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健
(建甌市徐墩中心衛生院,南平 353103)
基層衛生院主要以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及公共衛生服務為主,其主要將區域內的居民作為服務對象,整體來看服務范圍和服務對象相對固定。
為此,一方面,服務是基層衛生院的落腳點,主要目的是給群眾提供健康服務,其中所指的健康服務也多為相對基礎性質的一些衛生醫療服務,對于需要精密儀器輔助的大型檢查等醫療服務,需求度較低。
另一方面,基層衛生院的服務群體具有顯著的統一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及孕產婦是基層衛生院的主要服務對象,也是其基本醫療服務的主要對象,這類群體不僅需要提供相應的醫療手段進行救助,還需要提供相應的服務措施,幫助這類群體進行就醫。基層衛生院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夠讓服務更貼近群眾的需求,更好地滿足群眾對于基本醫療服務的要求,從而提高我國基本醫療服務水平,進而逐步提高群眾眼中基層衛生院的地位。
相較于公立醫院,基層衛生院受當地經濟水平、財政水平、醫療人才隊伍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所提供的服務存在一定差異,不過都具有較強的親民性。基層衛生院為區域內居民主要以提供健康、保健服務為主,在提供服務的同時基層衛生院工作人員能夠與群眾建立良好感情,其服務具有人性化特征。通過與居民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基層衛生院還可以結合群眾提出的意見,適當調整自身服務模式[1],讓自身的各項服務更貼合群眾需求,這樣也能建立起更佳的醫患關系,減少各類醫療矛盾問題的出現。
基層衛生院具有顯著綜合性特征,這是因為其面臨的服務對象具有一定復雜性,因此其服務的綜合性特征十分顯著,其主要將基層群眾作為服務對象,提供連續性的醫療衛生服務。
在我國教育事業快速進步的背景下,醫學領域的本科生、研究生數量快速增長,醫學領域高層次人才對于薪酬待遇的需求也不斷上升,許多畢業生在求職時渴望得到一份高薪資的工作,在面試時更關注基層衛生院能否為自身提供較高收入,甚至希望直接在重要科室擔任職位。然而,從當下基層衛生院的發展現狀來看,受各項資金的影響,基層衛生院在薪資方面的標準偏低,加上所處地區偏遠、整體的發展前景受限等,導致求職者的各項期望無法得到滿足,這樣一來,求職者對于自身期望值過高,使得基層衛生院常常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尤其是缺少大量高層次人才,這是制約基層衛生院健康發展的一大因素。
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我國農村地區的基層衛生院獲得的資金支持較少,但是農村地區本質上對于各項醫療服務的需求卻是較大的,加上地方政府更傾向于向公立醫院提供資金、資源。同時,受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醫療資源較為集中,基層衛生院對于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強,難以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相應的福利待遇,同時高層次人才在基層衛生院缺少足夠的晉升空間,工資薪酬比較固定,這是基層衛生院人才引進中面臨的主要難題。這樣一來,薪資待遇低、福利待遇相對較少,對人才的吸引力便會自然而然的下降。
基層衛生院的規模較小,醫療條件、專業設置等條件明顯低于公立醫院,尤其是很多科室并不健全,各項基礎的檢查設備也不完善,現有條件對高層次人才的匹配程度較低,如精神疾病專家、心血管外科專家等高層次人才,難以在基層衛生院順利開展工作,即便是各項福利待遇到位,也會因為缺少相應崗位、科室,或是因為崗位初設而產生各項顧慮。
基層衛生院要想吸引高層次人才,除了要為其提供相應的薪酬待遇,還需要滿足高層次人才對于先進醫療設備的需求,幫助人才解決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問題,基層衛生院往往難以滿足上述要求,即便高層次人才進入基層衛生院工作,高層次人才的離職率也高居不下,使得基層衛生院難以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健康保健服務。由此,對于高層次人才來講,除了關注如何引入,還需要關注如何留住高層次人才,比如薪酬是否傾斜、個人發展空間等,這都是基層衛生院需著重考慮的內容。
我國目前已經允許社會資本進入教育、衛生等領域,因此各地民營醫院目前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由于民營醫院在職工待遇、管理模式、優惠政策等方面與公立醫院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在民營醫院管理扁平化的情況下,其辦事效率普遍較高[2]。部分民營醫院甚至未設置薪資的上限,在薪酬發放上更為靈活,使得民營醫院在人才引進上更占優勢,許多高層次人才選擇民營醫院的意向更強,基層衛生院引進人才的難度較大,在發展過程中人才流失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加上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導致基層衛生院的競爭力進一步下降。
資金支持對于任何行業、機構的發展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基層衛生院來講也是相同的。此種情況下,為了提高基層衛生院在人才引進中的競爭水平,保證基層衛生院在人才引進時具備優勢,各地政府要進一步強化自身主體責任,充分重視基層衛生院發展,將社會服務納入政府政績考核,以此加強地方政府對基層衛生院發展的重視程度,從而強化地方政府對基層衛生院發展的資金投入與政策傾斜力度,比如在財政預算中列出支持基層衛生院的專項財政資金、降低社會資本進入基層衛生院的門檻、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優化人才引進政策等。
各地要科學規劃區域內醫療機構的數量及分布情況,保證醫療衛生服務分布合理,緩解基層衛生院面臨的競爭壓力,面向基層衛生院提供專項補助經費或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等,通過持續投入財政資金保障基層衛生院健康發展,以此提高基層衛生院對外部人才的吸引力,提高人才到基層衛生院就職的意愿。通過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基層衛生院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條件,引導更多人才、技術向基層衛生院轉移,幫助基層衛生院開展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及技術指導等相關工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高低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基層衛生院的發展情況,為提高基層衛生院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需要大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完善地方公共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為高層次人才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同時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就業等相關保障,提高基層衛生院吸引高層次人才的能力,采用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生活、教育方面的基礎性保障,更能夠讓高層次人才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基層衛生院的專業技術發展和研究上,表面上看雖然衛生院為吸引高層次人才付出了很多,但根本上對推動基層衛生院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應不斷完善基層衛生院的工作環境,滿足高層次人才在工作中對硬軟件設施的需求。