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以達,何莉莎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欽廉林場,廣西 欽州 535000)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推進,我國森林資源也在日益減少,資源環境壓力與日俱增,所以種植短周期人工用材林,提供充足的林木資源是十分必要的。而當前對于桉樹施肥方式及施肥量的選用,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林麗君在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龍頭山林區對肥料施用量及處理方式對桉樹生長量情況的影響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處理方式對桉樹生長量的影響并不顯著,但隨著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桉樹生長量得到了大幅的提高。鄧文相等對不同施肥措施對高峰林場桉樹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施用有機肥對于土壤有機碳的累積具有正向作用,可提升養分循環。為切實建設優質高效“萬元林”,進一步提升中大徑樹林分比重,提高單位產量,全面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精細化經營目標。廣西欽廉國有林場規劃建設了兩片有機肥料試驗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試驗。結合林場的具體情況,分析不同施肥條件對桉樹生長和根系擴展的影響,以確定最佳施肥方案和提高經濟效益。
桉樹是常綠喬木的一種,原產于澳大利亞,對環境適應性極高,有著較強的耐干旱能力,且對土壤環境需求不高。桉樹內部包含鞣質樹脂。桉樹的葉通常表現為兩種形態,幼年期的桉樹葉,無柄且對生,成熟期的桉樹葉呈鐮形或長圓形。桉樹花大多表現為傘形花序,花瓣聚合成花蓋,綻放時會產生橫裂、脫落。種子大多具有棱角,且數量較多。經過多年的演變、培養,至今已有近千種相關種類。
桉樹是我國三大速生用材樹種之一,因其速生豐產的特點,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林場之中。桉樹也是目前紙漿制作原料的主要來源。經歷一個輪伐期之后,桉樹普遍能夠生長到4 m左右,胸徑能夠生長3 cm。自從桉樹被引入我國之后,通過不斷的栽培和育種,桉樹林的蓄積量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而通過合理的施肥方案,這個產量還能夠進一步提升。
桉樹占世界人工造林總面積的30%左右,自引進我國至今已有很長的歷史,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桉樹的栽培技術也在不斷提高。特別是無性培育、嫩枝扦插等技術的發展,使得桉樹種植得到了廣泛推廣。據2018年數據統計,我國先后引進的桉樹品種超過300個,目前桉樹已經成為我國三大速生豐產造林的樹種之一,并廣泛分布在20多個省市,總面積達到170萬hm2。尤其是廣西壯族地區的桉樹種植面積達3千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樹種,為我國提供了豐富的林木資源。
當前對于樹木資源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用材、薪炭、防護等方面。從澳大利亞的使用經驗來看,桉樹的作用與其他常規樹木等同。我國目前在桉樹產品開發方面尚有不足之處,今后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實驗場地位于廣西國有欽廉林場那麗分場長乪工區和舊鋪工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在亞洲東南部季風區,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整體環境潮濕多雨,晴朗時太陽輻射較強,季風環流較為明顯。年平均溫度 21~27 ℃,年均雨量為2104.2 mm,夏、秋兩季濕熱多雨。受到海洋氣候與大陸氣團的影響,氣候呈多光照、多雨的態勢,對桉樹生長十分有利。
試驗林苗木來源于廣西國有欽廉林場苗齡為3個月桉樹29系列幼苗,于2021年4月份按試驗設計進行造林。
實驗林1:長乪工區1-86小班71畝桉樹林,為2019年8月萌芽更新。樣地內桉樹平均胸徑7.8 cm,平均樹高9.4 m。
實驗林2:舊鋪工區1林班2、3小班512畝桉樹林,為2018年12月植苗。樣地內桉樹平均胸徑10.2 cm,平均樹高11.8 m。
實驗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兩個部分。
(1)對于實驗林1,探究不同肥料對桉樹林生根系延展的促進作用。將桉樹林進行劃分按照不同的肥料配比進行施肥。主要關注點在于桉樹生長所需的氮肥、磷肥、鉀肥以及桉樹專用肥。每組設置3個水平,共設置9個水平及1個對照組。具體規格見表1。按照對應標準對桉樹進行施肥,最終對比其根系延伸情況。

表1 桉樹肥料配比實驗設計
(2)對于實驗林2,探究不同肥料施用量對桉樹林成長情況的影響。肥料使用按2.5 kg/株有機肥的量對試驗林進行追肥撫育,通過林木外觀、樹葉色彩概況、生長數據等進行實時監測。施肥后每3個月進行測量和概況記錄,評估施放有機肥的實際效果。
3.4.1 幼苗根系調查
使用全根挖掘法對桉樹幼苗進行根系調查,隨機選取4株作為標準幼苗。挖掘過程中需保持根系幼苗的完整性,以便測量根系的延展范圍。
3.4.2 整地和造林
桉樹種植前期,對林地整體進行人工翻耕。保持林地內整潔,林地內無雜草、雜樹、雜苗等。之后為了探究實驗效果,在2019~2021年間,共進行了3次除萌工作。
2019 年第一次除萌,每樹樁保留1至2株的健壯的芽條。2020年第二次除萌,清理再次長出的萌芽條及長勢較差的萌芽。
2021年,為進行有機肥試驗,經上級部門批準,將多余萌芽進行徹底清理,極少數因兩棵萌芽生長均勻且長勢較好的被保留兩株,其余只保留一株長勢良好的萌芽,如樹樁只有一棵樹,但長勢極差也進行清理。經過除萌,最終該幅林木保留株數約90株/畝。
