設計。本單元的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中的“多元文化”,教師可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文本的特點,確定本單元復習課的主題:1.掌握日記文體的文本結構、內容要點及語言風格;2.掌握并熟練運用圍繞主題“多元文化”展開的重點詞匯以及省略的相關語法現象;3.采用繪制結構圖的方式來梳理文章內容,并加深對“多元文化”這一主旨的理解,提升個人認知能力。
其次,教師需要明確教學重難點,按照教學重難點的指引來確定如何引導學生學習以及幫助他們解決難題。結合教學重難點,在課堂中鼓勵學生交流討論、布置課后作業或者推薦相關閱讀材料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本單元復習將以“多元文化”為主線,結合語篇內容,引導學生回顧并鞏固與課文有關的重點和高頻單詞;在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了解產生多元文化的原因和社會環境,理解各種文化中所蘊含的價值觀念,并在此基礎上發展批判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心與自豪感。
最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整個單元的知識,教師需要進一步制定更加細致的目標,歸類整理相關的知識和技巧,通過相應的練習來設定具體目標。以文本和語言的學習內容為基礎進行劃分,不斷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多個方面的英語能力。從單元總目標到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再到課時目標都是在主題語境下逐層建構的。比如,在復習這個單元單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主題意義出發,指導學生按照“衣、食、住、行、情”五個方面對本單元的單詞進行歸類,并通過英漢互譯的方式來鞏固核心單詞。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針對不同的主題,利用思維導圖將維度不同的單詞進行歸類整理,生成直觀的復習材料。同時,學生可以根據已學的知識,按照教師事先設定的“衣、食、住、行、情”進行詞匯歸類補充。
二、重視知識遷移,做好復習課堂導入
教師在復習課上應該注重知識的遷移訓練,逐漸減少對簡單、重復知識點的強調,采用不同尋常的問答法和填答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創造一種鉆研學習的濃厚氣氛,將整理出來的學生疑問作為研究的課題框架并加以系統地解決,提升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5]。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所學內容和所掌握知識的構架。教師可以根據練習題目的難易程度將其進行分組。例如,將一些經典且高頻率出現的題型集中歸類,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也有助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具有一定的邏輯性。
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動汲取知識的能力是進行英語教學的關鍵,教師不應將學生視作僅會機械性接收信息的對象。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的全過程中,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各單元的具體內容采取不同類型的授課方式,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每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成長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他們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并以積極飽滿的精神投入每一節課的學習中。生活體驗是學生對主題語境進行學習和探索的來源。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要把學生的生活體驗積極調動出來,用話題、視頻、圖片、游戲等方式來引導他們展開積極討論,充分利用他們的語言儲備,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為單元復習打下基礎。
三、選擇正確方法,把握單元教學整體性
教師除了要注意主題語境的一致性,還要對整個單元進行整體性的認識[7]。單元中的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將其分割開來。學習語言既要重復演示、模擬,也要在實際環境中進行練習。因此,要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做好各個模塊的協調與銜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課時教學的遞進性、篇章的整體性、語言的邏輯性,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對所涉及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
要想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更好的了解與記憶,教師必須掌握文章的整體性,運用思維導圖繪制、圖表構建等方式,協助學生過濾、篩選、整理文章的內容,充分地整合文章中的有用信息,而不是一味地強調學習某個單詞、某個句式,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回顧當前單元所學單詞時,教師應避免把詞匯當作一個孤立的部分來進行講解,要將它們融入相關主題中。教師可以通過整合各種資料(比如文本、音頻以及圖像等)、結合相關練習這種鞏固主題知識的有效手段,激發學生對語言學習的熱情,并提高其對主題知識的理解及運用能力。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第三冊Unit 3以“多元文化”為主題語境,在實際的詞匯訓練中,教師把單元詞匯主要分成“衣、食、住、行、情”五個類別。首先,教師要對本單元文本中有關五個類別的主題句進行定位和提取;其次,教師要把相關主題句與其他單元內容進行整合,通過設計不同類型的習題及課堂演練,協助學生不斷深化對知識的了解,引導學生溫故知新并理解相關語境及文化內涵;最后,引領學生將所學的要點化為運用之能,逐漸養成靈活運用的能力。
在單元復習教學中,教師必須有效整合單元復習資源,通過整理單元文本里的單詞、句子構造以及文法表象來逐漸挖掘教材背后更深的含義與內在實質。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需要深入分析單元每個板塊中的主題語境,再結合整個單元的內容來重新規劃各個知識點的排序,以取得最佳的復習效果。
