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東



摘 要:目的:研究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效果的影響。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60例患者進行分組對比分析,分為對照組(30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30例,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結果: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血腫量、周圍水腫量低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舒張壓、收縮壓、顱內壓水平低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總滿意度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NIHSS神經功能評分、SAS焦慮心理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腦疝、顱內感染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16.67%,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結論: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中更具推廣價值。
關鍵詞: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腦部血腫情況,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并發癥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53
腦出血血腫要看血腫的位置大小,如果血腫較小,病人意識清楚,可以考慮給予保守治療[1]。如果血腫較大,病人出現昏迷,要考慮給予手術治療,如血腫腔鉆孔引流手術,術后應用尿激酶促進血腫溶解排出[2]。如果血腫過大,病人出現腦疝等情況,要考慮給予開顱手術清除顱內血腫,必要時要考慮給予去骨瓣減壓術,術后給予積極地對癥治療[3]。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患者顱內壓較高,一般需要采用手術治療減少患者腦部血腫量和周圍水腫量,以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情況[4]。本文對本院60例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在手術室進行標準化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 0 例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一般資料情況:觀察組男/女:22 /8(例),年齡50 ~70(歲),平均年齡61.20±2.57(歲),出血量35~125(m L),平均出血量82 . 8 6±5.4 0(m L);對照組男/ 女:21 / 9(例),年齡51~7 0(歲),平均年齡61.54±2.62(歲),出血量34~129(mL),平均出血量83.24±5.63(mL)。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納入標準:經診斷符合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指征的患者;意識清醒者;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精神疾病者;合并感染者;意識不清醒者;合并神經系統病變者。
1.2 方法
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標準化優質護理。
(1)手術室常規護理。術前完成各項準備和檢查工作,對患者進行降壓治療,術中配合醫師完成手術,術后將意識恢復清醒的患者移送病房,做好與病房護士的交接工作[5]。
(2)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主要在手術室內開展標準化心理護理、體溫護理、吸氧護理。1)心理護理。主要針對性疏導患者的恐懼、焦慮等心理情緒,使其了解手術基本信息,運用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手術信心,減少患者應激反應。2)體溫護理。保持患者體溫在36~37℃,若術中體溫過低則給予患者保溫毛毯,防止患者出現寒戰情況,也可以采用暖風機提高患者體溫,術中輸液必須先進行加溫預處理。3)吸氧護理。吸氧護理主要改善患者呼吸情況,避免患者出現憋悶或口唇發紺情況,若存在以上癥狀則應該及時清理患者呼吸道痰液,保持吸氧正常、呼吸通暢。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的腦部血腫情況、血壓及顱內壓水平、手術及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神經功能及心理狀態評分、并發癥情況。
(1)統計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護理前后的血腫量和周圍水腫量。(2)統計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護理前后的舒張壓、收縮壓、顱內壓水平[6]。(3)統計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4)總滿意度為手術患者非常滿意和滿意占比之和[7]。(5)神經功能評分采用NIHSS量表評價,滿分42分,評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SAS焦慮量表滿分100分[8]。(6)并發癥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腦疝、顱內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對本院60例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相關數據進行處理,P<0.05對比結果差異顯著表示,對比數據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t 檢驗(計量資料),采用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
2 結 果
2.1 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腦部血腫情況對比
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血腫量(10 .1 5±1. 0 6)m L、周圍水腫量(10.85±1.19)mL低于手術前血腫量(17.18±1.46)mL、周圍水腫量(18.30±2.24)mL,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
對照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血腫量(1 2 . 5 6±1. 2 8)m L、周圍水腫量(13.57±1.60)mL低于手術前血腫量(17.13±1.44)mL、周圍水腫量(18.38±2.28)mL,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
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血腫量、周圍水腫量低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血壓及顱內壓水平對比
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后舒張壓、收縮壓、顱內壓水平低于手術前,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舒張壓、收縮壓、顱內壓水平低于手術前,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舒張壓、收縮壓、顱內壓水平低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3 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及住院時間對比
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下患者手術時間(237.51±12.84)min、住院時間(13.80±1.54)d低于常規護理手術時間(346.85±20.19)min、住院時間(19.35±2.48)d(P<0.05)。
2.4 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下患者總滿意度為93.33%,高于常規護理的70.00%,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
2.5 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神經功能及心理狀態評分對比
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手術后NIHSS神經功能評分、SAS焦慮心理評分低于常規護理(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6 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
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0)、腦疝(1)、顱內感染(0)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16.67%(肢深靜脈血栓2例、腦疝2例、顱內感染1例),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
3 結 論
標準化護理方法,是強調質量的一種護理方法,通過總結護理經驗,融合護理理論,分析患者需求,制定完善的護理方案。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對患者實施干預,提高了護理質量,使患者能夠及早康復。本文在護理的過程中,采用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方法,與常規護理方法術前術后各指標進行對比,結果表明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手術及預后效果,對患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但是,本文研究并未對患者高血壓腦出血血腫的部位進行探究,未能了解基底節區、丘腦、腦干、小腦的出血部位占比情況,無法排除出血部位對患者預后效果的影響,因此本文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實驗結果表明:兩組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的腦部血腫情況、血壓及顱內壓水平、手術及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神經功能及心理狀態評分、并發癥情況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可見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患者在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下腦部血腫情況顯著好轉、血壓及顱內壓水平顯著降低、手術及住院時間顯著縮短、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神經功能顯著恢復、心理狀態顯著好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因此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效果具有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手術室標準化優質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中更具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