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衍生出不同的文學作品。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學家將各自國家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用不同的文字記錄下來,為了讓更多的國民認識和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翻譯工作者將其他國家的文學作品用中文翻譯過來,以便于人們閱讀和欣賞。本文針對英美文學翻譯工作,探討如何用中文最大程度地將作品中的美學價值展現出來,有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英美作品中的深層含義。
【關鍵詞】英美文學;美學價值;翻譯
【中圖分類號】I046;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4—223—03
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字轉化過程,因為國家文化的差異性,翻譯者必須深入了解原作者的國家文化背景之后,才能認識到原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深層含義。因此,在英美文學翻譯工作中,翻譯者不僅要將原作品中的文字用中文真實地呈現出來,還要用中文將原作者在作品蘊含的思想內涵表達出來。這就是翻譯英美文學作品的難點所在,翻譯者本身一定要具備基本的文學審美能力,并且對英美文學作品中的美學價值有獨到的理解和研究。翻譯者的文學水平越高,英美文學被翻譯成為的中文作品越有美學價值。
一、英美文學本身蘊含的價值
在世界范圍內,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都不容小覷。文學作品是作者思想內涵的文字體現,也是當時主流社會意識形態的體現。各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思想意識層面的傳承,也是歷史事件的記錄,它是一種藝術級別的創造,在任何時期都彰顯了社會的人文價值。在歷代文學發展史上,英美文學作品擁有極高的地位,其諸多代表作品不僅蘊含著價值連城的文學寶藏,而且對世界各國的文學進步都有著十分強大的影響力。因為英美文學作品的重要地位,很多專家以及文學工作者都對其非常重視,為了將優秀的英美文學傳播給更多人,就需要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使其作品中美學價值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實現文化上的交流融合。英美文學中的很多優秀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代表了英美國家不同時期的意識形態和思想內涵。在閱讀或者翻譯英美文學作品時,一定要充分了解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思想狀態,分析當時的社會形態,從而加深對作品的深層理解和認識。
二、英美文學的美學價值
(一)情感美學
每一個國家有每一個國家的歷史,不同國家的不同歷史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社會環境和地理環境,這就會使作者體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思想價值完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性導致歷史環境的差異性,環境的差異性又會導致文學作品的差異性。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為中文作品的過程中,這種差異性就會表現的非常明顯。翻譯工作者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之時,必須要適應并且克服這種差異性,一方面,翻譯者在翻譯作品時,要確保翻譯的準確性,也就是說當翻譯者用中文代替英美文字的過程中,絕對不能出現和原本內容出入太大的現象,也不能歪曲原作者在原作品中表達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文學作品中一定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各樣的表達手法,不同的表達手法體現不同的美化作用。英美文學中的一些作品如果采用非常直白的翻譯方式將文字直譯過來,會喪失原作品中的美學價值,甚至還會出現邏輯問題,導致譯文難以被讀者理解和欣賞。因此,翻譯者在翻譯英美文學作品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英美文化,理解社會環境之間的差異性,才能在之后的翻譯工作中靈活運用不同的表達手法,讓讀者更深層次地欣賞和體會原作品中的情感和內涵。
(二)語言美學
語言是文學價值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語言是最能讓讀者在文學作品中體會到美學價值的關鍵。在英美文學中,作者會在作品中加入語言因素,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也會對其中優秀的語言風格產生濃厚的興趣。各個國家的語言風格各有不同,語言是文化的另一種符號,其給人帶來的獨特感受也是不同文化的體驗。英美文化中的語言風格在文學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因為語言受到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等因素的影響,同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因素也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優秀文學作品,在語言塑造方面都是十分突出的。一方面,借用語言的魅力體現文學作品中人物的豐滿性情,可以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通過語言可以在文學作品中塑造出無比真實的情境,其獨特的作用甚至可以讓讀者猶如身臨其境一般。語言可以升華整個文學作品,如在《等待戈多》中,整個文章都是以對話為主要內容,但是從中卻能讓讀者感受到強烈的情感色彩。因此,在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中,擁有良好的語言表述能力,掌握語言的運用技巧就可以精準傳遞作品中的情感內涵,也可以充分展現語言的美學價值,將作品中的文學內涵挖掘出來。
