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麗

摘 要:商貿企業是指涉及商品流通和交易的領域,包括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等各種形式的商業活動。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商貿企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和變革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實施業財融合成為商貿企業提高競爭力和適應市場變化的重要策略。與此同時,隨著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商貿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實施業財融合可以幫助商貿企業適應這些變化,并利用新技術和金融工具開拓新的業務模式和市場機會。由此可見,商貿企業實行業財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論述商貿企業業財融合的重要性、現狀以及實現路徑,為相關理論探索提供一定的依據。
關鍵詞:商貿企業;業財融合;實施路徑
商貿企業作為商品流通和交易的主要參與者,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日益變化的市場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實施業財融合成為商貿企業提高競爭力、降低風險、提升效率和創造附加值的關鍵策略。因此,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研究商貿企業業財融合都具備一定的意義。
一、商貿企業業財融合重要性分析
(一)規避經營風險
商貿行業面臨著供應鏈風險、市場波動風險和價格風險等多種經營風險。實施業財融合可以通過金融工具來規避和管理這些風險。例如,商貿企業可以使用期貨和期權等衍生工具來對沖價格波動風險,減少市場波動對企業業績的影響。此外,商貿企業還可以通過財務管理和風險評估來制定風險防范策略,提前應對可能出現的經營風險。
(二)提高決策合理性
商貿企業經營決策需要充分考慮財務數據和業務信息。實施業財融合可以將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從而提高決策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商貿企業可以利用財務分析工具和數據模型來評估業務方案的財務可行性,量化決策對企業的影響,并基于這些信息進行決策調整和優化,提高經營績效。
(三)提升經營效率
商貿企業的運營涉及大量的財務和業務數據,實施業財融合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來提升運營效率。通過建立財務管理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的集成,實現數據的無縫對接和共享,可以減少重復錄入數據和人工處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商貿企業可以利用財務分析和預測模型來優化供應鏈管理、庫存控制和銷售預測等業務流程,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優化。
(四)提高財務信息質量
商貿企業需要準確、及時、可靠的財務信息來支持管理決策和外部合作。實施業財融合可以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和透明度。通過建立財務管理系統和內部控制機制,可以加強對財務數據的監管和管理,減少錯誤和失誤的發生。
二、商貿企業業財融合現狀
(一)對業財融合認知不全面
商貿企業決策層和執行層對業財融合認知不全面,是阻礙業財融合有序推進的重要表現。一方面,商貿行業在過去主要以商品流通和交易為主,財務管理和金融運作相對獨立。決策層和執行層可能習慣于傳統的經營模式,認為財務管理和業務運營是兩個獨立的領域,對業財融合的概念和益處缺乏全面的認識。另一方面,商貿企業的決策層和執行層在業務領域可能具有一定的專業背景,例如銷售、采購、物流等。然而,他們可能對金融領域的知識了解有限,對金融工具和財務管理的應用和價值認知不夠全面。這導致他們在決策和執行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財務因素和金融工具的潛在作用。
(二)業財融合體系建設不完善
商貿企業業財融合體系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商貿企業往往存在獨立的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缺乏有效的協同和溝通機制;其次,由于缺乏統一的績效評估指標,商貿企業難以全面評估和比較業務和財務的表現,影響了業財融合的整體效果;最后,商貿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團隊在組織上往往是分離的,這導致兩個團隊在溝通和協作方面存在困難。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滯后
一方面,商貿企業可能面臨著信息系統不完善的問題,包括落后的硬件設備、老化的軟件系統以及缺乏完備的網絡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商貿企業可能存在數據采集和整合困難的情況。此外,商貿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和成本。由于商貿行業的競爭激烈和薄利多銷的特點,企業可能面臨著投資和成本壓力,導致信息化建設的滯后。
(四)人力資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第一,缺乏專業人才。由于商貿行業的特殊性,企業可能面臨缺乏擁有財務和業務背景的專業人才的問題;第二,培訓和發展機會有限。由于商貿行業的快節奏和激烈競爭,企業可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業務運營上,而忽視了員工的培訓和發展需求;第三,職責和角色模糊。特別是在涉及業財融合的項目中,不同部門和團隊之間的職責劃分可能不清晰,導致工作重疊或遺漏。
三、商貿企業業財融合實現路徑
(一)打破企業財務與業務之間的屏障
第一,設立跨部門團隊。企業可以設立跨部門的業財融合團隊,由財務和業務人員組成。該團隊可以負責協調和推動業財融合相關的工作,促進財務和業務之間的溝通和協作。跨部門團隊的成員應具備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能夠理解財務和業務的需求,并能夠協調解決沖突和問題。
第二,加強溝通與協作。企業應加強財務和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定期組織會議、工作坊或培訓活動,以促進財務和業務人員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溝通平臺的建立可以幫助雙方更好地分享信息、解決問題和制定共同目標。
第三,制定績效評估機制。企業可以制定績效評估機制,將業績考核與財務和業務融合的目標掛鉤。通過將業績評估與業財融合的實施情況和成效相關聯,可以激勵財務和業務人員積極參與和支持業財融合,增強他們對業財融合重要性的認識。
第四,提供培訓與知識分享機會。企業應為財務和業務人員提供培訓和知識分享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業財融合能力。這可以包括組織內部培訓、外部培訓和專業知識分享會議等。通過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水平,可以增強他們對業財融合的認知和理解,推動業財融合的實施。
(二)找準切入點推進業財融合體系建設
