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宏,李亞娜,劉厚穎,陳堆明,李三道,李美潔,曹玉君
(1.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2;2.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醫醫院,貴州 都勻 558000;3.廣東省中醫院,廣東 廣州 510120)
“陰陽不可見,寒熱見之,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肺寒者,有實寒、虛寒之分,虛寒多因久病喘咳,其病累及,實寒多因外邪侵襲、痰飲停聚而成。虛寒者可見咳嗽氣短,咯痰清晰,苔白脈弱等癥,實寒者可見咳嗽氣喘,喉間痰鳴,苔膩脈弦、滑等癥,臨床以虛實夾雜者為多見,故治療時多以標本兼治。膽熱者,多指實熱,有膽經熱證及膽腑熱證之分,膽經熱證為少陽在外之證,膽腑熱證為少陽在內之證,因少陽涉及手少陽三焦,故少陽之疾多寒熱相兼,水熱同見。膽經熱證多見于半表半里,多以柴胡類治之,膽腑熱證多見于春溫初發,熱在氣分,需苦寒清泄與透邪外出同用,治以黃芩湯加減。肺寒膽熱者,多寒熱錯雜,或伴正虛,或標實為主,故臨證時需寒熱同用,辨證施治。柴胡桂枝干姜湯出自《傷寒論》,多用于治療寒熱錯雜的消化內科疾病,當代許多醫家將其拓展應用于治療其他內科及外科疾病,現本文提供肺寒膽熱驗案1則進行分析,為臨床拓展性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提供臨床經驗。
患者,女,25歲,因“反復兩脅肋部疼痛1+年,復發伴咳嗽1+周”于2018年3月24日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醫醫院就診;現病史:患者1+年前因頻繁進食辛辣等刺激食物后感兩脅部及胃脘部疼痛,就診當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具體不詳)后,診斷為“急性胃炎”,予以抗感染、補液、中藥內服(大柴胡加石膏湯)等治療后癥狀緩解。后患者于月經經期進食辛辣食物并受寒,兩脅肋部疼痛復發,伴月經不調,經量減少,痛經,經當地中醫醫師診治后,予以內服中藥(具體不詳)平肝和胃調經,患者癥狀明顯緩解,但偶有脅肋部隱痛,自覺尚能忍受,故未再予以系統治療。1+周前患者因受涼后感上癥復發加重,伴咳嗽,咯白色稀痰,量多易咯,故前來就診。癥見:陣發性兩側脅肋部疼痛,咳嗽,咯白色稀痰,量多易咯,幻聽,耳鳴,口渴心煩,月經先期,量少,色紫紅,痛經,夜間感往來寒熱、頭汗出,脅肋部疼痛及幻聽在夜間明顯加重,小便稍黃,大便干,舌紅,苔黃膩,脈浮弦細數,按則無力。既往史:有2+年的“精神障礙”病史,現未服用藥物,現感幻聽,夜間明顯加重,耳鳴,無暴力及抑郁傾向。查體:體溫36.7 ℃,血壓112/69 mm Hg(1 mm Hg=0.133 kPa),生命體征平穩,胸廓對稱無畸形,雙肺叩診呈清音,呼吸音稍粗,雙肺可聞及少許濕啰音,未聞及干啰音,余無特殊。輔助檢查:隨機血糖6.8 mmol/L,心電圖檢查結果:1.竇性心律(平均心室率78次/分);2.電軸不偏。考慮患者為寒熱錯雜,寒濕阻肺,膽熱內郁之證,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治療,方藥如下:柴胡18 g,桂枝15 g,干姜15 g,黃芩15 g,牡蠣25 g,黨參15 g,天花粉20 g,法半夏12 g,炙甘草5 g。
服藥第1天患者感兩脅肋部疼痛稍緩解,咳嗽依舊,夜間感心悸,幻聽依舊;患者堅持繼續服藥,第2天夜間無心悸發生;服藥4付后夜間戰汗,后已無明顯往來寒熱,頭汗出癥狀則較前緩解,大便可;持續服藥6付后患者月經來潮,提前3 d,月經期間繼續服藥,感月經灼熱,色鮮紅,痛經緩解,月經經期延長至4 d,量較前稍增多,同時咳嗽較前緩解,痰量明顯減少,舌紅,苔薄黃,脈細數,按則無力;囑患者原方不變,繼續服藥6付,患者服藥后感已無明顯咳嗽咯痰,無頭汗出,兩脅肋部疼痛較前進一步緩解,但夜間01:00-03:00兩脅肋部疼痛,幻聽較前緩解,睡覺安穩,睡眠質量提升,舌紅,苔薄白,脈細數;去法半夏,并囑患者夜間23:00-24:00加服1次,20付藥后,患者月經來潮,無明顯灼熱感,色鮮紅,經期4 d,經量明顯增多,兩脅肋部疼痛明顯緩解,幻聽同前,舌紅,苔薄白,脈細;囑患者繼續服藥10付,鞏固療效,后患者未繼續就診,電話隨訪,患者自述按原方自行于藥店抓藥煎服1個月,月經已經正常,無脅肋部疼痛,幻聽較前變化不大,囑患者于專科醫院行進一步診治。
