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超揚
摘 要:會計監督是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責,做好會計監督工作,可使企業經濟活動更加合理、規范地開展,并有效維護資金安全,保證預算執行到位、會計資料完整以及各經濟事項具備合法性等。不過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很多企業存在會計監督弱化問題,難以充分發揮會計監督職能作用。所以,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企業會計監督的作用,討論會計監督弱化原因,并提出具體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企業;會計監督;作用;弱化;改進
會計監督是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推進企業穩定、長遠的發展,而實際上目前很多企業在會計監督工作開展中還存在諸多不足,難以充分體現會計監督優勢。對此,需要企業管理者及會計監督相關工作人員正確認識到會計監督的作用,認真分析會計監督職能作用弱化的根本性原因,并探索改進及優化策略,以不斷提升會計監督水平,通過加強會計監督,為企業穩定、長遠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業會計監督的作用
(一)有助于約束企業經濟行為
會計監督主要是監督、審核及審查企業各項經濟活動,可通過預算約束對企業總體經濟行為的合規性、合理性進行控制;通過憑證日常審核,監控企業財務收支、盈虧以及現金流入流出等情況,可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防止發生重大錯誤或缺漏等問題。另外,會計監督可為企業制定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資料參考,使所制定經營決策更加科學、準確,所以,會計監督可從多方面約束企業經濟活動。
(二)可有力揭示企業經濟行為的舞弊與腐敗線索
在會計監督過程中,會監督、審查以及審核企業經濟活動,可及時發現企業在資金使用方面的問題,比如是否有超支、突破預算、亂支亂用等行為,可幫助企業及時堵漏,避免出現資金浪費問題。同時,財務人員要保持審慎的工作態度,掌握基本的審計分析、對比和核查方法,及時發現企業經營人員及相關活動責任人在履職中存在的失誤以及濫用職權等情況,防范舞弊與腐敗線索,及時向相關部門發出提示與警告。由于部分企業沒有設置內部審計部門,財務部門作為最后一堵防火墻,這一點對規范這些企業內部管理,防范風經營險尤其重要。
(三)可促進企業經濟活動更高效地進行
在會計監督工作開展中,會立足客觀、公正的視角評價企業管理制度、管理質量以及管理流程等,為其后續優化及改革管理體制提供參考依據。同時,會計監督會對企業未來發展情況、財務情況以及經營情況等做出預期判斷,并對企業經濟活動開展中的優劣勢進行分析,指導企業及時調整經營決策,優化設計發展規劃。此外,會計監督可反映出企業在資源配置以及資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可及時發現企業資產非正常損失以及流失等問題,同步發出預警,所以會計監督可促進企業經濟活動更高效、高質量地進行。
(四)通過全面預算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
通過全面預算的制定、執行和評價工作,及時發現企業總體戰略和業務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資源分配不足、不科學等現象,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幫助企業更合理地配置財力、人力以及物力等,有助于盡早達成企業戰略目標。
二、企業會計監督的弱化原因
(一)缺乏完善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
企業管理層屬于經營管理責任人,在經濟業務開展中掌握著決策權,并主導著經濟業務開展,所以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既要受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約束,還需接受企業管理者的管理和約束,部分企業管理者可能會干預會計監督工作,影響會計監督職權的行使,從而使得會計監督作用被弱化。一些企業的會計監督人員在嚴格履行工作職責過程中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嚴格監督,可能會使企業管理者利益受損,而會計人員其自身利益又被企業管理人員所控制,在此類管理體制影響下,可能會使部分會計監督人員為避免自身利益受損,在履職中不認真負責,甚至被管理人員所左右,難以保證會計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使會計監督職能明顯弱化。
(二)會計監督機制未落實到位
