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凱鵬



摘 要:科技企業在我國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振興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科技企業若要健康、長遠發展,就要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通過良好的財務管理模式,提升企業各方面工作質量,為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工作提供保障。然而,目前科技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對于來自各方面的挑戰,企業只有強化財務管理工作,確保該項工作能夠符合企業利益需求,才能夠促使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在科技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采取業財融合管理模式,使企業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進行結合,從而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同時增強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已成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點研究方向。所以,采取何種措施,實現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的良好融合,確保財務信息處理工作的質量,是企業目前應思考的主要問題。為此,本文對科技企業業財融合工作進行研究,論述了該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為科技企業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確保企業綜合效益。
關鍵詞:科技企業;業財融合;管理工作;財務信息;激勵體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在電子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信息技術已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及工作中得以廣泛應用,而對于企業而言,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提升業財融合工作的質量,使財務管理工作得以優化,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段。因此,科技企業應加強相關方面的研究工作,實現業務與財務的有效融合,使企業各部門之間能夠進行協調,共同處理財務工作中的問題,保證各項工作的進展。
一、業財融合概述
業財融合指的是企業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將自身的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進行結合,從而使財務風險得以有效降低,為財務管理工作及其它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另外,企業實施業務融合管理模式,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通過財務管理工作的價值創造,使企業在達成短期利益目標的同時,可對未來發展目標進行科學規劃,從而確保長期利益。所以,業財融合管理模式需要企業各部門的積極配合,并且財務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素質,在財務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方面均要達標。
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時,企業財務工作人員需要打破傳統工作的束縛,從工作思想及工作方式上進行轉變,主動投入到各項業務工作中,并與各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為業財融合管理模式營造適宜的環境。在業財融合基礎上而進行的財務管理,企業能夠對各方面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使資源得以科學利用。同時,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重塑,打造全過程管理工作機制,使業務活動能得以有效控制[1]。因此,對于科技企業而言,加強信息技術及各方面資源的應用,促進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有效融合,從而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效率,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已是目前管理工作中的當務之急,只有做好該項工作,企業才能夠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新興產業不斷涌現的時代背景下取得立足之地。
二、科技企業實現業財融合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增加企業利潤
科技企業實現業財融合,能夠使企業利潤得以增加。企業開展各項經營工作,其最終目的是為企業帶來豐富的利潤,并且,將各股東的利益最大化,是財務管理工作所要實現的目標。因此,如果某企業形成了業財融合管理模式,就能夠使財務信息在第一時間內傳送到財務部門,便于財務工作人員分析、整理財務數據,及時地發現財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相關決策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持,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工作的價值,使企業經營工作處于正確的軌道上,節約各項成本支出,避免浪費現象,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
(二)有助于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
科技企業實現業財融合,能夠使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得以完善。在以往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會計數據的統計與核算工作,二是財務監督工作,對內部工作中的各項事宜卻較少關注,并且,在企業價值創造工作方面,也未能投入較多的時間與精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使財務工作的價值創造功能無法實現。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企業的會計核算人員應具備管理技能,并與業務部門進行合作,提升管理工作的質量,從而完善整個內部管理工作[2]。
(三)有助于促進企業科學決策
科技企業實現業財融合,能夠為企業進行科學決策提供幫助。科技企業若要實現穩定發展,就需要不斷地對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在海量的信息中收集對企業發展較為有利的部分,并對其進行凝練,充分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從而明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方向。如果科技企業能夠有效開展業財融合工作,就可以將各部門動員起來,使其形成合力,快速地發現對企業有利的信息,有效解決企業各項工作中的問題,從而為企業提供可靠的信息與數據,為管理人員制定決策提供保障,并確保決策的正確性及科學性。