四、深化主題內涵,實現育人價值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使命,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發展他們的綜合能力,還要重視樹立他們的道德理念,培養他們的積極情感。在實現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深化自身對教材文本的解讀和主題的理解,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素材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積極思考,提高思維質量,促使他們的語法應用能力更強。教師要對主題語境的含義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明確主題的價值導向,探索篇章中蘊含的文化意蘊,把學習活動融入情境中,使主題得以升華,從而真正體現出在主題語境下的課堂教學育人價值。
為了檢驗單元復習教學有沒有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教師要設計一項輸出性或表現性的活動,將其作為最終的一步,也是對整個單元復習的一次檢驗。教師要將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相結合,通過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探究,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的認識,領悟自己所學知識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創造一個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將所學的話題知識和語言知識轉化為說、寫等形式,讓學生發生由“解題”到“解決問題”、由“做題”到“做事”的轉變,使學生的語言、文化和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本單元主要有兩個主題語篇。其中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的語篇是旅行日記,舊金山的多元文化是貫穿于這篇日記中的一條主線。為了讓學生回顧并掌握文章的架構與寫作思路,教師需要引導他們梳理文中要點并再次領會文章主旨。結合該語篇主題,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寫作任務,讓學生將自己的一次旅行以travel journal的形式寫下來,同時提出若干問題為學生提供引導。Reading for Writing板塊的語篇是介紹唐人街的說明文,采用“總—分—總”的寫作結構,為學生進行有條理的寫作提供了框架。當教師帶領學生回顧這篇文章時,不能只重視單詞和句子,還要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與觀點,并將之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從而實現情感升華。文中作者通過描繪唐人街,贊美華人移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修建Chinatown、重建Chinatown就是最好的說明。這是彰顯文化自信的典范事例,在向全世界推廣中國文化和精神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在進行復習教學時,除了對文章進行回顧和講解,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介紹家鄉風光旖旎之處。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還能激發學生心中對家鄉與祖國的熱愛之情。
綜上,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單元復習教學,突破了單元詞匯、篇章的安排次序,創設了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基于主題語境的單元復習重點是對知識點的整合、對主題的探究、對結構的提煉和對信息的傳遞與創新。因此,單元復習不再“碎片化”,而是更多地強調從整個單元的教學角度來看知識的展示,從而取得單元主題的一致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地進行結構化、形象化和系統化的復習。通過整體、動態、多樣的英語復習能夠更好地提升高中英語單元復習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到知識內化,將所學知識真正轉化為語言表達成果。將單元的主題含義貫穿于單元復習的全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了解文化的含義,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對比,從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
[? ?參? ?考? ?文? ?獻? ?]
[1]? 何士艷.如何在主題語境下設計高中英語大單元復習活動:以Travelling around主題復習為例[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3(25):91-93.
[2]? 張娜.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單元復習教學實踐與思考[J].校園英語,2023(26):136-138.
[3]? 王龍云.立足單元主題轉變高中英語課堂復習模式[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第六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3:278-280.
[4]? 徐影.基于主題意義引領的大單元復習教學嘗試:以2019年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Sports”主題為例[J].教學考試,2021(48):29-32.
[5]? 羅正禮.基于單元主題語境與高考真題變式的高三一輪復習課:以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選修六Unit 1 Art為例[J].教學考試,2021(39):15-18.
[6]? 林硯.基于單元整體教學視角的高三英語詞匯復習: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2 Success為例[J].學園,2023(16):72-74.
[7]? 卓俊斌.重組復習內容,重構復習路徑: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三英語復習大單元教學實踐與探索[J].英語學習,2023(6):45-49.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