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慧



摘要?目的:探究以健康商數為基礎的分層式健康教育對慢阻肺(COPD)患者健康觀念、行為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收治的COPD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擲硬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實施以健康商數為基礎的分層式健康教育,比較2組患者疾病認知[布里斯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識問卷(BCKQ)]、自我行為管理能力[COPD自我管理行為量表(CSMS)]、睡眠質量[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及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干預1個月、2個月后的BCKQ問卷知識掌握準確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CSM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干預后的PSQ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慢阻肺(COPD)患者進行以健康商數為基礎的分層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度,規范個人健康行為,增強睡眠質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強生活品質。
關鍵詞?健康商數;分層式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認知;睡眠質量
The Impact of Stratified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Health Quotient on Disease Cognition,Health Behavior,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IANG Lihui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The Second Hospital of Longyan City,Longyan 36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health quotient based hierarchical health education on health concept,behavior and sleep quality in COPD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COPD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3,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was implemented) and observation group(n=43,hierarchic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health quotient was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coin toss method.Disease cognition[Bristol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Knowledge Questionnaire(BCKQ)],self-behavior management ability[COP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Scale(CSMS)],sleep quality[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 and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1 month and 2 months of intervention,the accuracy of BCKQ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SM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PSQI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Health quotient based hierarch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PD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regulate personal health behaviors,enhance sleep qualit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and enhanc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Health Quotient; Layered health educ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isease cognition;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563;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1.07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性疾病,主要以呼吸氣體流動受到限制為主要特征,與香煙等有害氣體或顆粒物相關聯,可引起肺功能嚴重受損,并顯著增加罹患和死亡風險,對生命質量產生嚴重影響。重視COPD的早期防治,開展廣泛健康教育科普,有助于預防COPD發生[1]。健康商數(HQ)是指本人所具有的健康知識、健康能力以及健康意識的反映,可通過后期人為干預進行提高,高水平HQ有利于幫助患者達到最佳身體狀態,改善生命質量[2]。分層式健康教育是根據患者不同情況給予個性化健康教育的宣教模式,相較于常規宣教更具針對性[3]。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將基于HQ的分層式健康教育應用于COPD患者,故本研究對此進行創新性探討,分析以HQ為基礎的分層式健康教育對COPD患者健康觀念、行為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收治的COPD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擲硬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49~78歲,平均年齡(58.42±5.23)歲;病程2~15年之間,平均病程(8.38±2.64)年;觀察組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51~80歲,平均年齡(60.12±5.56)歲,病程1~16年,平均病程(8.57±2.82)年。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基礎健康教育,選用集體授課方式,由我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進行宣教,開展健康講座,為患者介紹COPD以及指導相關防御方法,包含飲食、行為、運動等方面,展開相應護理干預措施[4]。