當前很多企業所建立的會計監督保障機制都存在不完善之處,一方面,企業受到傳統管理理念及模式等的影響,在會計監督過程中更加依賴外部監督,導致內部會計監督普遍存流于形式的現象,從而影響會計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的會計監督人員其自身扮演著雙重身份,其一是要為維護企業股東或者是債權人等各方利益而監督企業的經濟活動,其二是要服務于企業管理者,并維護企業管理人員利益。這種情況下,使得會計監督人員身處夾縫之中,一旦遇到關鍵或敏感問題就會以和稀泥方式解決,難以保證會計監督質量。
(三)內部審計作用弱化
內部審計是企業加強內部監督的重要方式,既可有效監督管理會計監督工作開展情況,還可有效評價會計監督運行效果。所以在企業會計監督工作中,內部審計屬于關鍵組成部分,而內部審計效果會對會計監督效果產生直接影響,部分企業管理層因對內部審計缺乏正確認識,對這項工作不夠重視,未獨立設置內部審計部門,或即便獨立設置內部審計部門,但相應部門獨立性偏弱,比如企業管理層會直接指派審計人員,無論是經濟利益上還是隸屬關系中,都會一定程度上受到管理層制約,難以保證內部審計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并影響會計監督效果。部分企業會對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及范圍做出限定,使會計監督排除在內部審計管理范疇以內,無法通過內部審計及時發現會計監督問題與不足。
(四)外部監督力度不足
一方面,外部社會力量難以充分發揮其在企業會計監督方面的作用。雖然外部社會力量和企業管理權限沒有直接關聯,本應在企業會計監督方面發揮強有力的監督作用,但實際上所發揮的作用卻非常微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對企業進行外部監督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和被監督企業存在利益關聯,使得事務所為保全自身利益,在行使監督職能期間會故意掩飾或裝糊涂等,難以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而外部媒體在調查企業會計監督工作時,其一可能會受到企業的阻撓,其二因為缺乏利益驅動,很多媒體人不會主動曝光、揭發或檢舉企業不良的會計行為。另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未充分發揮其在會計監督方面的監管作用。根據《會計法》相關規定,財政、稅務、審計、保險監管、證券監管、人民銀行等部門均對企業會計工作具有監督檢查權利及義務,同時指出有關部門可相互利用彼此檢查結果,以防出現重復檢查等情況。雖然《會計法》有助于促進會計監督質量提升,而在實際監督中卻仍有諸多不足。比如有關部門在職權行使中會各自為政,因為這些部門彼此間不屬于管轄與被管轄關系,在缺乏政府協調情況下,各部門很難建立協同作戰格局。或者一些政府部門雖已經對企業會計舞弊行為做出處理,但處理結果未及時公布,難以對其他企業發揮震懾作用。或者雖然政府部門會透明化地處理部分企業會計舞弊案件,并及時為社會公布處理結果,但是因為案件處罰力度較弱,在違法成本偏低情況下,也難以發揮震懾作用。
三、企業會計監督的改進策略
(一)優化會計人員管理體制
為有效改進會計監督工作,防止會計監督持續弱化,需要合理優化與完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比如可制定并落實會計委派制,促進會計監督質量提升,并有效維護各方權益。在落實會計委派制期間,首先,要使會計監督工作人員和相應企業雙方利益相分離,避免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存在利益關聯,保證會計監督工作能夠獨立、有效地開展。此外,可委派主管會計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加強重點監管,確保會計信息質量提升。其次,要為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營造優良的環境,為會計監督人員其權益提供有力保障。如針對打擊報復會計監督人員的行為采取嚴厲的懲治措施,推進會計監督工作能夠高效、順利地開展。在優化會計監督工作時,要保證貫徹落實會計委派制,利用外部會計力量加大企業會計行為監管力度,防止發生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二)建立會計監督保障機制
為解決會計監督職能弱化問題,需要企業管理層正確認識會計監督工作,并完善地制定相關保障機制,促使會計監督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因為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以及經營方式,所以在建立會計監督保障機制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結合企業戰略發展需求,相匹配地建立相關保障機制。具體來說,企業可從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內部控制、強化處罰機制、提升會計監督人員其綜合素養等方面入手完善地制定會計監督保障機制,促使會計監督人員在職權行使中有堅強后盾。比如企業要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其一,要科學建立企業法人治理機構,以企業管理責任人為對象制定一系列約束機制,以防責任人存在權利擴大化以及泛化等情況;其二,要完善地構建內部監督機制,從制度方面明確企業管理者其權利與義務。
