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 巧
(中共豐縣縣委黨校,徐州 221700)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中國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為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科學化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新時代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強對我國鄉村地區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重視,全面提高鄉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效,有效加快城鄉和諧穩定發展。同時,“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指出,新時代要準確定位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角度共同促進鄉村的穩定發展,為鄉村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效能的提升提供良好支持。新時代在全面發展鄉村經濟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對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視,準確定位鄉村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以鄉村文化的振興引領鄉村經濟的振興,全面提高鄉村經濟的綜合建設發展成效。
從鄉村振興視角出發對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有效探索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推進成效,能顯著提升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價值,提高鄉村文化事業的發展水平,助力鄉村和諧文化體系的構建。具體分析,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鄉村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源。中華民族在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悠久的鄉村文化和淳樸的民俗風尚,形成了鄉村地區特有的特色文化品格,這種文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完善,又形成了中華民族特色文化體系,發展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為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加快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總體進程。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積極探索鄉村文化建設工作,能形成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帶動作用,提升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綜合效果,在發展鄉村文化的同時探尋傳統文化的根源,有效助力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民族文化自信建設。
其二,鄉村文化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精神力量。新時代在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中,有意識地分析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系統解讀鄉村文化體系中的精神內涵,能在傳承鄉音和鄉情的背景下,增進農民群眾的內部凝聚力,形成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從而維護鄉村社會發展秩序,積極引導鄉村社會風尚,推進鄉村振興,夯實鄉村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石。
其三,鄉村文化建設能形成對鄉村振興的價值引領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社會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效能呈現提速明顯的發展狀態,鄉村經濟的現代化發展受到矚目,鄉村文化也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踐體系,對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內在驅動力量。鄉村文化建設在提升鄉村地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質量、提高社會大眾思想認識高度的同時,也能啟發鄉村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主動配合開展各項建設工作,有助于在鄉村地區形成和諧的建設氛圍,切實促進鄉村文化建設的系統開發和全面創新。
從鄉村振興的視角出發分析,在全面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的背景下,當前各項建設工作的開展存在明顯的局限,會對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組織推進產生不良影響,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穩定推進。具體分析,在當前鄉村振興視角下,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仍然存在以下局限。
鄉村文化的建設主體是鄉村地區的群眾,但是在近幾年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快的社會背景下,城鎮化的蓬勃發展會引發勞動力流失等問題,致使鄉村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主體流失或者弱化,進而對鄉村文化建設內生動力產生巨大的影響。部分地區的鄉村文化建設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無法真正展現鄉村文化振興的價值和作用,這種情況甚至會對新時代背景下鄉村振興工作的建設發展造成嚴重的沖擊。結合西部地區某鄉鎮的情況看,2020年底,全鎮人口中成年人口流失的情況相對比較嚴重,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比達9.6%,完成義務教育的成年人口甚至不足全鎮總人口的一半,加之青年群體流失情況比較嚴重,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受到極大沖擊。
在全面推進鄉村經濟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此背景下,新的文化形式逐漸取代舊的文化形式,形成了全新的文化發展體系。但是當前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文化傳承斷層的情況,致使鄉村文化傳承工作的開展陷入發展困境,無法形成良好的文化傳承發展規劃體系,同時對鄉村地區民族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產生強烈的沖擊。調查研究發現,西部地區某縣城對當地特色“花兒”鄉村文化的傳承不理想,口傳心授的傳承人不到10人,民間民歌的傳承人不足20人。人才的嚴重缺乏會引發鄉村文化傳承斷層的問題,對鄉村文化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也不利于借助鄉村文化建設的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文化建設和傳承工作的開展需要鄉村地區經濟社會的支持,鄉村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能提高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綜合效果,有效促進文化建設工作的高效化開展和系統性創新。但是綜合分析當前鄉村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可以發現,盡管隨著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農村基礎文化設施建設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因為宣傳和推廣不到位等,農家書屋、農村文化廣場等存在無人引導和看管的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為農村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服務,導致農村地區文化建設效果不理想,進而對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產生強烈沖擊。