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峰
(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人民政府,北京 102600)
樹皮是樹干外圍的保護結構,是樹木的重要組織,具有防寒、防暑、防止病蟲害等功能,在植物生命活動中起輸導作用,實現養料、水分、有機物質的輸送等。當樹皮損壞面積過大,破壞了輸導組織破壞,樹木則會因為根系的養分無法與樹葉之間傳遞和交換,從而致使樹木枯萎死亡。當樹皮損壞面積很小,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則樹木還能自行依靠生長完成對損壞樹皮的修復。通常情況下,在樹皮受到損壞后,更容易受到病蟲的侵害,特別是在外界惡劣氣候條件等影響下,樹皮損壞會進一步加劇,這對樹木的生長帶來致命的危害。因此保護好樹木的樹皮是保證樹木成活的關鍵措施之一。由于樹木在移植過程中樹皮難免會有損壞,加上樹木剛移植,則會對其存活與生長帶來進一步的影響,因此討論樹皮的修復對新移植大樹具有重要意義[1]。
目前常用的樹皮修復方法較多,根據不同的樹種、傷口大小都有不同的方法。周振東對苗木移植中樹皮的保護技術進行一定綜述[2];張登峰等對樹皮復原保活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范圍進行一定討論,具有一定的工程應用意義[3~7];王田利則對蘋果果樹樹皮的保護展開了討論并提出了一些建議[8];還有其他學者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和保護措施[9~15]。通常園林中有施加藥液和植樹皮等辦法,藥液具有方便易操作的特點,植樹皮是針對樹皮損壞較大的場合。在園林的樹木移植過程中,大面積使用藥液需要從經濟、藥液的負面影響等多方面考慮。因此,本文以大興區魏善莊鎮某園林建設的樹木移植作為調查地區,對移植樹木的樹皮修復展開分析,配置了2種不同的藥液,濃度低的經濟性顯著、藥液的負面影響相對較輕,對其使用效果進行了對比討論。
以大興區魏善莊鎮某園林建設的樹木移植作為調查地區,選取園林建設過程中的移植樹木作為調查樣本,共計選取360株進行對比分析;樣本共分3組,每組分4個區且每組共計120株,各區30株。3組中設一組對照組,其余2組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清水噴施,觀察組采用樹皮保護劑噴施。
試驗中,選擇樹種該園林中較多的銀杏與榆樹,調查樣本選擇移植尺寸較大、且表皮存在損壞的樹木,樹高度為 5~6m,胸徑7~10cm,樹齡大致為4~8年。樹皮保護劑直接噴施于移植樹木的樹皮,采用普通噴霧器人工對移植樹木進行噴灑,完成移植后的樹木借助云梯對樹木從上到下進行噴灑,噴灑的用藥量為樹皮保護劑能夠均勻附著在移植樹木的桿部樹皮使樹皮充分濕潤,整個噴霧過程中可以略有水滴產生,噴灑過多不但浪費藥液且藥液會沿樹干流至根部,整個噴霧過程需沿樹干均勻噴霧。
試驗所用的藥液采用海藻酸、硝酸鉀、二氯苯氧乙酸按不同的比例配置,由于二氯苯氧乙酸不易降解會造成殘留,對園林土壤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試驗所配置的藥液中二氯苯氧乙酸的含量都非常低,同時設置2組藥液,其不同的配置表1所示。通過2組觀察,如果配置比例較低的一組能夠使得移植樹木損壞的樹皮在觀察期內取得較好的修復情況則就可以在園林中和后續園林的樹木移植中進行大規模推廣和使用,以較低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殘留取得更佳的使用效果。