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使得基層衛生院有更好的條件展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3]。這是因為人才普遍渴望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工作、成長,因此建議基層衛生院積極為高層次人才營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在發展過程中加強與區域內先進醫院的業務交流,定期組織人才前往先進醫院學習,不斷提高人才的業務水平,在對外界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先進技術手段,尤其是要為青年人才營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長環境。
基層衛生院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市場與自身存在的關聯性,結合市場經濟的變化,為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價值,需要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建設良好的組織文化,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以便發揮人力資源在基層衛生院發展過程中的整體價值。
基層衛生院在發展過程中要拓寬自身人才引進的渠道和范圍,面向全國各地招聘優秀醫療人才,從思想和制度層面充分認識到人才引進和人才使用的價值。基層衛生院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的標準,不能因缺少專業人才就降低人才入職的要求,應面向人才招聘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加大對人才的考核力度,尤其是要引進具有真才實學的青年人才,結合地方相關部門出臺的政策積極開展人才引進工作。青年人才作為了解社會需求、創新力強的人才類型,是各方醫療機構爭先搶奪的主要對象,對此也可針對青年人才制定專項福利方案,為青年人才解決各項后顧之憂,這種方式也能夠一定程度上提升基層衛生院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基層衛生院還需要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在人才入職以后加大對人才的考核和激勵力度,完善人才選拔機制,拓寬人才成長空間。地方政府要給予基層衛生院在醫療設備設施、優惠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以便基層衛生院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支持基層衛生院健康發展。基層衛生院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引導人才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人才的診療水平。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基層衛生院還需要多在薪酬分配上下功夫,“以人為本”,建立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結合單位特點實施績效薪酬管理,面向優秀人才加大激勵傾斜力度,提高對人才的物質和精神保障,有效解決基層衛生院面臨的人才流失的問題[4]。
資源匱乏、資金短缺是基層衛生院在人才引進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在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得到解決,因此建議各地積極推行醫療聯合體,在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上疏通基層衛生院引進人才的路徑。
橫縱聯合的醫療聯合體,在縱向上可以由當地公立醫院帶動區域內基層衛生院發展,通過成立面向區域內部的衛生服務中心,加大對各基層衛生院的支持力度,由公立醫院定期指派專家下基層開展工作,解決基層衛生院短期內面臨的高層次人才不足的問題,提高人力資源下沉力度。橫向上要集中區域內所有基層衛生院的設備設施、人才等資源,統籌發展,實現區域內基層衛生院資源優勢互補,實現各項資源在區域內各基層衛生院之間自由流動、信息共享、設備共享。
對此,需要進一步提高基層衛生院的外部協調能力,強化基層衛生院與上級部門的溝通,通過推行橫縱聯合的醫療聯合體帶動優質資源縱向下層和橫向流動,以此滿足基層衛生院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及時彌補基層衛生院當前面臨的人才缺口。
人才缺口是基層衛生院面臨的主要問題,單純依靠引進人才的方式,在短期內可能無法滿足基層衛生院的需求,因此對內還需要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尤其是將青年人才作為主要培養的對象,加大對青年人才的技術、知識培養,將教育培訓作為激勵青年人才的有效手段,增強青年人才與基層衛生院之間的黏性,在做好人才儲備的基礎上降低基層衛生院的人才流失率。
培養青年人才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基層衛生院結合自身需求與發展現狀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通過開展長期性培養工作提高青年人才的事業心,夯實青年人才的工作經驗,引導青年人才為推動基層衛生院發展而奮斗[5]。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各基層衛生院還可以定期組織青年人才外出學習、進修,及時掌握國內外先進醫學知識、技術,掌握操作先進設備的能力,更好地在基層衛生院發展過程中挖掘青年人才的工作價值。為最大限度發揮人力資源的價值,基層衛生院要盡快將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提上日程,提高青年人才的整體質量,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采用科學、合理的青年人才管理手段,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青年人才隊伍,充分發揮青年人才的實際價值,優化基層衛生院內部管理結構,為基層衛生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根本保障。
綜上所述,人才是支撐基層衛生院發展的基礎,決定了基層衛生院是否能提供優質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了更好地推動基層衛生院發展,需要基層衛生院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完善人才引進標準,加大對人才的激勵力度,在吸引優秀人才的同時,完善考核、激勵和培訓機制,拓寬人才發展空間,提高人才與自身的黏性,為人才提供更多學習、成長的機會,以便更好地挖掘人才在單位內部的工作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