(三)人物性情美學
在很多國家的文學作品中,通過刻畫人物角色進行抒發情感的創作手法屢見不鮮。人物是文學作品非常重要的構成因素之一,以人物的性格刻畫和故事走線為線索寫作可以充分彰顯文學作品的美學價值和文學魅力。在文學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作者通過對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畫展現社會現象和傳遞哲學思想的表達手法。很多文學作品中的正能量和精神品質都是通過主人公的人性光芒映射出來的,人性刻畫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作品教育和引導的作用。比如被我國讀者所熟知的文學作品《老人與?!罚渲胁活櫸kU與海中鯊魚搏斗的老者深深觸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內心,老者身上折射出的人性美足以感染所有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文章中所富含的積極的人性思想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價值和引導意義,《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就是一位以彰顯人性美著稱的著名小說家,他的大多數作品中都深刻表達了人性的美好和光輝魅力。他的作品還經常被納入教科書中,足見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素養。
(四)結構意境美學
文學作品的精巧結構和美妙意境都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隨著文學作品的流傳和創造思潮的進步,文學結構主義也得到了長遠的發展。每一篇文學作品都有其獨到的寫作結構,作品的結構不同,穿插在其中的故事情節表達出的文學意境也會有所不同。在英美文學作品中,作者都會根據他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安排故事內容,再根據故事內容安排敘事結構,敘事結構是幫助作者將故事內容以最佳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工具。敘事結構大概包括順敘、倒敘、插敘等不同方式,作者采用不同的敘事方式可以表達出作者對情境的巧妙安排以及精準設計,從中體現出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讓文學作品的美學價值得到進一步體現,讓讀者沉浸在作者編織的藝術海洋中,體會真正的文學世界。在對藝術價值頗高的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翻譯者首先要了解作者的敘事結構,并且要在保留原作者敘事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文字翻譯,避免原作者賦予作品的藝術性和內涵思想受到干擾。文學作品是意境的表達和情感的寄托,不同的意境可以給人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中,作者會借助結構意境來營造文學氛圍,讀者在閱讀作品時,可以嘗試進入這個情境之中,真實的情境體驗可以增加讀者的欣賞感受和審美體驗。
(五)悲劇刻畫美學
悲劇在文學作品中也能呈現出獨特的文學美感,英美文學中的悲劇作品常常能給人帶來強烈的情感體驗,讓讀者深陷其中,充分感受作者營造出的時代感和破碎感。悲劇可以幫助讀者體會到作者加注在作品中的深層思想,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很多文學作品都因為其中深刻的悲劇元素讓讀者久久難以忘懷,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讀者對悲劇元素比較排斥和忌諱,但是在文學作品中讀者可以通過文字內容體會到生活中不想體會到的缺憾美,而且悲劇的故事情節更具有情感沖突和戲劇轉折,也更能引起讀者的興趣,比如著名文學家和戲劇學家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系列,四部作品都通過不同的故事和人物表現出了鮮明的人物個性和激烈的矛盾沖突,其強烈的文字感染力和戲劇沖突經常給讀者堪稱震撼的文學享受,能促使讀者進入莎士比亞的精神世界,讓讀者擁有不一樣的文學體驗。其中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應用深刻的筆觸揭露了人的強烈欲望和貪婪本性,用文字描繪出了作品的悲劇美學,然而現實的殘酷正好對應莎士比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悲劇美學已經對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我國的文學作品也經常能找到悲劇美學的影子,世界聞名的愛情悲劇《梁?!芬约拔覈拇竺坏摹都t樓夢》都是其中的優秀文學代表。
三、體現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的美學價值
(一)情感翻譯美學