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在全面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建設成效,就要緊密結合鄉村文化建設的實際情況,把握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改進和創新措施,確保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能展現特色優勢,以提高文化建設的綜合效果,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需要農民群眾的積極支持和配合。新時代,在全面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從多角度出發對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和探究,構建完善的文化建設指導體系,能喚起農民群眾自覺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從而借助農民群體的力量提高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綜合效果。在實際工作中,要積極開展鄉村文化建設方面的宣傳教育活動,可以積極組織開展文化下鄉活動、鄉村特色文化宣傳活動、文化科普活動、鄉村特色文化競賽活動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鄉村地區農民群眾的文化認識程度,激活他們的民族文化自覺意識,喚醒他們記憶深處對民族文化的情感,從而使他們產生對鄉村文化的敬畏和尊重心理,強化文化認知,為鄉村文化建設探尋合理化的發展道路提供良好的支持。另外,可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對鄉村文化活動進行設計和開發,鼓勵農民群眾自覺對文化活動進行整合和規劃,從而深化他們的文化認識,使他們在理解文化和認識文化的基礎上提高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成效,構建良好的鄉村文化傳承和發展生態環境,進而激活鄉村文化建設內生動力,使各項建設工作展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針對鄉村文化建設發展中存在的斷層問題,新時代在積極探索鄉村文化建設和開發措施的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從而提高建設工作的綜合影響力。在工作實踐中,可以緊密結合“十四五”規劃對鄉村振興的現實需求,系統分析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需要,對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組織規劃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和解讀,以此為基礎制訂鄉村文化建設的發展規劃,有效促進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并重點對鄉村文化建設實踐中文化斷層方面的問題給予集中處理。一方面,要針對鄉村地區文化振興工作制訂統籌管理規劃,系統分析和整合鄉村文化振興的需求,以此為基礎整理和挖掘鄉村文化建設方面的資源,突出鄉村文化建設特色,保障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穩定開展。另一方面,要深入鄉村基層,重點分析各地區實際情況,探索新舊文化體系之間的聯系,構建鄉村新舊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紐帶,挖掘鄉村特色文化資源,制定契合各地區實際情況的鄉村文化振興工作方案,在完善規劃體系的基礎上為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切實保障鄉村地區形成文化建設資源優勢、群眾優勢和規劃優勢,從而提高文化建設活動的整體發展成效。
例如,某縣區在積極推進鄉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就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地位,系統挖掘本地區的特色手工藝鄉村文化,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探索鄉村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融合的發展路徑,重點開發設計手工藝特色文創產品,形成特色的鄉村文創產品品牌,實現對鄉村地區特色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并帶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從而在科學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實現鄉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有機整合,搭建鄉村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組織體系,全面提高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成效,使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呈現全新的發展狀態。在實際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縣區結合黨的領導首先設計和完善了鄉村文化建設的理論體系和指導體系,然后從挖掘本地區特色文化的角度出發,構建能展現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特色鄉村文化體系,展現本地區鄉村文化建設和開發的優勢作用,積極構建文化品牌,不斷提升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綜合影響力,從而更好地促進了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長效發展和系統創新,確保其在建設實踐中進一步展現時代特色和優勢,進而提高鄉村特色文化建設工作的組織發展成效,使我國鄉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獲得文化資源的支撐,逐步加快鄉村文化的現代化建設發展總體進程。
鄉村振興視角下,鄉村文化建設要想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在實際工作中就要有意識地結合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需求,有效分析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基本組織實施情況,夯實物質建設的基礎,使鄉村文化建設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首先,要積極發展鄉村文化產業體系,以鄉村經濟振興引領文化建設工作,結合經濟振興建設發展需求制定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建設方案,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鄉村產業,打造鄉村地區特有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從而凸顯鄉村文化建設的特色發展優勢,使鄉村文化建設呈現全新的發展狀態。其次,要對鄉村地區特色文化資源和物質基礎資源進行整合,發揮鄉村地區特色氣候資源優勢、旅游文化資源優勢等,形成多元化的鄉村文化建設發展規劃體系,全面分析鄉村文化建設需求,從而制定相對科學的文化建設方案,彰顯特色資源支撐效果,保障鄉村振興工作呈現相對積極的發展態勢,全面提高建設組織成果。最后,要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的研究工作,有機結合現場調研和科學研究,針對中國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發展現狀、文化建設的內在需求、文化建設的理論邏輯、文化建設的發展趨勢等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探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為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深度理論支撐,全面優化文化建設工作的綜合發展成效,促使文化建設工作在科學理論體系的支撐下始終沿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從而更好地凸顯時代特色,提高文化建設工作的綜合影響力,為全面深入推進鄉村文化建設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挖掘鄉村文化建設的需求和特點,系統整合鄉村文化建設的資源,能夠凸顯鄉村文化建設的優勢,全面帶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發展和系統創新,增強鄉村振興實踐工作的綜合效果。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展鄉村文化建設工作,要準確定位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需求,系統分析和探究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組織體制,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支撐體系,有效促進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科學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