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紅

摘 要: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中的重要舉措,充分考慮到了我國企業發展環境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增速,能夠保證企業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稅負壓力能夠得到有效調整,盡量讓更多的企業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穩步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為更好地順應時代潮流,企業需要進一步做好對營改增相關內容、理念、價值的把握,從稅收籌劃、稅務管理質量、稅務方案評估、會計核算制度、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等方面做好考慮,有針對性地實現企業會計核算能力的提升,維護企業相對穩定的經營發展狀態,為企業的后續發展奠定更加穩固的基礎。本文就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與處理方式進行分析,深入理解營改增政策給企業帶來的變化和影響。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管理;會計核算
營改增給企業經營、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有效調整了在以往企業經營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重復納稅問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稅負壓力,但是同樣會給企業會計核算方面的工作帶來不小的變化,企業需要及時做好工作調整,才能更好地適應稅制改革。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需要經歷較為漫長的時間,為提升適應速度,盡快完成會計核算工作優化,企業應及時做好營改增相關內容、影響的分析、理解,以推進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使企業的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在營改增政策實際應用過程中,有效解決了以往企業重復納稅的問題,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了積極影響,能夠更好地保證企業內部資金儲備的健康狀況。但是,營改增政策的合理應用有一定的難度,部分企業由于自身對營改增的理解不到位,在稅務管理工作中反而出現了稅負不降反增的情況,背離了營改增政策實施的初衷[1]。企業需要重新做好對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學習、理解,梳理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確保營改增政策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改善企業當前的經營管理狀況。
二、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一)對企業成本與收入核算的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的發展環境和內部經營管理狀況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但是部分企業使用的計稅方式較為傳統,主要依據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中的實際支出和繳納稅負對企業造成的費用支出疊加情況,來對企業成本投入進行核算。在我國稅收體制改革的影響下,企業基本完成了對這一傳統計稅方式的調整,營改增成功替代了這一傳統計稅方式,同樣的,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工作也受到了直接影響。具體而言,企業的會計核算需要采用將銷項稅與進項稅相抵扣的方法,并且產生的抵扣數額,則根據供應商提供的發票。
此外,企業在長期以來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內部經營管理狀況的變化、經營規模的擴大和經營范圍的調整等方面的內容,因此企業在各個方面的成本支出也會有一定的增加,加上企業發展對會計核算帶來的影響,會計核算工作的處理難度會進一步提升。營業稅和增值稅之間的巨大差異,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有效落實也是一項重大挑戰,企業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稅收法律法規要求做好稅務調整,還需要在盈利中除去增值稅[2]。
(二)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財務報表是企業在具體發展階段真實經營管理狀況的反映,在財務報表制作過程中,需要對企業內部各個方面的財務數據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做好對數據信息的分析。在我國稅制改革前,企業財務報表中的內容相對單一,并且在稅務報表中并未將企業的稅務支出作為企業的成本。在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將繳納的稅款依舊歸納到企業的盈利部分中,在稅款繳納完成后再來計算企業的凈收入。但在我國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企業財務報表中需要考慮的內容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化,企業繳納的稅款不再屬于企業的盈利部分。企業需要單獨做好對稅款支出的考慮,重新按照政策要求對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分析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的具體凈收入,確保財務報表的真實性。
(三)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發票是企業繳納稅款過程中重要的資料憑證,也是企業守法經營的重要表現,在企業正常經營中,必須做好對這部分資料憑證的合理化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及時做好對稅款的繳納,保證企業經營行為的合規合法。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前后,企業的發票管理工作采用的方法出現了明顯變化,需要考慮的問題和內容也在增加。企業需要針對發票的屬性、類型以及具體的性質、作用對發票進行分類管理,為保證這部分重要憑證資料能夠得到妥善保管,還需要安排專人來負責該項工作[3]。
(四)對企業資產計量的影響
在企業繳納營業稅的階段中,企業購置的資產在繳納營業稅時也需要將對應稅款納入到資產計量金額中。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如果企業符合政策標準要求,又從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處購買所需的資產,且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那企業在購置的資產在進行入賬的過程中就需要按照營改增政策開展工作。在營改增政策下,通過價稅分離手段對資產進行計量,將其中涉及的稅款單獨計入進項稅款,按照不含稅的價款對企業購置的資產做好初始的資產計量工作。
(五)對企業定價機制的影響
隨著我國營改增稅制改革的順利實施,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政策要求來對自身進行調整,綜合考慮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始終能夠做好對自身經營、發展狀態的穩定,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標準要求,更好地適應當前多變的企業發展環境。為此企業需要做好對自身定價機制的動態優化,確保定價機制完全符合國家要求和行業變化,保證定價機制的合理性,以此來維護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會計核算的處理方式
(一)強化稅收籌劃實施,優化稅收工作
營改增稅制改革對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影響最為顯著,在營改增政策下,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通過合理、有效的稅收籌劃能夠幫助企業有效降低在稅款方面的開支,保證企業能夠擁有更加充足的儲備資金,從而實現對各項工作活動資金支持力度的有效提升。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納稅人身份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享有的福利待遇都有不同的規定,企業在稅收籌劃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按照企業的具體納稅人身份做好對稅率的明確,嚴格按照制度要求來開展稅收籌劃工作,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通過對優惠政策和納稅人身份條件的合理運用降低企業需要在稅額方面付出的成本,從而實現對企業經濟效益的維護。