(四)有助于防控財務風險
科技企業實現業財融合,能夠強化自身的風險防控工作。目前,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化、企業發展的需求及人們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科技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并且,其經營方式呈現多樣化、多元化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財務風險會日益加大,因此,科技企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對這些風險進行規避,提升防控財務風險的能力,而通過業財融合管理模式,企業能夠利用信息上的優勢,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各項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及時發現相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迅速制定解決方案,彌補財務工作中的不足。
三、科技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業財融合制度不完善
目前,對于業財融合工作,大多數科技企業沒有形成較為科學、完善的配套制度,而良好的業財融合制度,能夠確保業財融合方案的順利執行,使該項工作的各個環節能夠得以全方位地開展,取得預期成效。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科技企業雖然在管理工作中實施了業財融合這一模式,但由于配套管理制度的缺乏,致使企業業財融合工作無法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科技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中,業財融合執行制度不完善。業財部門與財務部門沒有進行良好的結合,在管理職能方面,未能針對具體的工作事項進行協調。企業管理人員根據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狀況,下達相關指令,促進業財融合,但因缺乏較為有效的執行制度,各方面不利因素會影響業財融合,使相關措施無法得以落實,在這種情況下,業務部門就不能夠向財務部門提供可靠的信息,影響財務部門的工作[3]。
另一方面,對于業財融合的執行工作,科技企業缺乏較為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在執行業財融合方案的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與管控制度,導致企業管理人員無法對各項工作環節進行監督,對于業財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反饋到相關部門,因此,企業管理人員不能夠及時地處理具體的問題,增加了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風險。
(二)企業業財融合的意識不強
在科技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許多企業業財融合的管理意識較弱。當前階段,科技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時,企業領導及高層管理人員仍然沿用傳統財務工作方式,受到傳統工作思想的束縛,并沒有與時俱進,積極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及方法。財務部門主導著業財融合工作,但需要業務部門的支持,才能夠實現業財融合,但由于企業業財融合意識不強,致使業務部門與財務工作無法進行有效合作,甚至頻繁地產生矛盾。
在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科技企業實施業財融合管理模式后,并沒有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作用,財務部門仍然承擔著在部分工作,而業務部門由于職能受限,使數據的真實性、時效性受到影響。同時,有些企業由于缺乏業財融合意識,導致相關工作人員無法對該管理模式形成正確的認識,因此,在引進業財融合后,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受到影響,使其工作技能無法得以提升,長此以來,會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阻礙企業的發展。
另外,由于科技企業業財融合意識較弱,融合效果不佳,致使企業在采取業財融合管理模式后,各方面的工作量大幅度地增加,給工作人員帶來了較大的工作壓力,同時也給企業相關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擾,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嚴重時甚至會使工作人員對企業的認可度降低,在工作中消極怠工,在這種情況下,業財融合工作就無法順利開展,使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無法得以提升,影響科技企業的綜合效益。
(三)企業業財融合的方式不先進
目前,在科技企業業財融合管理工作中,其融合方式較為落后,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是撰寫財務報告,并分析財務報告,確保該報告的真實性。但對于科技企業而言,許多管理人員未能對自身的業務流程進行充分地了解,只有在結合業務部門工作,分析其提供數據的情況下,才能夠對企業的經營現狀進行掌握,而業務融合方式的落后,使企業無法促進兩者進行有效融合,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各自為政,業務部門不能夠向財務部門提供可靠的數據[4]。
同時,有些企業采取傳統的融合方式,開展業財融合工作,致使在具體的融合過程中,科技企業會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無法及時地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科技企業管理人員不能夠取得較為準確的信息,進而對企業的相關決策造成不利影響,在這種工作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會與實際情況相悖,業財融合的價值也無法得以體現。
四、解決科技企業實現業財融合問題的對策
(一)完善財務管理機制
在對財務管理機制進行完善時,科技企業一方面應充分了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并參考當前的行業發展環境,結合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對現階段的財務管理機制進行優化,根據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制定可行的財務管理目標,為業財融合創造條件,從而對企業的會計工作機制進行調整,提升監督與核算工作的質量,完善財務管理機制,并通過各部門的協調工作,實現業財融合,確保科技企業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科技企業應充與時俱進,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業財融合工作的進展。在具體工作中,科技企業管理人員可通過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傳統業財融合管理平臺進行優化,使財務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進行傳送,增強信息與數據的可靠性及時效性,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真實的財務數據,促進相關決策可行性的提升。同時,對會計核算數據進行動態追蹤,實現相關數據的全過程管理,在這種工作模式下,企業財務數據能夠進行實時共享,財務管理機制就會得以完善。