(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與財務部門的溝通聯動作用
在改進企業會計監督過程中,還需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功能作用。企業需要完善地建立內部審計機構,并為內部審計部門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和人員配備。企業所建立的內部審計部門應具有較高獨立性,工作開展過程中避免受到企業管理層制約。審計部門既與財務部門實現崗位與職責分離,在實際工作中又要保持相互配合的聯動關系,從而共同發揮高效的監督作用。以往我們通常片面強調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崗位與職責分離,片面地將兩者割裂開來,忽略了兩者之間配合與聯動關系,需要管理層高度重視,針對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的聯動工做出臺指導原則,既保持審計獨立性原則,又促進兩者業務融合,促進整體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和內部審計工作協同發揮作用,可促進企業會計信息更加準確、完整,共同發揮為企業保駕護航的作用。
(四)加強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
一方面,要完善地建立社會監督管理體制。有關管理部門要嚴格管理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促進注冊會計師其綜合素養提升,使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水平以及職業道德水準都不斷提升。在對會計師事務所加強監督及管理期間,需要國家審計管理部門針對注冊會計師建立職業操守信用監督系統,確保注冊會計師在企業監督中充分發揮監督功能,從而對委托企業其各項審計事項做出全面、公正且客觀的審計,保證所出具審計報告是可靠且真實的,并及時反饋給企業領導層以及社會大眾。若注冊會計師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要加大處罰力度,通過加大行政處罰力度以及管理水準,促使注冊會計師自覺規范審計行為,不斷提升職業道德水準。國家要不斷完善有關法律法,規針對檢舉企業財務造假等相關行為統一制定獎勵標準,并對檢舉人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此外,對企業財務造假等相關案件進行公正、透明的處理,之后要及時通過媒體公開報道典型案件,使更多人了解企業財務造假行為及過程,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及警示作用,對財務造假者加大輿論壓力,促使有關人員做到遵紀守法,自覺提升職業道德水準。
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監督部門職能作用。相關政府要統一化地構建公共信息共享平臺,各職能部門能夠及時共享信息資源。某部門在對某企業進行會計檢查期間,其他職能部門要積極配合,并提供所需資料,以更高效地獲取更全面的檢查結果,同時還有助于控制政府監督成本開支,有效提升檢查效率及效果。各職能部門在對企業進行會計監督檢查期間,要及時向本級以及上級職能部門匯報檢查情況以及后續回訪情況。有關政府部門要完善考核制度,若有監督職能部門出現不嚴格履職、亂作為、不作為等情況,需從嚴懲罰,促使各監督職能部門不斷增強使命感以及責任心,保證政府的會計監督職能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結束語
企業做好會計監督工作,有助于規范企業各項經濟行為,及時揭示經濟活動弊端,推進經濟活動更高效、高質地開展,助力企業良性、穩定地運行,高效實現預期經濟目標。而實際上,很多企業在會計監督工作中會受到多項因素影響而弱化會計監督職能,對此,需要企業采取有效策略改進及優化會計監督工作,主要應完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以及會計監督保障機制,加強內部審計監督、社會監督以及政府監督,以不斷提升會計監督質量。
參考文獻:
[1]馮瑞兆.關于企業會計監督問題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20(31):184-186.
[2]李娜.VUCA時代下民營企業會計監督問題解析及對策探究[J].西部財會,2021(01):
27-30.
[3]李潤澤,徐青龍.新經濟背景下民營非上市企業會計監督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2(10):126-130.
[4]劇雁航.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方式的改革與創新探討[J].金融文壇,2022(10):69-71.
(作者單位:中山興中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