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是一個整體,任何組成部分的變化都會對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稅收籌劃作為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其在營改增政策的影響下出現了明顯變化,因此財務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面對這一現實情況,企業需要及時做好對現有財務管理體系的彌補和完善,針對稅制改革對企業納稅方面工作帶來的影響,重新做好對稅收工作處理流程的梳理。根據稅制改革中相關政策的具體要求,對企業的增值部分,做好稅收籌劃,促進企業稅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能力,提高稅務管理質量
營改增稅制改革工作的推進、落實,對企業內部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稅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素進一步增加。加上營改增政策本身對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有很大一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在處理會計核算工作的過程中存在面臨較大困難的情況。為實現對營改增稅制改革的合理應對,企業需要做好對政策相關影響的明確,及時做好對自身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相關方式方法的調整,讓企業具備更強的稅務管理能力,借助新型會計核算方式方法來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人員作為承擔企業會計核算、稅務管理等重要工作內容的關鍵任務,必須具備更強的綜合素質能力。
企業需要針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開展考核評價工作,借助考核結果和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的具體工作成效,做好對財務人員能力水平的合理評測,并將評測結果作為財務人員能力培訓的重要參考。
(三)科學制定稅務方案,優化評估系統
稅務方案是企業稅務管理工作落實過程中的重要指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稅務方面的具體調整方向,尤其是在營改增政策順利落實的前提條件下,企業需要及時做好對會計核算方面工作的調整轉變,讓企業能夠更好地順應當前時代的發展,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稅務方案來對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工作進行合理化調整,從而實現對營改增政策影響的合理應對。
企業需要始終明確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較為迅速,企業的發展環境也在不斷變化,作為企業稅務方案基礎條件的稅收政策、法律法規也會按照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進行調整。因此企業需要在內部做好對多元化稅務方案的制定,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在稅務方案基礎條件發生明顯變化時,企業能夠對現有稅務方案進行微調便能實現對相關變化的合理應用,降低這一問題可能給企業經營管理造成的沖擊,提升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在評估系統的優化上,主要針對營改增政策落實給企業各個方面的影響,從影響力的大小和具體的影響范圍來進行考慮,在企業內部提前做好相關影響的應對措施。
(四)完善企業會計核算制度
企業對會計核算制度的完善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做好對會計核算工作本身和其處理流程的優化,另一方面則需要結合實際重新對企業的核算方案進行調整。
優化會計核算本身和其處理流程。在營改增政策的影響下,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出現了明顯變化,因此需要及時做好工作內容的完善,將銷項稅款補充到企業增值稅下,確保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在實際處理過程中依舊能保證對相關工作內容的全面覆蓋。基于此,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處理流程進行梳理,做好對處理流程中非必要環節的剔除和重要環節的補充,制定出明確的工作處理流程重構方案,重點針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需要承擔的任務和需要達成的目標展開工作,有效提升會計核算工作的實效性。其次,對企業核算方案的調整。企業財務人員需要做好對當前營改增政策調整的把握,按照當前政策落實后帶來的變化和影響,從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狀況出發,為企業制定更加合理的會計核算方案。借此發揮出會計核算方案對稅務管理相關資料、行為的約束,合理管控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
(五)調整企業內部規章制度
企業對營改增政策的適應不僅需要體現在財務管理、稅務管理方面,還需要做好對內部規章制度的調整,重新按照營改增政策的影響和給企業帶來的變化,實現對內部規章制度的優化完善,保證最終形成的內部規章制度能夠與企業現實需求高度契合。為實現對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有效調整,企業需要針對營改增政策進行全面了解,站在企業自身的角度上來看待營改增政策在企業內部的有效落實將會給企業帶來的變化,通過這種方式來做好對會計核算工作的調整,合理優化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為會計核算工作的有效落實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企業在明確內部規章制度調整的重要性后,應當做好對自身在財務方面薄弱環節的把握,針對財務管理相關工作內容在內部構建較為完善的工作評估體系。在評估體系下,利用自身對營改增政策影響的把握,制定內部規章制度的優化策略,盡快完成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優化調整。在本質上,企業對內部規章制度的優化,依舊是為了做好對會計核算工作變化的應對,為進一步提升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性,降低企業在正常運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稅務風險,企業管理層還需要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提升與稅務部門的溝通頻率,并做好對溝通有效性的保障。借此實現對企業稅款具體額度的把握,及時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繳納稅款的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環境下,任何性質、類型的企業都需要做好對稅收問題的考慮,始終明確營改增對企業稅負壓力的調整,及時按照營改增政策帶來的影響做好對內部工作的調整。在營改增政策實際使用過程中,其價值已經得到了充分認可,但由于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較為顯著,企業還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才能真正做到對營改增政策的合理利用,合理管控企業在稅務方面的支持,讓企業能夠有更加充分的內部資金儲備,從而為企業各項工作活動提供較為有力的資金支持,穩步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邢艷秋.提高國有企業會計集中核算信息質量的思考[J].財會學習,2022(24):79-81.
[2]胡瓊.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投資與合作,2022(8):79-81.
[3]付靜.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探討[J].營銷界,2022(14):155-157.
(作者單位:新疆獨山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