2.1病案分析之確定病機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靈樞·繆刺論篇》:“邪客于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出”。患者兩脅肋部疼痛,為肝膽經脈走行之處,有受涼病史,往來寒熱,半表半里,故屬少陽。但頭汗出者,解釋有三[1]:一是表邪未解,陽氣不降,不得靜汗;二是膽火上沖,熱邪上犯;三是汗下傷陽,陽虛于上[1]。肺者,陽中之太陰,又為嬌臟,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有云:“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薄端氖バ脑础酚衷疲骸翱茸C緣土濕胃逆,肺金不降,氣滯痰生,……,稍感風寒,閉其皮毛,肺氣愈郁,咳嗽必作?!苯Y合本病史,患者病情反復發作,加之受涼,病情復發加重,現咳嗽,咯白色稀痰,量多易咯,往來寒熱,但頭汗出,兩脅肋部疼痛,口渴心煩,多為表邪未解,寒濕阻肺,膽熱內郁不得宣泄;又據《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144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被颊哂诮浧谑軟鲋猎陆洸徽{,結合患者癥狀,不可單用發汗及攻下進行治療,和解最佳,故適用柴胡類。精神分裂癥是以思維、感覺、認知和情感異常為特點的重性精神障礙[2]?;寐犑蔷穹至寻Y最常見癥狀之一,可見于50%~70%的精神分裂癥患者[2]?;寐犉鹪吹陌l生機制尚不明確[3],屬中醫神志病學癲、狂病范疇[4]。在柴胡類方中,多采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精神分裂癥[5-8],該患者雖有幻聽,但現階段病機不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故結合病機,選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進行治療。
方中以柴胡、黃芩、桂枝、干姜為君藥。柴胡性辛苦微寒,歸肝膽胃經,可辛涼解表,疏肝解郁;黃芩性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桂枝性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可發汗解表,助陽化氣;干姜性辛熱,歸脾胃腎心肺經,可溫肺化飲。柴胡與黃芩相配可清疏膽經郁熱,柴胡與桂枝相配,辛以發散解表,桂枝與干姜相配,溫以溫肺化飲,四藥合用以解半表半里之邪。法半夏、天花粉、牡蠣、黨參為臣藥,法半夏性辛溫,歸脾胃肺經,可燥濕化痰;天花粉性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可清熱生津止渴;牡蠣性咸微寒,歸肝膽腎經,可潛陽補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黨參性甘平,可補脾益肺。牡蠣、天花粉輔助柴胡、黃芩以清潛膽經郁熱,法半夏、黨參輔助桂枝、干姜以益氣溫肺化痰。炙甘草為佐使。諸藥配伍,共湊解表溫肺化痰,清除膽經郁熱之功。
2.2病案分析之病情變化 患者服藥第1夜有心悸發生,據病史,患者病程較長,反復發作,脈重按無力,加之肺太陰臟腑寒濕阻滯,故心陽振奮,正邪交爭,見心悸,結合患者后出現戰汗,因此此處心悸多為正氣不足,正邪交爭引起。據《傷寒論》94條所言,患者誤治,太陽病不解,脈見浮弱,可發汗而解,但誤治后,津液被傷,故發汗則是振栗汗出?!夺t經原旨·卷四疾病第九》中也有表明,戰汗者,其人本虛;《瘟疫論·上卷/原病篇》則提出半表半里之邪,當先俟其伏邪漸退,表氣潛行于內,戰汗而解[9];戰汗多見于正邪交爭轉機之象,戰汗后脈靜身涼是順象,戰汗后脈逆身熱是逆象。現患者已服藥4付,戰汗,后已無明顯往來寒熱,頭汗出癥狀則較前緩解,說明正氣勝,邪氣退,津液來復,表邪解,病情好轉。