在選擇樣本的過程中隨機抽取移植樹木以觀察其效果,但由于樹木在移植過程中由于要采用吊車裝吊、運輸等多次施工,因此樹皮會存在一定的損壞。但每株移植樹木的樹皮損壞程度不一樣,不能做到所有參與調查樣本的移植樹木樹皮能夠完全確保一致。但在移植過程中,對于樹皮損壞嚴重的樹木,通常會通過事先評估其生長和移植后的情況,且會采用特殊的保護措施,如采用多菌靈等藥液清洗后巴扎、追加營養液等手段,這部分由于采取了特殊處理措施因此不列入本文的調查樣本。列入調查樣本的移植樹木樹皮損壞尺寸為0.5~4.5 cm,其尺寸的計量為選取移植樹木中破損樹皮的南北和東西2個方向測定后取平均值。
一共選取360株進行對比分析:共分為3組,每組又分為4個區進行統計,每區30株。采用清水噴施的移植樹木為觀察組;采用樹皮保護劑噴施的為對照組,對照組設2組分別噴施不同濃度的藥液。
樹皮保護劑由海藻酸、硝酸鉀、二氯苯氧乙酸按不同的比例配置,由于經濟性、藥液的負面影響等多方面因素共計配置2組,具體各組的藥液比例如表1。

表1 樹皮保護劑配方 mL/L
在栽植施工之前,先對對照組的移植樹木進行保護劑噴施1次,整個噴灑過程需確保樹干均勻附著藥液,使得樹皮充分濕潤,可以略有水滴產生。由于樹木處于傾倒狀態,噴霧器的噴頭需確保樹干的下方噴施到位。噴施完畢后,人工觀察噴施效果。
在完成第一次噴施后,以樹木移植時間算起,第4 d進行第2次噴施,用量和要求和第1次一樣;第12 d進行第3次噴施;第24 d進行第4次噴施;第38 d進行第5次噴施。
對照組采用清水進行噴施,噴施時間與上文一致。
在樹木移植后一年,對移植樹木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并對比。移植樹木的生長情況由多重因素影響,本文不對其他生長影響因素展開對比分析,假定其他因素對參與對比分析的移植樹木影響。從移植后樹木的死亡率、移植樹木樹皮的修復情況,同時再結合新稍長進行統計分析。
移植樹木死亡率的計算公式為:
死亡率=死亡株數/總移植株數×100%。
移植樹木樹皮的修復情況為直觀觀測樹皮損壞情況,同時測量損壞尺寸在經過一年的修復后的大小,然后取平均值。樹皮完好程度為樹皮破損地方得到完全愈合和修復,沒有新開裂現象。
新梢長的統計:對移植樹木選擇4個不同方位人工用直尺測量出每株4個方位最長新梢的長度,然后取平均值。
在樹木移植一年后,對調查對象進行效果觀察和生長情況檢測,樹皮保護劑對移植樹木的生長情況影響統計如下,觀察組中對噴施A組樹皮保護劑的觀察組記為觀察A組;對噴施B組樹皮保護劑的觀察組記為觀察A組。
將噴施A組(觀察A組)、B組(觀察A組)樹皮保護劑的移植樹木與未噴施樹皮保護劑的觀察組進行統計對比,未噴施樹皮保護劑的觀察組共計死亡9株,死亡率7.5%。噴施A組樹皮保護劑的移植樹木死亡4株,死亡率3.33%。噴施B組樹皮保護劑的移植樹木死亡1株,死亡率0.83%(注:移植樹木的死亡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但本文不對其展開討論和分析,假定參與調查的移植樹木條件一致)。
由于在移植過程中,各移植樹木樹皮的損壞情況不同,由于樹皮損壞傷口較大的會給予特殊處理因此本文統計予以排除。整個統計范圍中樹皮損壞的傷口尺寸為0.5~4.5 cm,較大部分的移植樹木樹皮損壞較小,僅極個別會出現樹皮損壞傷口較大的情況。通過直觀觀察和對移植樹木中樹皮損壞的修復情況進行計量統計,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情況為:未噴施樹皮保護劑的觀察組中有28株仍有樹皮傷口未完全修復,占比23.33%,未完全修復的傷口尺寸均值為0.9 cm。噴施A組樹皮保護劑的移植樹木有6株樹皮傷口未完全修復,占比5%,未完全修復的傷口尺寸均值為0.3 cm。噴施B組樹皮保護劑的移植樹木樹皮全部完好。