1.2.2?觀察組?觀察組進行以健康商數為基礎的分層式健康教育。1)組織護理小組;由4名呼吸內科護理人員組成,護士長被任命為小組組長,其余3名護士均進行專業培訓,并定期考核。2)HQ評定:患者入院后采用健康商數問卷[5]評估其HQ,問卷包括疾病知識、自我護理、生活方式、精神狀況、運動訓練5方面,總分0~10分,9~10分表示患者HQ良好,解釋可以認識到疾病的危害性和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能將疾病相關知識用于日常生活管理中;6~8分表示患者HQ一般,說明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疾病相關知識有待提高;0~5分表示患者HQ較差,說明其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需提升HQ來改善健康狀況。3)建立分層管理:將患者健康商數及基本數據(年齡、病程、嚴重程度)導入數字化系統,建立電子化健康檔案,根據分析結果從自我護理、疾病知識、生活方式、精神狀況、運動訓練方面對患者給予適合的健康教育方法。a. HQ良好患者在自我護理方面應減少吸煙,保持有效呼吸、咳嗽,對其分發宣傳手冊的方式使其了解相關疾病知識;生活上注意飲食,改善家庭環境,制定足夠熱量、蛋白質的攝入,且保持良好心情;鍛煉以步行、慢跑為主,平均1周2~3次。b.對于HQ一般患者,應積極引導其戒煙,多飲水,及時有效咳出痰液;定期舉辦知識講座,以解答患者疑惑為主使其了解相關疾病知識;生活上注意臥床休息,盡量少吃加重咳嗽的冷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在患者家屬的配合下,幫助消除不安情緒,加強與其之間的溝通;運動訓練視情況適當安排運動,以感到不加重病情為主,制定個性化鍛煉,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每周3~4次。c. HQ較差患者,自我護理上應注意保暖、出現呼吸困難患者,遵醫囑給予氧療、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定期檢測肺功能;由專門護理人員為患者介紹當前狀況產生的風險因素,使他們認識到風險因素的控制,同時也要制定個人健康管理計劃,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告知其COPD的急救處理及氧療必要性、注意事項等,采用一對一健康指導,家屬也要陪同參與,每周1~2次;生活上由家人協助排痰,少食多餐,避免餐前和進餐時過度飲水,減少外出,避免感冒;精神方面應引導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分散其注意力,減輕其孤獨感及緊張情緒狀態。
1.3?觀測指標
1)疾病認知:在進行干預前以及干預后1個月和2個月,選取布里斯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識問卷(BCKQ)[6]中13個方面進行準確評價,每個方面都有5個問題,共計65題,問題設置分為“對”“錯”“不了解”3個選項,統計患者COPD知識回答正確率。2)自我管理行為:采用由張彩虹等編寫的COPD自我管理行為量表(CSMS)對干預前及干預2個月后患者行為進行準確評價,包含癥狀管理、信息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緒管理、自我效能管理等5個維度,總分51~255分,分數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行為能力越強。3)睡眠質量:在進行干預前及干預后2個月,選取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7]中7個維度進行準確評價,采用了Likert4級評分法,每個維度評分0~3分,各個維度相加為PSQI總分,總分為0~21分之間,分數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
2?結果
2.1?2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知識掌握準確率比較
干預1個月、2個月后,2組患者的BCKQ問卷知識掌握準確率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準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患者干預前后CSMS評分比較?干預后,2組患者CSMS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分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2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2組患者PSQI總分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分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COPD屬于慢性疾病,由于其病程時間長,持續惡化和反復急性發作嚴重影響了患者機體及心理健康[8]。由于大部分患者對該病的認識不足,在穩定期容易忽視警惕,遵醫囑的程度較低,導致病情加劇。已有研究顯示,對COPD患者HQ采取分層式宣教方案,可促進患者建立正面的心理狀態,增強其治療依從性,提高其生存品質。
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通過干預1個月、2個月后的COPD問卷知識回答準確率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實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主要原因在于,HQ的分層式健康教育干預更具針對性,對于低HQ患者,不斷強化其對疾病知識、發展誘因、用藥方案以及預防治療方法的掌握度,增強其了解疾病知識,能夠加強其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且根據其體質制定個性化的健康訓練方案,幫助其循序漸進改善治療,降低其病情誘發因素。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對照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顯著低于觀察組,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患者經過分層式健康教育指導后,其自我保健意識得到提升,睡眠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曾麗紅等[9]研究也顯示,將HQ應用于COPD患者,可明顯改善其負面情緒,增強機體免疫,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質量。本研究中,觀察組的生存品質狀態明顯優于對照組,與以往研究類似,可見基于HQ的分層式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升COPD患者生存品質,減輕其預后活動狀況及病情狀態。
綜上所述,以健康商數為基礎的分層式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疾病認知、睡眠質量,提高其生命質量,增強運動持久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崔莉,王敏延,殷紅倩.基礎護理結合呼吸功能鍛煉及飲食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19):2836-2838.
[2]施華,符曉紅,袁冬.基于健康商數理念的健康教育結合康復訓練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心理狀況、自我管理水平及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10):1486-1491.
[3]翁淑靜,張梅,來青.分層管理在急性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學,2021,23(2):284-285.
[4]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5]李麗,程琳.南陽市城區老年人健康商數的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603-4604.
[6]WHITE R,WALKER P,ROBERTS S,et al.Bristol COPD Knowledge Questionnaire(BCKQ):testing what we teach patients about COPD[J].Chron Respir Dis,2006,3(3):123-31.
[7]胡世玲,熊昊,郭燕妮.圣喬治呼吸問卷在COPD患者療效評價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2,22(2):231-232.
[8]張艷紅,宦迎春,徐蓮紅,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對COPD患者特異性焦慮、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11):1685-1689.
[9]曾麗紅,曾連有.健商管理結合中醫護理方案對慢阻肺患者的應用價值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1):1963-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