又據《傷寒論》144條所言經期受涼,熱入血室,可導致月經紊亂,寒熱往來;4付藥后患者表邪已解,但膽熱尚在,血室之熱未去,故患者服藥6付后感月經灼熱,經期提前;囑患者原方不變,繼續服藥6付后,兩脅肋部疼痛雖有緩解,但患者夜間01:00—03:00時兩脅肋部疼痛,據子午流注理論,將各經分配十二時順次流注,即子時注膽,丑時注肝……亥時注三焦,據子午流注學者解釋,子時注膽經之原因,一是干支相合[10];一是子時一陽生,而膽經亦少陽也,正合天地之陰陽[10]。因此,患者在繼續服藥6付后夜間01:00—03:00時兩脅肋部疼痛,乃是膽經郁熱未得全解,結合患者反復發作病史,可見新患表邪易解,舊有膽經郁熱難治;雖是難治,并非不能治,辨證施治,規律服藥,膽熱也可解。
針對患者幻聽及睡眠方面,有實驗研究通過對60例因肝氣虛弱而導致的驚恐障礙的患者進行臨床療效對照觀察,認為帕羅西汀對改善焦慮、抑郁、善驚易恐方面療效更加顯著,而在改善失眠、胃腸道癥狀、生殖泌尿系統癥狀、自主神經系統癥狀及肢體困重、食少納呆方面,柴胡桂枝干姜湯的療效則更加顯著[11]。故患者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后睡眠質量得到提升,幻聽得到些許改善,但確未見顯效。中醫見癲狂癇者,多有風痰阻滯腦絡,怪病多痰,無形之痰最是難治,故至于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愈幻聽還有待研究。
2.3病案分析之少許爭議點注解 患者往來寒熱發生在夜間,據柴胡桂枝干姜湯條文,未明顯區分白日與夜間,故見往來寒熱,適用小柴胡湯者,不論白日及夜間皆可適用,不必拘泥白日與夜間陰陽行經的不同。
胡希恕老師認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148條“頭汗出,微惡寒,……,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笔菫榻忉尩?47條的“微結”而設[12]。該患者有大便硬,是有表有里之證。薛生白曾言:“中氣實病在陽明,虛則在太陰?!比欢?,劉渡舟老師認為六經皆有陰陽,半表半里之位的少陽也不例外,柴胡桂枝干姜湯應用于少陽兼里虛寒證[12]。臨證時需抓住脅痛、口渴、便溏三大主癥[12]?,F患者大便干,無明顯陽明腑實證候,亦無明顯脾虛現象,但患者脈按則無力,故除了結合幾位醫家所述,臨床尚需脈癥結合,明確柴胡桂枝干姜湯證者,便溏或大便微結均可用之。
2.4病案分析小結 柴胡桂枝干姜湯多用于寒熱錯雜性疾病的治療,根據本案分析,結合患者反復發作病史,考慮患者疾病反復發作主要原因為依從性不佳,因此患者停止治療后病情反復可能性很大,本病案涉及精神方面疾病,相關臨床經驗較少,暫予辨證施治,故療效較差,尚需進一步學習,故本病例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的治療療效為有效,并非痊愈。因此本篇病例作為一則經驗性治療醫案,暫供各位醫家參考。除此以外,本文于文章結尾處附上當代柴胡桂枝干姜湯部分臨床應用,希望能對各位醫家的臨床治療提供少許幫助。
2.5當代柴胡桂枝干姜湯部分臨床應用 肺系疾?。?邪踞少陽、飲熱互結)滲出性胸膜炎、胸膜炎胸水吸收后右側膈肌粘連[13],浸潤型肺結核(癆熱夾飲、樞機不利)[13],右上肺腺癌引起的發熱(毒犯少陽,水飲內停)[14],直腸癌肝肺轉移引發的低熱(少陽郁熱、中焦虛寒)[15],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合并肺部感染引起的發熱(半表半里、膽熱脾虛)[16]等。
消化系疾?。?寒熱錯雜,脾寒膽熱)慢性肝炎之腹脹[17]、膽汁反流性胃炎之吐酸[17]、慢性膽囊炎[18]、膽囊切除術后腸功能紊亂[19]、慢性結腸炎之泄瀉(上熱下寒)[17]、(寒熱錯雜、肝郁脾虛)功能性消化不良[20-21]、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肝郁脾虛、寒熱錯雜)[22]、潰瘍性結腸炎(少陽太陰寒熱痢)[23]、肝硬化腹水(少陰少陽合病,或少陽病有陰證機轉)[24]等。
其他疾?。焊咧Y(肥胖患者,痰濁血瘀)[25],原發性高血壓(寒熱錯雜)[26],復發性口腔潰瘍(膽熱脾虛)[27],驚恐障礙(肝氣虛型)[11],(肝郁脾虛)慢性疲勞綜合征[28]、乳癖[29],(肝火內蘊,太陰脾寒)頭部脂溢性濕疹、甲溝炎,膽熱脾寒型痤瘡、過敏性皮炎、粉刺、癮疹、酒糟鼻、復發性多形紅斑[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