文學情感表達是所有文學作品中最核心的內容,確切地說,如果一篇文章中沒有表達出情感內涵,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的話,那這篇文章就無法激起讀者的情感共鳴,也喪失了文學創作的功能,甚至可以說不能被稱為文學作品。作為文學創作的關鍵所在,文學情感表達可以彰顯作品的深層內涵和文學價值,給作品添加必要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因此,翻譯工作者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重視作品的情感,保留原作者在作品中表達的內涵,并且巧妙地使用中文將其轉化為中國讀者可以理解的表達方式,讓讀者和作者跨越國家和文字的障礙進行近距離交流溝通。其實翻譯工作者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現實條件讓翻譯者和作者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家,翻譯者無法切身了解到作者當時的心境,這就需要翻譯者擁有優秀的文學功底和專業素養,借助資料了解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創作背景,合理使用跨文化意識,深入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和作者所在國家的文化性質,最后準確使用合適的文字和表達方式將作者的情感傳達出來,這就是翻譯工作者特殊的文學使命。
(二)意象翻譯美學
文學作品的意象其實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運用文字語言對人物性格和思想進行刻畫出來的形象。在英美文學作品中,通過文字、結構和各種表達手法可以形成不同的意象。翻譯工作者在對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時候,可以采用模糊處理的方式,以此來鞏固讀者的文學體驗,在文學美中展現作者的思想內涵。中國的漢語言文學歷史悠久,其文化底蘊高深莫測,如果使用中文對其原文進行直接翻譯的話,作品中的真實情感就無法體現,另外英美文字的表達方式也和中文的表達方式大相徑庭,所以最后直譯過來的文章并不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這樣以來原作品中的美學價值就會蕩然無存。于是采用模糊處理的翻譯方式更能加強作品的意象美學,并且能完美契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如果再加上一些必要的修飾處理的話,原作品的文學韻味就可以精準表達。比如這句話“He was an old man,weathered by time,still very gentleman”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就是他是一個老人,他受到了時間的折磨,但是仍然保持紳士。這種直譯方式也可以把原文的意思表達出來,但是卻毫無藝術美感可言,而且流水賬式的翻譯枯燥且乏味。如果可以使用模糊的翻譯方式,將原文加上情感修飾的話,就可以翻譯為:盡管這位老人已經飽經歲月的摧殘,但是仍然以紳士的姿態擁抱生活。這樣翻譯之后,作品的意象美學立刻顯現出來。另外,英美文字語言大多變化不大,而且詞匯語意都比較單一,相比起來漢語言文字更加深厚博大,因此在翻譯工作中,一定要使用中文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地體現出譯文的意象美學。
(三)意境翻譯美學
意境是文學作品中文學價值和美學價值體現的基礎。翻譯工作者為了高標準完成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就必須對文學作品中的意境進行深入了解和挖掘。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意境美學大多通過語境來呈現出來,語境就是創造文學意境的重要因素,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需要對原作品中的遣詞用句進行研究,再應用自己的審美能力和美學體系進行判斷,之后以美學翻譯為基礎,對原作品進行翻譯。在此過程中,翻譯者要合理運用表達手法,讓譯文充分呈現出原文中的意境美學。比如《老人與?!分械慕浀湮亩危篍verything about him was old except his eyes and they were the same color as the sea and were cheerful and undefeated??梢苑g為: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那么古老,除了那雙像海水一般藍的眼睛,它們是愉快且不肯認輸的。譯文準確地表達出老人經歷磨難之后,仍然不肯對命運低頭的精神。而如果只是直接翻譯,作者想要表達的這種精神內涵就會無法傳達,這就是意境翻譯美學的獨特之處。
四、結語
英美文學作品包含了深厚的美學價值,翻譯者要最大程度地保留其中的美學價值,就要運用強大的文學底蘊和專業素養,還要熟練掌握不同的翻譯方式并且能在翻譯工作中靈活使用。針對英美文學的翻譯工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美學內涵和審美能力,確切地說,翻譯者對英美文學的翻譯過程就是一個二次創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翻譯者需要通過文學加工運用各種文字語言和結構意境將原文中的美學價值用中文的表現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體會到文學作品中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趙穎.英美文學翻譯的差異性及其美學價值研究[J].今古文創,2022(7).
[2]田文文.英美文學翻譯中美學價值及藝術特征[J].讀與寫:上旬,2020(3).
[3]李知遙.英美文學翻譯的差異性及其美學價值[J].新絲路:中旬,2022(8).
作者簡介:熊軍(1972—),女,漢族,山西太原人,本科,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