(二)建立員工激勵體系
為促進科技企業業財融合,應建立良好的員工激勵體系,對員工的表現進行激勵,從而使員工對企業形成認可,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為業財融合提供保障。在實際工作中,科技企業應根據業財融合工作的具體需求,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將員工的業財融合完成情況與其績效進行結合,對其工作業績進行考核,對于表現突出的員工,要對其進行一定的獎勵,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工作質量及效率,而對于工作態度消極的員工,也要進行相應的懲罰,通過這種雙向激勵,促進科技企業業財融合。
另外,科技企業在應用員工激勵體系,對員工進行物質及精神上的激勵時,還應重點關注業財融合工作業績不佳、存在嚴重問題的部門,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該項工作中,科技企業管理人員可借助信息技術,如云計算的分析功能,結合財務管理工作軟件,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時,對頻繁出現問題的工作環節進行分析,從而快速鎖定問題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解決。
(三)提升企業業財融合意識
科技企業領導及各層級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業財融合管理模式的學習,通過學習,樹立較為正確的管理意識,從而在管理思想及理念上確保各項工作決策的正確性。同時,企業還應根據各部門工作的特點,形成較為規范的融合體系,使各部門能夠進行良好的合作。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人員在對各崗位的職責進行劃分時,應盡量體現出部門交叉功能,以此來促進部門之間的交流,為彼此之間的合作創造更多的機會,從而增強企業員工之間的凝聚力。另外,企業領導應注重各部門工作人員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為業財融合提供保障[5]。
對于科技企業的業務拓展工作,企業通過樹立正確的業財融合意識,使財務工作人員的學習能力得以提升,在開展業務拓展工作時,財務工作人員能夠快速地掌握新業務的實質,對于新業務,及時地鎖定財務工作與其進行融合的關鍵點,在此基礎上,優化成本控制工作,通過上述工作,業務部門可形成較為合理的工作方案,使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進行合作,降低成本支出,實現價值再造。同時,企業也應做好業財融合的宣傳工作,使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形成足夠的重視,激發其工作熱情,進一步體現出業財融合的價值,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四)建設高質量的人才隊伍
科技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時,應致力于提升財務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使企業具備高質量的人才隊伍。首先,要從思想工作上入手,加強相關的培訓工作,使財務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得以提升,積極地學習業務流程,與業務工作人員進行合作,共同處理相關問題,使企業獲取高質量的財務數據;其次,根據科技企業業財融合現狀,并結合市場環境,制定專門的培訓方案,一方面通過培訓,優化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更新其知識結構,滿足當前業財融合工作需求。另一方面,從實踐角度出發,提升財務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強化其處理財務數據的技能;最后,堅持財務工作向管理型人才進行轉型的原則,對相關人員的管理技能進行培訓,尤其是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協調技能,要進行重點培訓,以促進兩者之間的有效融合,避免在日常工作中產生矛盾,影響科技企業業財融合工作的進展。
(五)優化業財融合方式
科技企業若要對業財融合的方式進行優化,一方面,要對自身的資金進行科學化管理,資金的流入與支出等環節必須由相關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審核,并對其方案的可靠性進行評估,所以,企業需借助業財融合系統,建立有效的評估系統,使管理人員能夠對資金投入的成果效益進行明確,從而為企業形成正確的發展戰略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在實施業財融合管理模式后,企業管理人員應對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職能進行梳理,重塑業務流程,并對這兩個部門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通過上述操作,形成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融合的切入點,從而促進兩者的有效融合,兩者能夠進行協調,實現科學化的財務管理模式,使各項工作能夠進行良好銜接,提升企業整體利潤[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工作中,科技企業應采取以下措施,促進業財融合:一是對財務管理機制進行完善;二是建立員工激勵體系;三是對企業業財融合的意識進行提升;四是建設高質量的人才隊伍;五是對業財融合的方式進行優化。通過上述工作,并結合企業實際的發展狀況,實現相關管理工作的科學規劃,在此基礎上突破經營工作上的發的瓶頸,使業財融合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梁茵棠.生物科技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國市場,2021(25):176-177.
[2]鄧華.科技公司業財融合若干基本問題探討[J].全國流通經濟,2021,2285(17):54-56.
[3]龍芳.實施業財融合促進高新技術企業財務轉型[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23(1):190-192.
[4]王榮賢.大數據技術在企業業財融合中的應用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0(1):181-182.
[5][1]余潔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一體化建設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20,68(8):36-37.
[6]張新鑫,滿海紅.業財融合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17):130-131.
(作者單位:寧波綠動氫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