首先,識別業務關鍵節點。商貿企業應該識別業務中的關鍵節點,即那些對業績和財務狀況有重大影響的環節。這些關鍵節點可能包括供應鏈管理、庫存控制、銷售預測等。通過在這些關鍵節點上推進業財融合,可以實現對關鍵業務過程的全面掌控和精確決策。
其次,共享績效指標。商貿企業可以制定明確的目標和關鍵績效指標(KPI),將業務和財務目標相互融合,以確保業財一致。此外,應確保各部門的KPI互相協調一致,以推動整個公司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最后,設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商貿企業可以建立跨部門的合作機制,將各部門之間的業務和財務相關問題交叉討論和解決,確保企業內部各個環節的業務和財務協調一致。
此外,結合商貿行業經營業務特征,商貿企業可以以關鍵業務活動為起點促進財務與業務融合。
在銷售管理環節,具體措施如下:(1)實施銷售數據集成。將銷售數據與財務數據進行集成,確保銷售額、銷售成本和利潤等財務指標的準確記錄和分析;(2)分析銷售渠道成本。通過財務數據分析不同銷售渠道的成本和效益,優化渠道選擇和資源配置,提高銷售利潤率;(3)建立銷售績效評估體系。將銷售績效與財務目標相結合,設定相應的銷售績效指標,激勵銷售團隊實現業務目標并考慮財務績效。
在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環節,具體措施如下:(1)引入供應鏈金融工具。與金融機構合作,利用供應鏈金融工具優化采購和供應鏈資金流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降低成本;(2)實施供應鏈數據共享。建立供應鏈信息平臺,實現供應商、物流公司和企業內部的數據共享,加強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管理,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3)考慮采購成本管理。在采購過程中綜合考慮物料成本、質量、交付期和供應商績效等因素,確保采購決策與財務目標相符合。
在庫存管理環節,具體措施如下:(1)實施庫存成本分析。分析庫存占用資金、庫存周轉率和滯銷產品等財務指標,優化庫存水平,降低庫存成本;(2)庫存與銷售數據整合。將庫存數據與銷售數據進行整合,實現庫存與銷售的動態匹配,減少庫存積壓和損失;(3)引入先進的庫存管理系統。利用先進的庫存管理系統,實現庫存的實時跟蹤和控制,減少庫存偏差和誤差,提高庫存管理的準確性和效率。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深化融合
第一,統一信息系統。建立一個統一的信息系統平臺,將財務系統、業務系統和其他相關系統進行整合。確保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流暢和一致性,實現財務和業務數據的無縫對接和共享。
第二,數據集成與分析。通過建立數據倉庫或數據湖,將財務和業務數據集中存儲,并進行統一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利用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深入挖掘數據背后的業務價值和潛力,為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
第三,自動化流程與系統集成。商貿企業可以自動化財務和業務流程,將人工操作和重復性任務交給信息系統完成。例如,自動化訂單處理、發票管理、庫存管理等流程,減少人為錯誤和提高效率。同時,將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進行集成,實現數據的實時傳遞和共享,減少數據重復錄入和錯誤。
第四,電子商務平臺和在線支付。通過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將財務和業務有機地結合起來。企業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銷售、采購和庫存管理,實現財務和業務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同步。同時,提供安全可靠的在線支付方式,方便客戶進行交易和結算,減少現金流轉環節的復雜性和風險。
第五,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商貿企業要注重數據的安全和隱私保護。加強網絡安全措施,確保財務和業務數據的安全存儲和傳輸。合規處理客戶和員工的個人信息,遵守相關隱私保護法律法規,提升數據管理的合法性和信任度。
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商貿企業可以實現財務和業務之間的無縫連接和協同,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促進財務與業務深度融合。
(四)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在商貿行業中,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對于實現業財融合至關重要。以下是商貿企業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幾個關鍵方面。
第一,商貿企業應重視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包括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通過內部培訓、外部學習和認證考試等方式,提升員工在相關領域的專業素養。
第二,商貿企業需要員工具備跨領域能力,能夠理解和應用財務知識于業務決策中。員工應具備商業意識、創新思維、數據分析能力等跨領域技能,以更好地理解和解決財務與業務之間的關聯問題。
第三,商貿企業的業務涉及多個部門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因此,員工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能夠與財務團隊、業務部門以及供應商和客戶有效地溝通和協商,推動業財融合的實施。
第四,商貿企業需要培養員工的分析和決策能力,能夠準確理解財務數據并從中提取關鍵信息。員工應具備邏輯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風險評估能力,能夠基于財務數據為業務決策提供支持和建議。
第五,商貿行業面臨快速變化的市場和競爭環境,需要員工具備變革和創新意識。企業應鼓勵員工提出新的商業模式、業務流程改進和財務管理方法,推動業財融合的創新發展。
結束語
商貿企業實施業財融合是適應市場競爭和發展需要的必然趨勢。在實施業財融合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深化業財融合、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打破財務與業務之間的屏障、找準切入點推進業財融合體系建設等方面下功夫,以提高經營效率,規避經營風險,提高決策合理性,提高財務信息質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蔣偉梁.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對策探討[J].產業創新研究,2021(20):58-60.
[2]杜雙雙.新形勢下企業推進業財融合實施途徑探究[J].財會學習,2022(06):1-4.
[3]鐘明浩.企業業財融合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現代營銷:上,2022(07):13-15.
[4]趙金.對積極推進業財融合助力公司價值創造的思考[J].中國商貿,2021(10):150-152.
(作者單位:常州威漢斯機電有限公司)