在施肥后每隔3個月,安排工作人員對桉樹生長情況進行測量。在培育過程中,對桉樹生長進行全方位的測量。使用測高桿對桉樹樹高進行測定,而后利用胸徑尺,對桉樹胸徑進行測定,算出其平均值。最后,數據使用Excel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
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施肥處理試驗結果
從表中數據不難看出,施肥處理對桉樹根系生長有著顯著的作用,整體上都表現為促進的趨勢。其中4號實驗的處理,垂直分布和對照組只相差2 cm,整體差異并不顯著。除4號外的其他實驗組均明顯高出對照組。2號、6號、9號處理都出現了最大的垂直延伸范圍,較對照組高出20 cm左右。分析二者的共同點發現肥料配比過程中磷肥施用較多,于是推測磷肥對于桉樹幼苗根系生長垂直延伸的影響最大。為了進一步驗證實驗結論,對數據進行極差分析。結果發現,施加磷肥的極差值明顯高于其他3種肥料。由此證明,在桉樹幼苗生長過程中,磷肥對于其根系垂直延伸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與垂直延伸不同,水平延伸趨勢各不相同,其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不但存在促進效果,還存在抑制效果。其中6號、7號實驗與對照組相差不大,其他實驗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都對桉樹幼苗根系生長起到了促進作用。其中促進效果較為明顯的是1號、5號、9號實驗組。存在抑制作用的是6號實驗組,水平延伸范圍就對照組還要小了3 cm,說明6號實驗組的肥料配比存在一定的問題。之后對實驗數據進行了極差分析,結果發現,對桉樹根系水平延伸影響最大的是桉樹專用肥,而鉀肥與氮肥整體形象效果相差不大。
從根尖數情況來看,肥料配比對于桉樹根尖數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與對照組相比較,1號、2號、4號、5號實驗組的根尖數要略小于對照組;3號、5號、8號實驗組無明顯差異;而7號和9號實驗組,根尖數量有了明顯的提升。分析對比其肥料配比情況,這3個實驗組間的共同點在于氮肥配比較多。由此推斷,氮肥存在促進桉樹根尖生長的作用。為了驗證這一觀點,對實驗數據進行極差分析。結果表明,氮肥對于桉樹根尖數的影響最大。在實際桉樹培育過程中,能夠通過施加氮肥的方式,促進根系生長,提升樹苗成活率。
一級側根長是桉樹根系延伸扎根能力的主要體現,通過表中數據不難看出,不同的肥料配比對于桉樹一級側根長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其中3號、5號、6號、7號、9號實驗組的一級側根長度要小于對照組;4號實驗組與對照組間相差不大;而1號、2號、8號實驗組較對照組而言有了明顯的增長,其中以8號實驗組的影響最為顯著。分析這3組的肥料配比情況,結果發現,三者的共同點在于桉樹專用肥的施用程度相同。故推測桉樹專用肥對于桉樹根系生長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了證明這一情況,對實驗數據進行極差分析。結果表明,桉樹專用肥確實對于桉樹扎根能力有著顯著的影響,而另一方面,氮肥在這方面的影響微乎其微。
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以實驗林1為例,從圖中明顯看出,有機肥的施用量對桉樹生長有著顯著的影響。2021年4月,在施加有機肥前,林木胸徑7.8 cm,樹高9.4 m。現林木平均胸徑10.1 m,平均樹高14.8 m。經過1年的生長數據對比,胸徑增長了2.3 cm,樹高增高5.4 m,平均胸徑和樹高均高于同一時期使用其他肥料種植的桉樹,結果證實增加施放有機肥后能夠提升桉樹生長情況,尤其樹高情況。

圖1 桉樹有機肥施肥對比數據
不同肥料配比對桉樹根系生長情況有著顯著的影響,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合理調整肥料配比,達到最佳的培育效果。在各項肥料之中,磷肥主要影響桉樹幼苗的垂直延伸,桉樹專用肥主要影響桉樹根系的水平延伸和扎根能力;氮肥主要影響桉樹根系的根尖數量。在實際培育過程中,可以分階段、分環境給予桉樹不同的肥料配比,以達到最優的生長效果。
在桉樹追肥過程中,還需要考慮使用肥料的成本經濟情況。有機肥施用量較大,需挖40 cm×40 cm深的土坑,且氣味難聞,施工單位成本比施混合肥高。
雞糞價格為430元/t,磷肥為800元/t。按照雞糞4∶磷肥1配比發酵后,有機肥成本為590元/t(含發酵人工成本),施工費為110元/畝,短途運輸費15元/畝,71畝實施費用約1.9萬元。較其成長收益而言,尚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合理增加肥料施用量,對于促進桉樹生長,提升桉樹經濟效益有明顯作用。
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是可行的,但總體上仍有一些缺陷。例如,由于使用期短,雖然造林效果不明顯,但林地土壤的肥力有了很大的改善,土壤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生長效益還有待觀察。
當前,我國對于桉樹產品的開發還不夠成熟,在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且隨著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的推行,對于桉樹材料的需求也將會進一步提升。所以研究施肥情況對桉樹生長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通過研究發現,施肥能夠明顯促進桉樹的根系延展,而且,使用不同肥料對桉樹根系生長的影響情況也各不相同。一方面,在桉樹的不同生長階段,可以酌情選用不同的肥料配比;另一方面,提升追肥過程中的肥料使用量能夠明顯促進桉樹生長,特別是在樹高這一方面,有著較高的經濟效益,希望對于相關工作者在進行桉樹培育的過程中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