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旭



摘 要:目的:探究甲狀腺癌患者開展規范化護理措施的臨床效果。方法:抽取依據診斷標準按甲狀腺癌予以確診的70例患者臨床資料,研究場所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研究時段設置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間,隨機做有效分組操作,各計入3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基礎上開展規范化護理措施,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在展開不同護理工作前,各項負性情緒評分無明顯差異,經展開各項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評分處于更低水平表示(P<0.05)。經展開不同護理干預工作,觀察組并發癥率處于更低水平表示(P<0.05)。經展開不同護理干預工作,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處于更高水平表現(P<0.05)。通過對兩組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工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呈更高水平表現(P<0.05)。結論:在甲狀腺癌患者的護理中開展規范化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緩解負性情緒,減少并發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并增強護理工作滿意度。
關鍵詞:規范化護理,甲狀腺癌,臨床效果,并發癥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64
甲狀腺癌是頸部常見惡性腫瘤,約占惡性腫瘤總量的1%左右,在腫瘤發病率排名第五。由于頸部檢查的廣泛開展,甲狀腺癌的檢出率增加迅速,以每年6%的速度遞增,并且發現患者群呈年輕化趨勢[1-2]。碘缺乏或攝入過量、放射性照射、遺傳因素異常等因素,是導致甲狀腺癌發病的主要原因。在此類患者治療中開展規范化護理,能夠有效保證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現本文以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70例甲狀腺癌患者為例,進一步分析開展規范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依據診斷標準按甲狀腺癌予以確診的患者共計70例臨床資料抽取,研究場所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研究時段設置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間,隨機做有效分組操作,各計入35例。觀察組所納入的患者中,男性涉及15例,女性涉及20例,年齡抽取為28~68歲,經展開對平均值的計算,為(42.45±4.43)歲。對照組所納入的患者中,男性涉及16例,女性涉及19例,年齡抽取介于27~69歲之間,經展開對平均值的計算,為(42.58±4.37)歲。組間基線可比(P>0.05)。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確診為甲狀腺癌;(2)視聽能力正常;(3)自主意識及溝通能力正常。
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臟器管功能障礙;(2)凝血障礙。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入院后護理人員指導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了解治療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規范化護理措施。(1)術前健康教育。許多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相關知識及防護方法等均缺乏正確的認知,對很多知識并不了解,不能正確看待疾病及治療環節。所以,需要基于患者病情狀況,細致化且有針對性地講解疾病相關的各項知識,使其更清晰地了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以及配合事項,做到正確防護,在細節方面也保持相應的規范性,以及把需要注意的問題向其明確強調,進行全面講解,并告知可能引起的不良影響,使其嚴格遵守醫囑。(2)環境護理。舒適的病房環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使其身心感到愉悅。對于患者的病房,除了要保持整潔外,也應當維持良好的室內環境,避免患者感到過于干燥或是潮濕,使其在病房治療期間不因環境因素而產生不適感,定時進行開窗通風,保持良好的空氣質量。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整潔的治療環境,避免其受到噪音的干擾,保證其睡眠質量。(3)心理疏導。耐心解答患者對患者保持耐心,熱情接待患者,對于各種提問耐心回答,減少其對于環境的陌生感。在護理過程中多給予其鼓勵和安慰,不斷幫助其增強信心,以積極心態配合臨床治療工作。(4)術中病情觀察。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狀況,在患者的嘴唇上涂抹石蠟油,以免口唇干裂,采用專用眼貼膜對其眼部進行保護,避免其術后出現眼部干澀問題,需要用棉球將其外耳道塞住,以免消毒液反流進入其中。手術結束后,需要對其口腔進行徹底清洗。(5)術后護理。護理人員需要采用繃帶和紗塊,對患者的下頜進行加壓包扎,并做好保暖措施。在患者意識清醒之后指導其保持半臥位,以便其更好地呼吸和引流,護理人員需要注意對患者頸部腫脹情況、呼吸狀況等進行密切觀測,如果患者出現異常表現,需要立即告知醫生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在患者術后恢復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對其引流液的顏色等狀況進行觀察,做好預防切口出血的措施。(6)飲食護理。許多患者由于病情的影響,食欲不佳,或者心理狀態較差導致食欲下降,所以展開護理工作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基于“低脂低碘”的原則,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確保其獲得充分的營養支持,以促進身體狀況改善。
1.4 觀察指標
(1)針對兩組負性情緒評分進行對比:分別采用焦慮評分量表(SAS)和抑郁評分量表(SDS)來評估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分別以50分和53分為分界值,高于分界值且分值越高說明越嚴重;低于分界值,分值越低說明患者心理狀態越健康。(2)針對兩組并發癥率展開對比。(3)就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進行對比:通過生活質量評分表(SF-3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各評價指標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4)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通過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獲取滿意患者數量,并計算出滿意度。
1.5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所涉數據均精準有效錄入SPSS 22.0中,實驗中組間計數數據在統計時通過(%)表示,經由χ2檢驗完成對結果的獲取,計量數據在統計時,通過(x±s)檢驗完成對結果的獲取,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對比
兩組在展開不同護理工作前,各項負性情緒評分無明顯差異,經展開各項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評分處于更低水平表示(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率對比
經展開不同護理干預工作,觀察組并發癥率處于更低水平表示(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對比
經展開不同護理干預工作,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處于更高水平表現(P<0. 05),詳細數據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通過對兩組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工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呈更高水平表現(P<0.05),詳細數據見表4。
3 結 論
甲狀腺癌在目前臨床中的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甲狀腺癌患者治療期間,存在對疾病預后、經濟支持和手術效果的擔心,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影響術后康復,影響整體治療效果[3-4]。為了有效確保治療流程順利推進,進一步強化治療效果,需要對患者開展優質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開展規范化護理措施能夠對護理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內容進行強化,提高護理質量,使患者獲得細致、全面、優質的護理干預,該護理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要求。在本次護理工作中,主要加強手術前、中、后三個階段的護理干預服務,對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術前評估患者病情狀況,對其開展健康宣教,增進其對病情的認識,以及緩解其負性情緒,使其在術前身心狀態保持放松。在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狀況,為其手術的順利開展以及安全性提供有效保證。在術后進一步強化對患者的監測力度,為其術后病情順利恢復創造有利條件,減少各種并發癥情況,確保其盡快康復[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在展開不同護理工作前,各項負性情緒評分無明顯差異,經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均明顯下降,觀察組評分更低;經不同護理干預工作,觀察組并發癥率處于更低水平表示;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更高;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表明在甲狀腺癌患者的護理中開展規范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負性情緒緩解,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生活質量提升,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升。
綜上所述,在甲狀腺癌患者的護理中開展規范化護理,能夠有效緩解負性情緒,減少并發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并增強護理工作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