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2新版藝術課程標準的實施,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要想將新課程標準落實在地,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積極學習新課標內容,善于立足新標準和新要求做好教學改革與創新,然后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樣化手段將美術新課標內容落地,從而構建生動高效的美術課堂,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和進步。本文對此做了相關研究,首先對2022新版藝術課程標準做了簡要介紹,然后結合當下小學美術教學實際情況,探討了新課程標準下美術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2022,新課標標準,小學美術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8.049
《2022年藝術課程標準》的推行,讓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程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期,新課標的實施對于美術課堂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站在立德樹人的角度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堅持以美育人,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的豐富和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這些特點,并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開展美術課堂的教學。
1 2022版藝術課程標準分析
2022版藝術課程標準的實施,更加重視核心素養教育,讓美術課程進入了核心素養教育的時代。強調課堂教學過程的創新和改進,不再關注教學結果,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
在課程任務的設計上強調連貫性和嚴謹性以及跨學性,關注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凸顯,要求教師能夠在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中深化學生的學習體會,加強學生的藝術積累,并在這一過程中強化學生藝術實踐能力,藝術創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養成。在新課標所提到的美術核心素養中,一共涉及到四個方面的內容,審美感知是基礎,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的感知和體驗各種類型的美;藝術表現是必備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多樣化的藝術語言進行創作和交流;創意實踐是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集中體現,要求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底蘊和精髓,并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堅定民族文化自信;文化理解爭取價值觀,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看待本民族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并能夠在進行文化創新的過程中弘揚傳統民族文化[1]。
2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新一輪課程標準的推行下,小學美術教學要做出適當的創新和改進,具體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2.1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新一輪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悟,幫助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體驗。所以,教師應該注意這個特點,能夠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生動形象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調動其課堂學習積極性。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情境的營造,為學生創造不同的感受和體驗[2]。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會動的小紙人》一課為例,在本課的標準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剪好一些小紙人,創編一個故事情節,利用這些小紙人表演節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即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鼓勵各組成員通過合作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來創新小紙人的形象,然后各組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全班投票選出優秀作品。通過這樣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積極參與,大膽創造,也通過后續組織的小組比賽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能夠更加重視自己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2.2 設置教學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年齡較小,因此美術課堂的標準教學一定要注重寓教于樂,盡可能的在學習中讓學生體會到樂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3]。要想達到這一效果,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游戲活動,通過游戲來豐富課堂教學,并強化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小掛飾》一課為例,在本課的標準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組織游戲活動。首先將學生分成樂觀學習小組,然后根據教材中的內容課前準備一些小掛飾,并為每個小組分發相同數量的掛飾。隨即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結合老師發給自己的掛飾,在教材中找到相似的圖片,看看哪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找到的又快又多。這個小游戲的設計,以小組比賽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并讓學生通過實物明確了本課即將要學習的內容,并使其在觀察和對比的過程中強化了學習能力,同時對于小掛飾的制作和繪畫變得更加積極。
2.3 引導學生想象,鼓勵學生創新
為了在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師在標準教學過程中要多組織學生自主思考,引導學生積極想象,鼓勵他們大膽創新和創造,勇于將想象與現實相結合,這樣才能創作出更精彩的作品,并促進學生實現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4]。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漢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課為例。在本課的標準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介紹一下中國漢字演變的發展,為其講述一些有關漢字的經典故事,讓學生了解我國漢字文化的發展和演變,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隨即,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本課所學的內容,嘗試著聯系生活中的事物展開想象,自己去創造一些獨特的象形文字,然后將其畫出來,大家分享和交流。這樣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能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2.4 開展實踐活動,強化技能掌握
在小學美術課堂標準教學中,要想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教育,教師也要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內容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強化技能[5]。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活動內容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進行,注重學生的實際感受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了解美術這一學科,并為后續的學習和創作奠定良好基礎。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上冊《對折剪紙》一課為例,在本課的標準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前準備好剪刀、卡紙、彩筆、膠棒等工具,當完成重難點知識和技巧的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組織一次主題創作活動,以“過大年”為主題,鼓勵學生利用本課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以及教師提供的工具進行剪紙創作,剪出一些與過年這一主題相關的窗花剪紙作品,過程中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地構思和設計。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適當的進行巡視和觀察,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并及時予以引導和幫助,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努力下創作出精彩的剪紙作品,然后將完成的作品張貼到班級板報墻上,供大家欣賞。這樣一個實踐活動的設計,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有助于促進其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
3 結 語
總而言之,新一輪藝術課程標準的實施,對于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更加注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在這種教育環境下,教師不能繼續采用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與改進。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多樣化的課堂情境,要能夠利用生動有趣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關注學生學習體驗的營造,這樣的美術課堂才能是有趣的、高效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強化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形成,在真正意義上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參考文獻
黃肇勝.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數碼設計,2017,6(10):167.
馮珍飛.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6(12):169.
胥雅.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的有效教學策略[J].小學生(上旬刊),2022,(9):40-42.
李娟,李麗.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J].家長,2021(35):143-144.
沈曉樂.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J].智力,2021(33):145-147.
作者簡介
李娜,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工作。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