經過一年時間的直觀觀察,使用樹皮保護劑的對照組新梢生長速度要大于未施加樹皮保護劑的觀察組。進一步對其測量,取均值,未施加樹皮保護劑的觀察組新梢長度為8.3 cm;噴施A組樹皮保護劑的移植樹木新梢長度為10.4 cm;噴施B組樹皮保護劑的移植樹木新梢長度為11.7 cm。將上述觀察情況整理成表格的形式統計如表2所示。

表2 樹皮保護劑使用后的情況統計
為進一步直觀觀察樹皮保護劑使用后的情況,采用柱形圖的方式對其進行對比分析,樹皮修復情況的對比情況如圖1所示,新稍長增長的對比情況如圖2所示。

圖1 未完全修復占比與傷口尺寸

圖2 新稍長增長情況
在噴施樹皮保護劑后,觀察組在死亡率上有明顯下降,同時樹皮的修復情況也明顯優于未噴施樹皮保護劑的對照組;新梢長也較未噴施樹皮保護劑的對照組較長。從總體上來看,藥液濃度較大的B組使用效果最好,A組濃度較低其效果相對對照組對樹皮的修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樹皮保護劑由海藻酸、硝酸鉀、二氯苯氧乙酸3種元素配置而成,其中二氯苯氧乙酸可以作為植物細胞離體培養的培養基成分,對植物的生長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且能夠從植物的莖和葉進入植物體內,這對剛移植的樹木來說,對生長的促進和樹皮修復都有較為積極的作用,但二氯苯氧乙酸不易降解,會對土壤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硝酸鉀可促進移植樹木對氮、鉀的吸收,能夠為移植樹木提供更佳的生長營養環境,利于移植樹木盡快生長和復壯,同時也能夠從植物的莖和葉進入植物體內,由于含量相對較高在大面積的使用中經濟成本是不能忽視的,因此,在藥劑的配置中兩組藥液,其B組二氯苯氧乙酸為20 mg/L、硝酸鉀為100 mg/L;A組二氯苯氧乙酸為5 mg/L、硝酸鉀為50 mg/L,從使用效果來看,B組顯著高于A組。
在移植樹木死亡率方面:在噴施A組藥劑的觀察組,相對對照組而言移植樹木的死亡率從7.5%降低到3.33%,降低了4.17%;噴施B組藥劑的觀察組,相對噴施A組藥劑的觀察組死亡率降低了2.5%。是樹皮修復方面:在噴施A組藥劑的觀察組也存在未完全修復損壞樹皮的情況,但相對對照組而言移植樹木未完全修復的比例和傷口尺寸都存在明顯下降,未完全修復的樹皮比例由23.33%下降到5%,下降了18.33%,傷口尺寸均值由0.9 cm下降為0.3 cm;噴施B組藥劑的觀察組,相對噴施A組藥劑的觀察組在樹皮修復方面具有顯著提高,噴施B組藥劑的觀察組樹皮得到全部修復。在新稍長方面:在噴施A組藥劑的觀察組,相對對照組而言移植樹木的新梢長要長2.1 cm;噴施B組藥劑的觀察組,相對噴施A組藥劑的觀察組新稍長要長1.3 cm。
綜上分析可以看出,噴施A組藥劑的觀察組在噴施一年后不能完全將樹皮完全修復,而噴施B組藥劑的觀察組能夠將移植樹木樹皮完全修復;同時噴施B組藥劑的觀察組的死亡率也明顯下降,新稍長也較清水噴施長3.4 cm。因此,本文推薦使用B組藥劑作為樹皮保護劑對移植樹木使用,但在使用過程中不宜過多,將樹木樹皮濕潤有輕微水滴產生即可。
樹木移植后的生長情況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本文觀察了樹皮保護劑噴施對樹皮修復、樹木生長影響。從觀察結果來看,使用B組藥劑從死亡率、樹皮修復情況、新梢長3個方面來看效果較為顯著,能夠顯著降低移植樹木的死亡率,同時樹皮修復情況也較好,新梢長也較清水噴施長3.4 cm。由于樹木移植后影響樹木的死亡和生長情況是多方面的,本文僅對樹皮保護劑的噴施展開了討論,從經濟的角度或者定量研究移植樹木的生長情況還需從樹木移植的土球、移植成本等多維度出發展開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