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圣軍
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使命和重要任務,也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訓高質量教師隊伍,開展高水平技術研發的重要路徑和平臺依托。產教融合實現深層次的生產-教育一體化,為高職院校發展注入新動能,不斷推動高職院校發展模式、治理模式、教學模式、育人模式、科研模式、文化傳承模式、社會服務模式實現新變革。[1]
當前,產教融合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壓艙石,各高職院校正加速推進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各高職院校緊緊抓住產教融合的獨特價值取向與實踐特點,積極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生態系統,完善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系列政策。[2]各高職院校通過構建產教融合發展長效機制厘清產教融合的產權機制,推進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課程建設與變革,實施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展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開拓基于產教融合的各專業各課程教育教學創新領域,加快探索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辦學模式創新。
目前,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方興未艾。課程勞育作為引領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理念,推進課程勞育建設是高職院校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職院校實現“五育并舉”的必然舉措,是高職院校將勞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推進以勞啟智、以勞育德、以勞促體、以勞涵美的當前路徑。
然而,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急需創新發展。雖然各高職院校正大力推進課程勞育建設,但課程勞育建設模式較為單一,即主要依托學校平臺開展課程勞育建設,主要在學校空間范圍內開展課程勞育建設,模式的單一化制約著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廣度和深度的推進,影響著高職院校課程勞育質量的提升和功能的有效發揮。[3]高職院校需要轉換思路,用全新的視域挖掘課程勞育建設模式的創新方向,用全新的視角推動課程勞育建設實踐的開展,推動課程勞育建設空間的拓展、廣度的推進、深度的開掘和功能的拓展,實現課程勞育建設戰略、理念、制度、機制、資源的重構,進而助力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開展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質量培養。
毫無疑問,產教融合為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發展提供重要歷史契機。當前,產教融合作為一種綜合性理念和范式,在高職院校建設和發展各層面發揮出重要價值和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辦學、課程、教學、育人等領域成果。產教融合形成的各類資源,構建的發展空間,積累的基本經驗都能為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提供重要的現實借鑒和發展參考。通過一定的路徑連接,產教融合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嘗試與課程勞育建設相互融合,同向推進。
高職院校基于產教融合,用全新的視角審視課程勞育建設實踐的開展,意義重大。[4]
產教融合和課程勞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基因,是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特色彰顯不可或缺的兩個依托基點。基于產教融合創新課程勞育模式,可以直接推動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空間的延伸和功能的拓展,從產教融合的獨特視角設計、開發更加適合高職院校發展特點和課程文化土壤的課程勞育建設方案,加速高職院校建設能夠真正體現高職院校獨特辦校定位、立校方略、興校理念,能夠真正彰顯高職院校獨特專業品質、課程特色、教學格調,真正能夠反映高職院校獨特育人規律、人才培養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的課程勞育體系。
基于產教融合創新課程勞育模式,可以啟發和推動各級學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在實踐中大膽挖掘產教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大膽創新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將課程勞育全面融入學生成長和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勞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引導學生把握正確的勞動教育價值取向,樹立科學的勞動觀,將勞動育人落到實處,進而從根本上提升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質量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從更深遠的價值看,還可以從實踐層面不斷增強高職院校的課程價值認同感,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在科學把握職業教育類型特征的基礎上,明晰產教融合在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中的功能定位。首先,產教融合在高職院校課程勞育模式創新中發揮著基礎性功能,可以為課程勞育新模式建構提供參觀、交流、體驗、實訓等基礎性資源。[5]其次,產教融合在高職院校課程勞育模式創新中發揮著引領性功能,可以為課程勞育新模式建構提供一系列新理念、新思維、新路徑、新資源。
挖掘產教融合對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能量供給,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在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中的基礎作用,積極創造條件,彰顯企業在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中的獨特作用,形成“二元協同”共促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格局,積極探索校企二元協調賦能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現實路徑。[6]
著眼宏觀建設模式創新,從理念、戰略、目標、文化四個層面架構基于產教融合的“四維引領”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宏觀建設新模式,形成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理念體系、戰略體系、目標體系、文化體系。具體而言,通過理念的有效性整合,形成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理念模式。通過戰略的宏觀性統籌,形成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戰略模式。通過目標的合理性設定,形成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目標模式。通過創造性制度文化建設,形成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文化模式。
著力微觀建設模式創新,建構生發于產教融合各領域全過程的教師融合培養、教學流程融合組織、教學內容融合滲透、教學機制融合運行、課程融合建設、教材融合開發、融合實踐、融合育人等八環節融通的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在八環節融通中創新形成基于產教融合的“八環相融”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微觀建設模式。
逐步從經費、政策、激勵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完善產教融合視域下創新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的保障體系。具體而言,通過合規性政策連接和開放性平臺運作,形成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政策保障系統。通過創新性機制架設和信息化載體供給,形成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機制保障系統。通過持續性激勵推行和階段性評價實施,形成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激勵保障系統。
通過成果的經常性分享,將產教融合的積極成果惠及到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中來;通過模式的互動性共構,將產教融合的經典模式借鑒應用到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的創新構建中來。扎實做好基于產教融合創新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的規律探究,注重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經驗升華,形成基于產教融合創新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的核心性創新經驗。
總之,在準確認知產教融合對于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價值意義和科學把握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歷史機遇的基礎上,通過理順產教融合與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內在邏輯聯系,明晰產教融合在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中的功能定位,可以探索產教融合賦能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模式創新的現實路徑。最終,形成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二元協同、四維引領、八環相融”課程勞育建設新模式的構建。高職院校課程勞育建設新模式體系的構建,必將有力推動高職院校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